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西武宁宋溪学校」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5: 行 5:
 
|}
 
|}
  
'''江西武宁宋溪学校'''宋溪学校毗邻宋溪物流园,地处迎宾大道北侧,距永武高速武宁出口不到500米,依山傍水,幽静怡然,是读书治学的好去处。
+
'''江西武宁宋溪学校'''宋溪学校毗邻宋溪物流园,地处迎宾大道北侧,距永武高速武宁出口不到500米,依山傍水,幽静怡然,是[[ 读书]] 治学的好去处。
  
2006年11月2日原宋溪初中与宋溪中心完小合并,组建成从学前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ref>[https://www.doc88.com/p-7856205456302.html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应知应会内容],道客巴巴,2015-03-24</ref>的一贯制学校。
+
2006年11月2日原宋溪初中与宋溪中心完小合并,组建成从学前幼儿教育到九年[[ 义务教育]]<ref>[https://www.doc88.com/p-7856205456302.html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应知应会内容],道客巴巴,2015-03-24</ref>的一贯制[[ 学校]]
  
 
==地理规模==
 
==地理规模==
  
 江西武宁宋溪学校,是2006年11月2日由原宋溪初中与宋溪中心完小合并,由2012年暑期投入三十余万元改造资金建成全县第一所标准化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组建成从学前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制学校。
+
 江西武宁宋溪学校,是2006年11月2日由原宋溪初中与宋溪中心完小合并,由2012年暑期投入三十余万元改造资金建成全县第一所标准化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组建成从学前幼儿教育到九年[[ 义务教育]] 的一贯制学校。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宋溪学校毗邻宋溪物流园,地处迎宾大道北侧,距永武高速武宁出口不到500米。
+
 宋溪学校毗邻宋溪物流园,地处迎宾大道北侧,距永武高速[[ 武宁]] 出口不到500米。
  
 
 宋溪学校依山傍水,幽静怡然,是读书治学的好去处。
 
 宋溪学校依山傍水,幽静怡然,是读书治学的好去处。
行 21: 行 21:
 
===规模===
 
===规模===
  
 宋溪学校本部占地面积约21亩,校舍建筑面积约9170m2。2011年投资近一百四十万元建成三层框架结构的综合楼,拥有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ref>[https://www.sohu.com/a/319994173_426518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体教室,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ref>、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礼堂等,教学、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可容纳15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现有学生500余人。
+
 宋溪学校本部占地面积约21亩,校舍[[ 建筑面积]] 约9170m2。2011年投资近一百四十万元建成三层框架结构的综合楼,拥有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ref>[https://www.sohu.com/a/319994173_426518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体教室,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ref>、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礼堂等,[[ 教学]] 、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可容纳15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现有学生500余人。
  
 
==沿革==
 
==沿革==
行 27: 行 27:
 
 原宋溪初中于1968年由老县城东门头罗家山下迁至于此。
 
 原宋溪初中于1968年由老县城东门头罗家山下迁至于此。
  
2002年伊山撤乡并入宋溪镇,伊山初中、伊山中心完小合并成伊山学校,
+
2002年伊山撤乡并入[[ 宋溪镇]] ,伊山初中、伊山中心完小合并成伊山学校,
  
 
2003年9月伊山学校初中部并入宋溪初中,
 
2003年9月伊山学校初中部并入宋溪初中,
行 33: 行 33:
 
2004年9月伊山学校成为伊山片区完小隶属于宋溪中心完小管理;
 
2004年9月伊山学校成为伊山片区完小隶属于宋溪中心完小管理;
  
 原宋溪中心完小,本为田段村完小,1975年由七组牛栏角迁至现址并升格为全乡的中心完小。中小学校仅一墙之隔,并校十分便利可行,合并后的宋溪学校有校本部一所,下辖片区完小两所,教学点五个,遍及全镇10个行政村,服务半径近30余公里,服务人口约12000余人。
+
 原宋溪中心完小,本为田段村完小,1975年由七组牛栏角迁至现址并升格为全乡的中心完小。中小学校仅一墙之隔,并校十分便利可行,合并后的宋溪学校有校本部一所,下辖片区完小两所,[[ 教学]] 点五个,遍及全镇10个行政村,服务半径近30余公里,[[ 服务]] 人口约12000余人。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办学目标:“歌声嘹亮 书声琅琅 青春快乐 书香文明”的和谐校园。
+
 办学目标:“歌声嘹亮 书声琅琅 青春快乐 书香文明”的[[ 和谐]] 校园。
  
 办学思想:宣传科学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弘扬社会正气。
+
 办学思想:宣传科学理论 [[ 传播]] 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弘扬社会正气。
  
 办学理念:德育建校 管理兴校 质量立校 育人办校。
+
 办学理念:德育建校 管理兴校 [[ 质量]] 立校 育人办校。
  
 办学宗旨:管理规范 ‘三风’清醇 全面育人 教师敬业 学生乐学 人民满意。
+
 办学宗旨:管理规范 ‘三风’清醇 全面育人 [[ 教师]] 敬业 学生乐学 人民满意。
  
 
==校训学风==
 
==校训学风==
  
 校训:见贤思齐 日进有功校风:仁爱儒雅 尚学励志
+
 校训:[[ 见贤思齐]] 日进有功校风:仁爱儒雅 尚学励志
  
 
 教风:博学敬业 启智拓能
 
 教风:博学敬业 启智拓能
行 55: 行 55:
 
===师资===
 
===师资===
  
 在岗教师60余名,学历合格率达100%。
+
 在岗教师60余名,[[ 学历]] 合格率达100%。
  
 
===校园管理===
 
===校园管理===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秉承校训,铭记“三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实施素质教育、人文管理,通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来营造“管理规范,‘三风’清醇,教师敬业,学生乐学”的氛围,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秉承校训,铭记“三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实施素质教育、人文管理,通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来营造“管理规范,‘三风’清醇,教师敬业,学生乐学”的氛围,不断提高[[ 教育]] 质量和办学水平。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努力建设“歌声嘹亮,书声琅琅,青春快乐,书香文明”的和谐校园!学校必会以崭新的面貌和良好的形象矗立在修河水之滨、武宁桥之侧,成为莘莘学子成才的沃土、成长的摇篮!
+
 努力建设“歌声嘹亮,书声琅琅,青春快乐,书香文明”的和谐校园!学校必会以崭新的面貌和良好的形象矗立在修河水之滨、武宁桥之侧,成为[[ 莘莘学子]] 成才的沃土、成长的摇篮!
  
 
==成果==
 
==成果==
  
 从建校、并校到现在的几十年历程中,学校自始至终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求质量,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
 从建校、并校到现在的几十年历程中,学校自始至终紧跟时代步伐,抢抓[[ 发展]] 机遇,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求质量,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荣誉==
 
==荣誉==
  
2007---2011年连续五年被县教育局评为督导评估“全面优胜单位”,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的光荣称号,2010年又被省教育厅评为“提升质量年”先进集体。
+
2007---2011年连续五年被县教育局评为督导评估“全面优胜单位”,2008年被县委县[[ 政府]] 评为“先进集体”、被[[ 江西省教育厅]] 授予“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的光荣称号,2010年又被省教育厅评为“提升质量年”先进集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5月15日 (三) 17:26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江西武寧宋溪學校宋溪學校毗鄰宋溪物流園,地處迎賓大道北側,距永武高速武寧出口不到500米,依山傍水,幽靜怡然,是讀書治學的好去處。

2006年11月2日原宋溪初中與宋溪中心完小合併,組建成從學前幼兒教育到九年義務教育[1]的一貫制學校

地理規模

江西武寧宋溪學校,是2006年11月2日由原宋溪初中與宋溪中心完小合併,由2012年暑期投入三十餘萬元改造資金建成全縣第一所標準化的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組建成從學前幼兒教育到九年義務教育的一貫制學校。

地理環境

宋溪學校毗鄰宋溪物流園,地處迎賓大道北側,距永武高速武寧出口不到500米。

宋溪學校依山傍水,幽靜怡然,是讀書治學的好去處。

規模

宋溪學校本部占地面積約21畝,校舍建築面積約9170m2。2011年投資近一百四十萬元建成三層框架結構的綜合樓,擁有計算機房、多媒體教室[2]、理化生科學實驗室、圖書室、禮堂等,教學、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可容納15個教學班800多名學生,現有學生500餘人。

沿革

原宋溪初中於1968年由老縣城東門頭羅家山下遷至於此。

2002年伊山撤鄉併入宋溪鎮,伊山初中、伊山中心完小合併成伊山學校,

2003年9月伊山學校初中部併入宋溪初中,

2004年9月伊山學校成為伊山片區完小隸屬於宋溪中心完小管理;

原宋溪中心完小,本為田段村完小,1975年由七組牛欄角遷至現址並升格為全鄉的中心完小。中小學校僅一牆之隔,並校十分便利可行,合併後的宋溪學校有校本部一所,下轄片區完小兩所,教學點五個,遍及全鎮10個行政村,服務半徑近30餘公里,服務人口約12000餘人。

教學實踐

辦學目標:「歌聲嘹亮 書聲琅琅 青春快樂 書香文明」的和諧校園。

辦學思想:宣傳科學理論 傳播先進文化 塑造美好心靈 弘揚社會正氣。

辦學理念:德育建校 管理興校 質量立校 育人辦校。

辦學宗旨:管理規範 『三風』清醇 全面育人 教師敬業 學生樂學 人民滿意。

校訓學風

校訓:見賢思齊 日進有功校風:仁愛儒雅 尚學勵志

教風:博學敬業 啟智拓能

學風:崇德明理 樂學敏思

師資

在崗教師60餘名,學歷合格率達100%。

校園管理

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秉承校訓,銘記「三風」,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育人」,實施素質教育、人文管理,通過強化管理、創新機制來營造「管理規範,『三風』清醇,教師敬業,學生樂學」的氛圍,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校園文化

努力建設「歌聲嘹亮,書聲琅琅,青春快樂,書香文明」的和諧校園!學校必會以嶄新的面貌和良好的形象矗立在修河水之濱、武寧橋之側,成為莘莘學子成才的沃土、成長的搖籃!

成果

從建校、並校到現在的幾十年曆程中,學校自始至終緊跟時代步伐,搶抓發展機遇,以德育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求質量,辦學條件逐步改善,社會聲譽日益提升。

榮譽

2007---2011年連續五年被縣教育局評為督導評估「全面優勝單位」,2008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集體」、被江西省教育廳授予「人民群眾滿意學校」的光榮稱號,2010年又被省教育廳評為「提升質量年」先進集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