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札特 (消歧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27日 (日) 18:51 由 Jack Wil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作曲家
原文名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國籍 奧地利
民族 奧地利人
出生 (1756-01-17) 1756年1月17日(268歲)
奧地利-薩爾茨堡
宗教信仰 基督教
代表作品 《奏鳴曲》《協奏曲》《安魂曲》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1756年-1791年)是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

莫扎特莫札特還可以指:

  • 莫札特巧克力,一種包裝紙印上印有莫札特肖像,本身外覆著巧克力殼的甜點
  • 莫扎特號列車,歐洲一班國際列車
  • 莫扎特山麓冰川,南極洲的山麓冰川


人物

家世

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一位宮廷樂師的家庭,原籍是德國,他的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是那座城中宮廷天主教樂團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母親安娜·瑪麗亞·莫札特也熱衷於音樂並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七。他僅僅活了35 歲。 繁重的創作、演出和貧困的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他的音樂作品成為世界音樂寶庫的珍貴遺產。

1762年,6 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嘗試性的巡迴演出,獲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們先後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國作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獲得成功。這些旅行演出對莫扎特的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有機會接觸到歐洲當時最先進的音樂藝術--意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的器樂,這使他以後能成為他那個時代在創作上風格最廣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創作開始進入成熟時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時,在和社會各階層廣泛的接觸中,特別是與曼亥姆市民藝術家們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遠非傳統觀念所能給予他的啟示和激勵。這不僅是藝術鑑賞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對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體會。他愈加認識到,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與道德所決定。這時已經成人的莫扎特,對自己的奴僕地位感到不滿。為了爭取人身與創作自由,1781年,他徹底地同僱傭他的大主教決裂,毅然辭職。成為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反抗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維也納,並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 。

1782年7月首演,獲得成功。1782年,在沒有徵得父親同意的情況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樂家的女兒康坦絲·韋伯結了婚。此間,莫扎特和當時正在維也納的海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向海頓學習四重奏和交響曲的創作經驗。自從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間,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創作時期。這期間的作品,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曲,都展現出新的風貌。這些作品反映了處於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所具有的堅定、樂觀的階級意識,表現了維也納進步知識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為第一個力圖掙脫束縛、維護自己尊嚴的藝術家,他在享受「自由」樂趣的同時,也對「自由」的艱辛有了更實際的體驗。莫扎特在音樂里開始體現他的悲傷、憤懣、甚至抗議,同時仍然對美好的未來抱着天真、誠摯的嚮往,一打開美麗的外殼,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 [1]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