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行承兌協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銀行承兌協議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銀行承兌協議是指銀行在一定期限內對特定的交易或匯票進行承兌責任的協議

銀行承兌協議一式三聯,第一聯出票人留存,第二、三聯承兌銀行留存。

經銀行承兌後,出票人與承兌銀行都必須遵守相關法律和銀行承兌協議上所述條款。

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銀行,應按票面金額向出票人收取萬分之五的手續費。

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銀行需具備的條件

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銀行,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與出票人具有真實的委託付款關係;

二、具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

三、內部管理完善,經其法人授權的銀行審定。

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或持票人向銀行提示承兌時,銀行的信貸部門負責按有關規定和審批程序,對出票人的資格、資信、購銷合同和匯票記載的內容進行認真審查,必要時可由出票人提供擔保。符合規定和承兌條件的,與出票人簽訂承兌協議。

銀行承兌匯票基本流程

銀行承兌匯票的基本流程是:

(1)企業在銀行開立賬戶,並交納手續費;

(2)銀行將票據交付企業,取得票據後用於支付貨款;

(3)企業從開戶銀行獲得授信額度,可進行貼現。貼現利息按實際支付的票款計算。若貼現利息超過正常貸款利息,則超過部分由貼現企業承擔;

(4)票據到期,如果企業不能兌付票據,則銀行向匯票上所列的付款人開出追索函。持票人可向所有前手或貼現公司要求付款,也可以選擇將匯票轉讓給其他金融機構,或者向中央銀行質押貸款,獲得資金;

(5)票據到期後,持票企業可持匯票向銀行申請貼現,以獲得資金。銀行收到貼現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並在票據到期時向企業兌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