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素纱襌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Blackberry讨论 | 贡献2021年1月5日 (二) 19:46的版本 (added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素纱襌衣是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辛追夫人墓中出土丝质文物,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产地为西汉陈留郡襄邑县(今河南省睢县)。[1]中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产地为西汉陈留郡襄邑县(今河南省睢县)。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2]

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诗中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并非艺术夸张,素纱襌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1]

素纱襌衣探索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一共两件,除了直裾素纱褝衣外,还有曲裾素纱褝衣,衣长160釐米、通袖长195釐米、袖口宽27釐米、腰宽48釐米,衣重48克,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据了解,素纱襌衣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釐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釐米就有40根至50根纱。透空率为75%左右,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因其密度较为稀疏,孔眼里充满织物的表面。同时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这也就是为什么素纱襌衣如此之轻薄的原因。“旦”全称旦尼儿,是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专用的计量单位,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实乃中华文明、楚汉文化之骄傲。[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