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省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前身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
 
行 1: 行 1: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省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前身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云山分校,创办于1958年8月,1980年8月,改制并更名为江西省农垦学校,1998年5月,再次更名为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是一所[[ 全日制]] 省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前身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云山分校,创办于1958年8月,1980年8月,改制并更名为江西省农垦学校,1998年5月,再次更名为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428897804_181081 强化职业教育学,为国家发展提供实用性人才 ],搜狐,2020-11-02</ref>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性计算机实训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全国国防教育<ref>[http://www.fltacn.com/article_1766.html##1 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基本要求],上海外教网,2017-09-28</ref>特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34亩。其中,校园面积604亩,山林面积1730亩,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
+
 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 职业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428897804_181081 强化职业教育学,为国家发展提供实用性人才 ],搜狐,2020-11-02</ref>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性计算机实训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全国[[ 国防教育]]<ref>[http://www.fltacn.com/article_1766.html##1 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基本要求],上海外教网,2017-09-28</ref>特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34亩。其中,校园面积604亩,山林面积1730亩,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
  
 
==学校介绍==
 
==学校介绍==
  
 据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网站显示,该校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算化会计、电子商务、文秘、园林等十多个专业,截止2006年2月16日数据,在校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150多人,其中高级讲师有23人,讲师35人,助理讲师43人,另有外聘中高级职称人员20多人,形成了一支以自己职工为基础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梯形师资队伍。党委书记兼校长胡位淮。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学生科、保卫科、离退休人员管理科、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学校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科、机电工程科、信息工程科、财经管理科、成人教育科、团委、工会、校办实习厂等。
+
 据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网站显示,该校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算化会计、[[ 电子商务]] 、文秘、园林等十多个专业,截止2006年2月16日数据,在校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150多人,其中高级讲师有23人,讲师35人,助理讲师43人,另有外聘中高级职称人员20多人,形成了一支以自己职工为基础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梯形师资队伍。党委书记兼校长胡位淮。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学生科、保卫科、[[ 离退休]] 人员管理科、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学校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科、机电工程科、信息工程科、财经管理科、成人教育科、团委、工会、校办实习厂等。
  
 
==科研情况==
 
==科研情况==
  
 多年来,为配合教学,该校坚持开展科学试验、示范活动,走教学、试验、推广三结合的办学道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教学需要,该校承担了罗汉果和猕猴桃无籽栽培试验、红薯去顶试验、花生带壳播种试验及稀土、硼、铜、锌微肥对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效应试验、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多元素复混肥的研制、稻曲病的发生规律、氮、磷、钾、复合肥应用于作物的肥效试验、农田杂草的普查等科研课题。选育的早熟早籼品种“赣早籼13号”获江西省垦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作为江西省“七五”科技成果,参加全国“七五”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除科研之外,该校非常重视和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截止2006年2月16日数据,20多名教师先后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论著,主编和参编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多部。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为附近农民和各垦殖场送信息、传技术、引进新的品种,研究和解决农民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培训。
+
 多年来,为配合教学,该校坚持开展科学试验、示范活动,走教学、试验、推广三结合的办学道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教学需要,该校承担了罗汉果和猕猴桃无籽栽培试验、[[ 红薯]] 去顶试验、花生带壳播种试验及稀土、硼、铜、锌微肥对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效应试验、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多元素复混肥的研制、稻曲病的发生规律、氮、磷、钾、复合肥应用于作物的肥效试验、农田杂草的普查等科研课题。选育的早熟早籼品种“赣早籼13号”获江西省垦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作为江西省“七五”科技成果,参加全国“七五”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除科研之外,该校非常重视和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截止2006年2月16日数据,20多名教师先后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 论文]] 论著,主编和参编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多部。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为附近农民和各垦殖场送信息、传技术、引进新的品种,研究和解决农民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培训。
  
 
==办学方针==
 
==办学方针==
  
 该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精心育人”的办学思想,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先导,以素质培养为重点,努力培养既能掌握必备的理论和专门知识,又具有从事实际工作技能的各类职业技术人才。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建立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管理机制和教学、科研、管理队伍。
+
 该校坚持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精心育人”的办学思想,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先导,以素质培养为重点,努力培养既能掌握必备的[[ 理论]] 和专门知识,又具有从事实际工作技能的各类职业技术人才。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建立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管理机制和教学、科研、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5月15日 (三) 14:26 的修訂


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是一所全日制省屬公辦中等職業學校,隸屬於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前身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雲山分校,創辦於1958年8月,1980年8月,改制並更名為江西省農墾學校,1998年5月,再次更名為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

學校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是全國第一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全國職業教育[1]先進單位、全國示範性計算機實訓基地、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全國國防教育[2]特色學校。學校占地面積2334畝。其中,校園面積604畝,山林面積1730畝,建築面積10.32萬平方米。

學校介紹

據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網站顯示,該校開設有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與應用、計算機及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輔助設計、電算化會計、電子商務、文秘、園林等十多個專業,截止2006年2月16日數據,在校學生3000多人。教職工150多人,其中高級講師有23人,講師35人,助理講師43人,另有外聘中高級職稱人員20多人,形成了一支以自己職工為基礎的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梯形師資隊伍。黨委書記兼校長胡位淮。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財務科、總務科、學生科、保衛科、離退休人員管理科、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學校發展規劃辦公室、教務科、機電工程科、信息工程科、財經管理科、成人教育科、團委、工會、校辦實習廠等。

科研情況

多年來,為配合教學,該校堅持開展科學試驗、示範活動,走教學、試驗、推廣三結合的辦學道路。根據農村經濟發展和教學需要,該校承擔了羅漢果和獼猴桃無籽栽培試驗、紅薯去頂試驗、花生帶殼播種試驗及稀土、硼、銅、鋅微肥對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效應試驗、水稻新品種的選育、多元素復混肥的研製、稻曲病的發生規律、氮、磷、鉀、複合肥應用於作物的肥效試驗、農田雜草的普查等科研課題。選育的早熟早秈品種「贛早秈13號」獲江西省墾管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並作為江西省「七五」科技成果,參加全國「七五」農業科技成果展覽會。除科研之外,該校非常重視和積極參加有關教研活動和學術交流,截止2006年2月16日數據,20多名教師先後在國家級或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論著,主編和參編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多部。與此同時,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活動,為附近農民和各墾殖場送信息、傳技術、引進新的品種,研究和解決農民生產中的疑難問題,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提供培訓。

辦學方針

該校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堅持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服務,為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服務,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為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堅持「依法辦學,從嚴治校,精心育人」的辦學思想,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先導,以素質培養為重點,努力培養既能掌握必備的理論和專門知識,又具有從事實際工作技能的各類職業技術人才。遵循職業技術教育的規律,主動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建立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教育模式、管理機制和教學、科研、管理隊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