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藏羚羊

增加 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藏羚羊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豎琴形狀的角用於禦敵。雌性藏羚羊沒有角。藏羚羊的底絨非常柔軟。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約75厘米、體重約25~30公斤。雄性身高約80~85厘米、體重約35~40公斤。藏羚羊2歲性成熟,雄性壽命一般不超過8歲,雌性壽命一般不超過12歲,人工飼養可達將近10年。藏羚羊的棲息地海拔3250~5500米,最適應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藏羚羊是中國的特有物種,根據德裔美籍野生動物學家喬治·夏勒的研究大致可分為若干不遷徙種群和四大遷徙種群。
主要生活在 [[ 青藏高原 ]] [[ 新疆 ]][[ 阿爾金山 ]] 一帶,分布區域大致以 [[ 藏北高原 ]] (羌塘)為中心,南至拉薩以北,北至崑崙山,東至西藏昌都地區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邊界,偶爾有少數由此流入印控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地區。尼泊爾直到19世紀上半葉仍有藏羚羊分布,後滅絕。藏羚羊1975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物種,1979年更被列入嚴禁貿易的附錄I物種,1988年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確立其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藏羚羊被公認為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和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指示物種。
==進化過程==
藏羚羊是很古老的物種,藏羚羊的祖先可追溯到晚中新世(約2500萬年前)分布於柴達木盆地的庫羊(Qurliqnoria),這種動物化石具有類似藏羚羊的直而向上的角心。與藏羚羊同屬的更新世滅絕種Pantholops hundesiensis化石曾在中印邊境尼提山口的高海拔地區被發現。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中記載的「酃羊」,其狀與藏羚羊十分相似。現代藏羚羊的體形比千萬年前的祖先們大得多。1000萬年前, [[ 喜馬拉雅山脈 ]] 迎來了強烈的造山運動,藏北地區的森林消失,各種動物或四散逃命或加速演化,原生物種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則一直堅守於此。距今1萬年的時候,藏北地區海拔再度抬升,氣候更加酷寒乾燥,藏羚羊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無論形態還是機體方面都表現出適應高寒低氧環境的特性。如今,地處亞熱帶緯度的藏北高原,海拔高、光照足、空氣稀薄,藏羚羊成為這裡的優勢物種。
為了呼吸到更多的氧氣,藏羚羊的口腔發育很寬大,鼻腔擴大並且兩側鼓脹,以增大空氣接觸面。藏羚羊絨毛的品質為世界所公認,也由此成為它們被盜獵的主要原因。那些結構中空的絨毛密密層層地覆在身上,陽光下可以隔熱,暴風雪時可以擋風防寒。每年6-10月,開始漫長的換毛期,製造出冬暖夏涼的節奏,如同自帶了毛毯型空調。為了躲避狼、猞猁、雪豹等食肉動物,藏羚羊奔跑的速度平均可到每小時80千米,尤其是小藏羚羊出生僅三天後骨質鈣化,就可以跑得比狼還快。另外藏羚羊慣於結群行動,尤其在季節性遷徙過程中往往幾千頭羊共同進退,這也能減少被捕食的危險。
==生長環境==
 
藏羚羊主要棲息於海拔4000-5000米的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及高寒荒漠,均為人跡罕至的地方。那裡植被稀疏,主要生長有針茅草、苔蘚和地衣類植物,這些是藏羚羊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在自然界中,狼、棕熊、猞猁、雪豹、金雕和高山兀鷲是他們主要的天敵。在高原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為尋覓足夠的食物和抵禦嚴寒,經過長期適應,藏羚羊形成了集群遷徙的習性,而且身體上生長有一層保暖性極好的絨毛。藏羚羊與野氂牛、藏野驢並稱為藏北高原的「三大家族」,是青藏高原的一個旗艦物種。
藏羚羊的活動很複雜,某些藏羚羊會長期居住一地,還有一些有遷徙習慣。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動模式不同。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們的雌性後代每年從冬季交配地到夏季產羔地遷徙行程300公里。年輕雄性藏羚羊會離開群落,同其它年輕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終形成一個混合的群落。藏羚羊群的構成和數量根據性別和時期不同會有所變化。雌性藏羚羊在1.5~2.5歲之間達到性成熟,經過7~8個月的懷孕期後一般在2~3歲之間產下第一胎。幼仔在6月中下旬或7月末出生,每胎一仔。交配期一般在11月末到12月之間,雄性藏羚羊一般需要保護10~20隻雌性藏羚羊。藏羚羊善於奔跑,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藏羚羊生存的地區東西相跨1600公里,季節性遷徙是牠們重要的生態特徵。
因為母藏羚羊的產羔地主要在可可西里腹地的 [[ 卓乃湖 ]] [[ 烏蘭烏拉湖 ]] [[ 可可西里湖 ]] [[ 太陽湖 ]] 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開始分群而居,未滿一歲的公仔也會和母羚羊分開,到五、六月,母羊與牠的雌仔遷徙前往產羔地產子,然後母羚又率幼子原路返回,完成一次遷徙過程。全球至少有24個有蹄類物種和亞種曾經或正在進行大遷徙,其中6種有蹄類的大遷徙已經消失:南非小羚羊、黑角馬、白臉牛羚、[[彎角大羚羊]]<ref>[https://pets.ettoday.net/news/702930 彎角大羚羊],來源 寵物雲,20160年05月22日 16:57:00</ref>、斑驢,以及蒙古野驢。現存的有蹄類大遷徙,非洲有9個物種,北美洲4個,歐亞大陸6個。由於蒙古原羚在中國境內幾近滅絕,藏羚羊遷徙是中國境內僅存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也是全球最為壯觀的三種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另外兩種為角馬和馴鹿)。但科學觀測發現,並不是所有母藏羚羊都參與大規模遷徙產仔。例如,西藏那曲地區申扎縣、尼瑪縣南部以及藏北湖泊色林錯周邊總共4萬餘只母藏羚羊就地產仔,在交配期、產羔期、哺育期,都堅守原棲息地而不參與遷徙活動。
==建立自然保護區==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