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移除 1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辽宁省]][[铁岭]]市的传统舞蹈。
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之一,在朝鲜族民间广泛流传。[[辽宁]]省北部的铁岭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朝鲜族]]人口达到23434人。在铁岭及周边出土的墓葬中发现的5世纪前后的壁画中,形象描绘了朝鲜族先民欢快舞蹈的场景。铁岭朝鲜族农乐舞源于祭祀性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娱性舞蹈,现流传在铁岭一带的朝鲜族中,每逢喜庆之日都要进行表演。铁岭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大型综合性舞蹈,由[[假面舞]]、[[小鼓舞]]、[[长鼓舞]]、[[象帽舞]]等组成,全部演出需要几小时<ref>[http://www.sohu.com/a/342015774_120263941 东北朝鲜族农乐舞,是广场舞的下一个灵感来源],搜狐网 2019-09-19 20:41 </ref>。
朝鲜族农乐舞 (象帽舞、[[乞粒舞]]),2008年6月14日,朝鲜族农乐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Ⅲ—24。
[[File:长鼓舞1.jpg|缩略图|右|农乐舞[http://i0.sinaimg.cn/travel/97/2009-05-25/U3332P704T97D151F4094DT20090525155337.jpg 原图链接][http://travel.sina.com.cn/97/2009-05-25/151.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ref>[http://www.ybrbnews.cn/tra/content/2019-04/18/383_352946.html 朝鲜族农乐舞的 前世今生],延边新闻网 2019-04-18 14:17:23 </ref>。
届时,各个村寨都将派出自己浩荡 的"农乐舞"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 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
象帽舞在[[吉林]]省[[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每逢节日、婚礼农闲以及竞技活动之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尽情表演。由于象帽舞蹈是独特的朝鲜族代表性舞蹈形式之一,且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调查,早在1949年,汪清县就组建了象帽舞表演队,由象帽舞第一代传人梁泰荣传授象帽舞技艺,每逢节日、 婚礼、农闲及竞技活动之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尽情表演<ref>[http://roll.sohu.com/20120806/n349908266.shtml 1050人同舞象帽舞汪清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图)],搜狐网 2012 年08月06日02:38 -08-06 </ref>。1954年农乐舞作为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艺术,经过众多演艺家的辛勤劳动,以象帽舞的艺术形式搬上了舞台,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象帽舞是朝鲜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目前已发展到第六代传人,其舞蹈形式也从最初简单的田间娱乐发展到现在由专业的文艺团体进行演出,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尽管如此,它的发展却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象帽舞的传承和保护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业舞蹈人才老化、高龄化,骨干人才流失、断档;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化受到冲击,很少有人专注地练习"象帽舞",专业人才越来越少。
==乞粒舞==
流传于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乞粒舞是朝鲜族群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集朝鲜族民间舞蹈"双层舞"和"乞粒"活动中的舞蹈精华于一体,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该舞蹈在"七五"期间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收录,经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认定,全国仅传承于本溪<ref>[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9ae8fc11bc8e05b530005b2  四代传承,他让乞粒舞走向世界],ZAKER沈阳 2017-09-05</ref>。
==历史起源==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