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里郎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阿里郎''' (朝鲜语/韩国语:아리랑;英语:Arirang Folk song),全称阿里郎打令(아리랑타령),是著名的[[朝鮮族]][[民歌]],阿里郎被誉为朝鲜民族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听到的是流行于韩国京畿道一带的“本调阿里郎”,这版本的流行是因为它成为1926年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后来该曲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被用作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进场音乐。《阿里郎》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s://ent.ifeng.com/c/7jh4oB0zlfk 歌唱家沈凌云用《阿里郎》诉说与“非遗”的情与缘],凤凰网,2019年01月23日 14:47:05</ref>。
1950年代[[韓戰]]期間,[[駐韓美軍]]{{Link-en|美國陸軍第7步兵師|7th Infantry Division (United States)|第7步兵師}}於1956年5月26日起將改編後的《 [[ 新阿里郎進行曲 ]] 》({{lang|en|New Arirang March}})作為隊歌。後來該曲更在[[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作為[[韓國]]與[[朝鮮]]联合代表團的進場音樂。《阿里郎》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KBS]]、[[自由亚洲电台]]等电台 [[ 朝鲜 ]] 语广播的开始曲或结束曲。2003年[[阿里郎组合]]发布的专辑《阿里郎》中亦有此歌曲。2012年[[聯合國]]將《阿里郎》列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将[[朝鲜]]传统民谣《阿里郎》列入教科文组织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据说阿里郎之语源为我离郎,又有一说为一座山之名,但并未证实。
==歌曲背景==
韩国文化财厅国际交流课事务官李预娜(音)表示:“我们对《阿里郎》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强调,包括每个地区都有极具地区特色的《阿里郎》,根据身处的环境与心情,可以即兴创作演唱《阿里郎》,此外,《阿里郎》还超越了地区与时代的限制,被广泛传唱。”她还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阿里郎》被不断地重新创造,它对当今韩国人特性的形成,以及韩民族(朝鲜民族)的团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让审查附属机构做出了准予列入的决定。” 春史[[罗云奎]]制作的电影《阿里郎》的海报。1926年10月1日上映的电影《阿里郎》是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反映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痛失国家的同胞们的独立运动精神。 [[ 韩国 ]] 专家表示,韩国共有60种《阿里郎》,它们以3600种形式存在。韩国文化财厅文化财委员会副委员长林敦熙(音)表示:“韩民族都会唱《阿里郎》,它可以被看作是韩民族的特征与非官方的国歌<ref>[https://www.feiyiw.cn/index.php?app=article&act=view&article_id=16990 【亚洲•韩国】传统民谣《阿里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网</ref>。几乎没有其他国家拥有这样的民谣。以这次准予列入为契机,我们应当加快《阿里郎》的世界化进程,让其感动全世界。”
==本调阿里郎==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阿里郎》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韩国传统民谣《阿里郎》列入《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2015年7月14日,韩国文化财厅表示,为了将民谣《阿里郎》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部门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
719,4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