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融科技15讲」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金融科技15讲'''》,编者杨涛,责编蒋*//徐澜,定价48.00,ISBN号9787511551740,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版印次1版 1次,开本…”)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a97f6fd48da463ee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a97f6fd48da463ee_s.jpg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金融科技15讲'''》,编者杨涛,责编蒋*//徐澜,定价48.00,ISBN号9787511551740,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版印次1版 1次,开本16开,装帧*装,页数255,出版时间2021-06,印刷时间2021-06。
 
 《'''金融科技15讲'''》,编者杨涛,责编蒋*//徐澜,定价48.00,ISBN号9787511551740,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版印次1版 1次,开本16开,装帧*装,页数255,出版时间2021-06,印刷时间2021-06。
  

於 2024年5月24日 (五) 09:40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金融科技15講》,編者楊濤,責編蔣*//徐瀾,定價48.00,ISBN號9787511551740,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版印次1版 1次,開本16開,裝幀*裝,頁數255,出版時間2021-06,印刷時間2021-06。

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範圍涵蓋黨政、新聞、歷史、文化[1]哲學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人民日報出版社依託人民日報社人才、信息、選題資源優勢,堅持出版治國理政圖書,堅持出版文化傳承圖書,堅持出版讀者枕邊圖書。成立50多年來,編輯出版了大量高品位、高格調的優秀作品[2]

內容簡介

新形勢下的金融科技創新需把握好價值與安全*衡。所謂價值,既強調能否提升金融運行的效率與效益,更需要體現金融科技的經濟社會價值,如着力提升便民惠民服務能力、紓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局、助力賦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延伸金融服務範圍等。所謂安全,則是指在系統性風險層面不應增加負面因素衝擊,而應有助於緩解現有矛盾;在非系統性風險層面,則應有利於運用新技術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

目錄

前言:數字鴻溝、金融科技與跨越挑戰

上篇研究者說

李揚

完善制度是金融科技健康發展的前提

一、要進一步改革金融體系,特別是改革我國金融

的基本體制機制

二、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的發展,要緊緊圍繞金融

的本質要素展開

三、要明確監管定位和權責

朱民

疫情過後,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大方向

一、金融科技向整體智能化發展

二、區塊鏈的作用日益凸顯

三、數字貨幣將從根本上改變金融生態

鄔賀銓

數字經濟加持,金融科技加速

一、數字經濟加持

二、信息技術賦能

三、金融科技生態

楊濤

金融科技支持供給側、需求側改革

一、問題的提出

二、金融科技發展的理論視角:促進經濟與金融效

率提升

三、金融科技發展的功能視角:以緩解小微金融矛

盾為例

四、金融科技發展的行業視角:金融數字化轉型

五、新形勢下需找准金融科技發展的痛點

中篇監管者說

李偉

提升金融科技守正創新*,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

一、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邏輯

二、金融科技創新與風險相伴相生

三、金融科技創新潛能有待進一步激發

孫天琦

金融科技與金融穩定

一、金融穩定的基本定義

二、長期看,金融科技進步能夠促進金融穩定

三、數字金融發展給金融監管提出新課題、新挑戰

風險呈現新特點

四、完善監管體系,嚴肅市場紀律,發揮金融科技支

持實體經濟、維護金融穩定的積極作用

姚前

算法經濟與算法監管

一、算法經濟

二、算法隱含風險

三、算法監管建議

四、小結

楊富玉

發揮標準在金融數字化轉型中的支撐作用

一、我國金融數字化轉型有堅實基礎

二、標準支撐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國際經驗

三、強化標準在我國金融數字化轉型中的支撐作用

蔣則沈

金融科技發展與實體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周期協同

一、金融科技是金融周期、經濟周期和技術周期的

交織互動

二、技術應用仍需尊重金融的內在特質規律

三、思考與建議

下篇從業者說

安青松

金融科技為證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金融科技在證券市場的應用場景廣泛

二、金融科技深刻改變證券行業發展生態

三、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方興未艾

四、金融科技對行業文化帶來新的挑戰及應對

高峰

金融科技重構商業銀行發展模式

一、後疫情時代對金融科技的重新認知

二、金融科技在銀行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三、金融科技推動傳統銀行變革

四、金融科技催生銀行新業態

五、金融科技提升銀行發展質效

金磐石

要兼顧金融智能化下「發展與風險」*衡

一、智能化轉型實踐

二、行業趨勢探析

三、智能化引入風險的防控

蒲海濤

以科技破解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

一、普惠金融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二、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促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

三、疫情期間的數字普惠金融實踐

四、金融科技更好服務普惠金融的建議

郭為

「新思維開新局」」——用新思維建設新基建、

新金融、新安全

一、新基建:新演進孕育新機遇

二、新金融:新範式服務新需求

三、新安全:新突破解題新格局

四、思考與建議

周躍峰

創新數據基礎設施,共建金融數字化未來

一、金融新基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二、積極擁抱Fintech,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三、華為助力金融新基建,共建金融數字化

四、金融業數字化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1. 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綜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01-07
  2. 文學作品怎麼分析?,懂得,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