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2.2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满族 的原始碼
←
满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满族.jpg|有框|右|<big>满族</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503520258&di=fc317fc384c499dab8467a86cf26371e&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0123%2F9413b86fbe814b92b5dacb69f1f58340.jpg 原图链接][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503520258&di=fc317fc384c499dab8467a86cf26371e&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0123%2F9413b86fbe814b92b5dacb69f1f58340.jpg 来自搜狐 的图片]]] '''满族'''(满语:ᠮᠠᠨᠵᡠ,穆麟德:manju,太清:manju),全称满洲族 ,清代官称满洲,因以[[红缨]]为传统帽饰,故有红缨满洲之名,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普查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为中国的第四大族群,仅次于壮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数民族<ref>[http://www.minzushi.org/category/altaic/tungus 分类:满-通古斯],民族史</ref>。 满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先后建立渤海国、[[金朝]]和[[清朝]]。 目前满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及[[北京]]等31个省市自治区也有广泛的人口分布。除了散居之外,[[满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区,如[[新宾]]、[[岫岩]]、[[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满族自治县]],还有[[凤城]]及北镇两个享有民族县待遇的县级市和满族的民族自治乡镇300余。 ==早期文明==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肃慎新开流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现代满族一脉近亲祖先。 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 我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 满族的先民肃慎自公元前22世纪的舜禹时便见诸史籍。《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禹定九州时,[[周武王]]、[[周成王]]时,肃慎均派使来贡,最著名的贡品为“楛矢石砮”。 周人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时的肃慎王国、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朝]]时的女真。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系)的发祥地。 ==民族发展== 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为9,846,776人),仅次于壮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 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的半数。其次为[[河北]]、[[北京]]、[[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福建]]、[[山东]]等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大中城市,如[[广州]]、[[兰州]]、[[呼和浩特]]、[[成都]]、[[西安]]等地。除这些主要集中分布地以外,满族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满族自称“满洲”(在满语翻译即“高贵、贵胄”之意)。 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 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商周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白山黑水”——[[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的发祥地。 “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史就有6800年以上。1972年中国考古队在毗邻[[俄罗斯]]的兴凯湖地区考古发现了在6800多年前的骨雕鹰头“海东青”、马鹿角雕制的图腾“鱼神”、夹砂陶器等文物。 ===渤海郡国=== [[渤海]]国7世纪末([[唐代]]中期)粟末靺鞨(满族先人的一部)领袖[[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其统辖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鲜半岛]]北部、东临大海、西南达今[[辽宁省]]北部及东部。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五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到9世纪末,渤海国被辽所灭。 ===辽金时期=== 辽代(相当于北宋)时期,中国东北地区分别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这些女真部族之间并不相互统属。其中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创始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完颜部领袖),都城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 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的联合进攻,共经历9位帝王。 金朝是当时占领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全盛时代的统治范围为:东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堪察加]]一带,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西北到[[河套地区]];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 金朝在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女真各部也很紧密的集合在一起,人们对一个统一的女真民族的认识更加清晰,在金朝统治中原时期,进入中原的女真人虽逐渐汉化但保持着相对的民族独立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国所灭,除当初留在东北以及后来陆续回到东北的女真人后来发展为今天的满族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大多融入[[汉族]]和[[回族]]。 ===明清时期=== 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 ====康熙==== 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 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汉族、蒙古、朝鲜、[[呼尔哈族]]、[[索伦族]]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 同时,也有一部分辽代女真的后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加入满族共同体, 建国后被划分成[[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但他们是今天满族的近亲(通古斯族系,即肃慎族系)。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编入八旗的还有当时相当数量的辽东汉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鲜人,甚至一些俄罗斯人,在八旗内部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已彻底融入了满族。 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 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 “清”,同时也改元“崇德”。1644年入关灭李自成,占领中国,建立了覆盖明朝东北、关内领土及西北汉唐故土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因满洲族大部分定居在关内,间称为“满族”,建国以后延用简称满族称谓至今。 ==民族相关== ===民族特征=== 典型的满族人中,两眼间隔较近,直鼻,长方脸型的较多,肤色较浅。满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达到40%以上(这一比例在汉族中是20%)<ref>[http://www.sohu.com/a/307300749_120092195 四大血型地理分布,来看看你的祖先在哪] ,搜狐,2019-04-11 19:17</ref>。 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满洲族每一万人中的大学学历者有1,652.2人,全国平均水平为139.0人,汉族为143.1人。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满族为1.41%,全国22.21%、汉族21.53%,,满族的数据远远低于中国国内的其他民族。 ===语言文字=== 满族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亦鲜通契丹语文。大致从[[完颜阿骨打]]祖辈颇剌淑(金肃宗)起始习契丹语; 1119年(金天辅三年)诏令颁行由[[完颜希尹]]和[[叶鲁仿依契丹]]大字和汉字为基础创立的女真文字,后世谓女真大字。 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颜亶]]参照契丹字创制颁布另一种女真文字,后世称女真小字。金代女真文字在金朝灭亡后曾一直沿用到明朝初年,明廷会同馆所编《女真译语》为这种文字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但[[金代女真文]]与[[辽代契丹文]]一样,是借用汉语文习惯创制的孤立表意字,而女真语属多[[音节黏着语]],语音加缀,动词变格的频率相当高,孤立的表意字并不能很好与语言相适应。金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词,也不能表示动词词尾变化,长期以来只能用于书写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达口语,加之教学难度大,到16世纪初就逐渐失传了。 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 满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满族语言学者[[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新型文字,被称为“老满文”“无圈点满文”或“额氏满文”。 后来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另一位学者达海加以改进。在字母右侧上加“圈”加“点”,以更加方便读写。被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新满文”或“达氏满文”。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 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到了康、雍、乾三朝,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 全国逾千万满族人基本不会说满语,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满族人通用汉语。新疆的锡伯族人(通古斯民族)使用的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在故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满族人开始学习满语,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和影响,同时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也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满语学校(政府)、哈尔滨阿城区的公办学校了组建了满文中专,黑龙江大学也建立了满文专业等。[[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成立了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满族文化交流协会。 ===满族服饰===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 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 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 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 二十世纪以来,满洲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 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代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袍”、“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 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 “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 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 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俗称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民居住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洲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以前,他们都住在草顶土墙的“口袋房”里,“屋高至丈余,独东南扉”。东头的一间面南开门,是外屋;西头的两三间房屋为卧室,称里屋。这种“独东南扉”的结构,如口袋形,便于保暖<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7/gjjy_1101/31264.html 满族“口袋房” 独特的民居建筑],中国民族建筑网,2017-11-01 15:08:28</ref>。 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万字炕”。 他们以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南炕居长辈老人,北炕住小辈;西炕则为祖宗神位,墙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住人,最忌小辈和妇女坐,只有老人与亲姑爷可以坐。满族房舍的南北西三面,“皆辟大窗户”,且分上下两层,[[窗棱]]以万字或工字为格,窗外糊纸,开关朝外,“恐夜间虎来,易于闯入”,居室内没有地桌,只有炕桌,吃饭、写字都用它。此外,房梁上常悬着悠车,用[[桦木皮]](木威)————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放在里面睡觉,[[母亲]]边悠车边哼着摇篮曲。所以有民谣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生了孩子吊起来。”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 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则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上元节==== 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旗,满语为gusa(汉音固山)。[[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国。 ==民族文化== 在文化方面,满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有满文译本。 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 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 [[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到空前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满族人,[[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还是杰出的曲艺家。他的作品众多,而且脍炙人口。不愧为当代的“人民艺术家”。 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大儒曾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书译成满文,以教旗人,其书圆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境地。 从皇帝、王公到一般满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于绘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镇国悫厚公[[高塞]],自号“敬一道人”,工诗画。《池北偶谈》评他的小景“笔墨淡遗,摆脱畦经,虽士大夫无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ref>[http://www.sohu.com/a/280255932_100234508 允禧字画价值如何] ,搜狐,2018-12-07 15:04</ref>。另外,象[[瑶华道人]]、[[唐岱]]、[[布颜图]]、[[麟庆]]的夫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铁保]]、[[永理]]是满族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刘镛]]齐名,并称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家称道。当代的书法大家[[启功]]也是满族。全国人大常委[[溥杰]]的书法也别具风格。 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 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 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 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主要记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等。《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八旗通志》:由[[鄂尔泰]]等奉旨撰写。[[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铁保等奉赦续修。至[[嘉庆]]四年(1799年),历时12年完成。该书分八志、八表、八列记叙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世宗时八旗沿革、社会及军事组织、人物传略等项。对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价值。 《御制五体清文鉴》:清代官修满、藏、蒙古、汉、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辞书。成书于乾隆末年。内容丰富,是中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巨著。 《尼山萨满》:史诗《尼山萨满》也叫《音姜珊蛮》。满族著名史诗。流传于黑龙江流域。讲的是一个女萨满为从阴间救一少年的魂,经历重重难关的故事。有多种手抄本流传。 ===礼仪文化=== 满族历史上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史称引弓之民,大力提倡“国语骑射”(国语即满语),历代皇帝反复告诫:“骑射,国语乃满族之本务。”(见《大清会典事例》)。他们“性多淳朴,地产小麦,虽知耕种,而以渔猎为生。遇冬日坚冰,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妇女尤善伏弩捕韶”。 射箭是猎取食物、防御野兽侵害的工具,也是军事武器运用于战场,因而在满族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后金努尔哈赤把骑射作为立国之本。在他实行的八旗制度中,将满族人分别组织于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当时人人习射,并以箭法高低为荣耻,无论王公大臣或旗丁,无不挽强善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极斋戒迎春祭天,于院内射箭,有大臣劝谏道:“斋戒不宜射箭”,皇太极答道:“昔辽太宗祭天,曾射柳,此射不可忘也。”遂令大臣习射。 满族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人口分布==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满族总人口为10,708,464人[12],其中:男性554.78万人,女性513.45万人;性别比为108.05。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满族人口增加了83.55万人,增长率为8.48%,平均年增长率0.79%。 在满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376.54万人,占总人口的35.25%;乡村人口691.69万人,占总人口的64.75%。与2010年相比,满族城镇人口比率提高了7.15个百分点。 ==相关评价== 满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辽宁省,共有550万人,占满族总人口的51%。另外,满族人口在100万左右的地区还有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内蒙古。 ===历史上的分布=== 根据清朝统计,1760年除东北和北京附近地区以外八旗兵超过1000人的城市有:荆州(5535人)、江宁(4126人)、西安(3970人)、广州(3906人)、镇江(3521人)、宁夏(3509人)、绥远城(2802人)、福州(2581人)、成都(2341人)、杭州(2232人)、乍浦(属于浙江平湖,2037人)、青州(1807人)、凉州(1105人)。 ===满族名人===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清太祖 努尔哈赤(1559-1626)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清太宗 皇太极(1592—1643)1626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清世祖福临 (1638—1661 ) 1643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清圣祖玄烨(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清世宗胤禛(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清高宗弘历(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清仁宗颙琰(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清宣宗旻宁(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清文宗奕詝(1830—1861) 1850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清穆宗载淳(1856—1875) 1861年~1875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清德宗载湉(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溥仪(1906—1967) 1908年~1912年 宣统 华龙陵园 ===皇太后=== 叶赫那拉·杏贞:慈禧太后,咸丰帝妃,同治生母,光绪养母。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实际统治者。 完颜函普:金始祖,女真名完颜函普。粟末靺鞨部人。唐时,祖上避战乱进入汉四郡地区。 完颜阿骨打:金国建立者。 完颜亮:金海陵王,修金中都者 爱新觉罗·多尔衮:皇太极之弟清初摄政王 鳌拜:瓜尔佳氏,清初巴图鲁,康熙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索尼:赫舍里氏,康熙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苏克萨哈:纳喇氏,康熙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遏必隆: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索额图:赫舍里氏,索尼第三子,任内担任内大臣、议政大臣、太子太傅授领侍卫内大臣 纳兰明珠:字端范,纳兰氏,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康熙辅政大臣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之子,著名词人<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29.html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186首)],诗词名句网</ref> 隆科多:佟佳氏,康熙雍正时重要辅政大臣 和珅:钮祜禄氏,乾隆时大臣 长麟: 觉罗氏,乾隆嘉庆时大臣 佟国鼐:清朝首任福建巡抚 奕:奕詝之弟恭亲王,维新运动代表人物 荣禄:瓜尔佳氏,晚清军机大臣顽固守旧派代表人物 多隆阿:清朝咸丰时著名战将 保芝琳:中国清朝台湾镇总兵 多隆阿 (学者):字文希、雯溪,舒穆禄氏,著名作家 桂良:瓜尔佳氏,字燕山,满洲正红旗人,清朝重臣。直隶总督、军机大臣 ==参考文献== [[Category:中國古代人物]]
返回「
满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