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墾丁國家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隸屬內政部營建署,下設管理處。全境位於屏東縣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是台灣戰後時期第一個成立的國家公園,陸地面積約18,084公頃,海域面積約15,206公頃,合計近33,290公頃[1],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為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地理氣候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台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貓鼻頭、南灣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的海域。
墾丁國家公園地理上屬於熱帶氣候區,終年氣溫和暖,熱帶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長繁盛。

著名景點

大尖山-俯瞰恆春半島全境

為墾丁半島區最高點,正式名稱為「大石尖」為墾丁地標之一,為一整塊岩石凸起於草原上。上山須由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牌樓門口進入,穿越墾丁牧場,沿棱線設有登山索可供攀爬。山頂可俯瞰恆春半島全境,景觀優美,上山下山全程約需3-4小時。但是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8款對於國家公園區內之大尖山青蛙石船帆石已公告禁止攀爬。

貓鼻頭-裙礁海岸

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載:「南路界盡沙馬磯頭,相傳地脈直接呂宋。」,一說認為指的臺灣最南點就是貓鼻頭附近的「沙尾堀」的音轉,但亦有認為是鵝鑾鼻,未有定見論;貓鼻頭為臺灣海峽巴士海峽的分界點,並與鵝鑾鼻形成台灣最南的兩端。貓鼻頭有一從海崖上斷落之珊瑚礁岩,其外型狀若蹲仆之貓,因而得名。 貓鼻頭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珊瑚礁因造山運動隆出海面,受到長時間的波浪侵蝕、反覆乾溼、長期鹽粒結晶、沙礫鑽蝕、及溶蝕等作用,產生了崩崖、壺穴、礁柱、層間洞穴等奇特景觀,海岸線鳥瞰似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

白沙灣-珊瑚礁海岸

白沙灣位於恆春半島西岸、貓鼻頭西北方的海岸線上,又稱「白砂」。這一帶得天獨厚,擁有一段長達百公尺的沙灘,沙灘由純白的貝殼砂所組成。白沙灣一帶屬珊瑚礁海岸,原是一個小漁港,稱為白沙港。

參考文獻

  1. 墾丁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書、圖.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