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Namibia),首都溫荷克(Windhoek),位於非洲南部,與安哥拉、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南非接壤,西面為大西洋。面積約82.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3萬。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南非語(Afrikaans)、德語及奧萬博語、赫雷羅語等方言。 [1][2][3]
- 被沙漠包夾的國家!
- 世界自然遺產-海邊的沙漠!
- 戰略礦藏豐富,有「戰略金屬儲備庫」的美名。
- 世界前五大鈾礦出口國之一。
目錄
國家象徵
國旗
納米比亞國旗於1990年3月21日起採用。紅色象徵人民、英雄主義和建立平等未來的決心;白色代表和平、團結、統一;綠色象徵植被和農業資源;藍色象徵納米比亞的天空、大西洋及珍貴的水資源和雨水;左上角放射12道光芒的金色太陽象徵生命和活力;另一說法為國旗藍、紅、綠用色源於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outh West Africa People's Organisation, SWAPO)的旗幟,象徵奧文博族。[1][2][4][5]
國徽
徽章採用與國旗相同的設計,上方為非洲魚鷹(Haliaeetus vocifer)站立於飾有六個黃色菱形的頭環上,魚鷹象徵領袖的遠見;頭環象徵國家的礦產和傳統;兩側為劍羚(Oryx)代表勇氣、優雅、自豪。下方黃色沙丘隔間代表納米布沙漠( Namib Desert),前方為該沙漠特有的植物百歲蘭強韌的生命力代表堅忍不拔的意志;下方緞帶為國家的座右銘「團結、自由、正義」。[6][7]
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與部族衝突
約15,000年前於達馬拉蘭(Damaraland)已有人類活動並於特韋弗爾泉(Twyfelfontein or /Ui-//aes)岩石上繪畫(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約於公元前科伊科伊人(Khoi-khoi)穿過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進入納米比亞。9世紀時達馬拉人(Damara)遷徙並定居於納米比亞。班圖語系的赫雷羅人(Herero)約於16世紀從東非大湖地區南下,穿過安哥拉到達尚比亞,並於1550年左右抵達庫內納河(Cunene River or Kunene River),並向南方的納米比亞發展。
約18世紀中葉,赫雷羅人勢力範圍已擴大到卡奧科蘭(Kaokoland 今庫內內區Kunene Region)一帶,並向南拓展至斯瓦科普河(Swakop River)。18世紀末葉由瓊克·阿夫里坎納(Jonker Afrikaner)領導的Oorlam族(科伊科伊人的分支)打斷赫雷羅人的擴張行動並擁有納米比亞中部的主導權,並成為介於北部赫雷羅人與南部納馬人(Nama people,舊稱Namaqua為科伊科伊人的分支)間的緩衝。1861年隨著瓊克·阿夫里坎納的死亡留下納米比亞中部地區的權力真空,赫雷羅人與納瑪人相互爭奪該地區的控制權。[8][9][10][11]
歐洲航海家與殖民者
地理大發現與殖民者
在15世紀,歐洲與東方之間的貿易開闢了納米比亞沿海和好望角周圍的航線。最早記載踏上納米比亞土地的是葡萄牙人迪亞哥‧康(Diogo Cão)於1485年在骷髏海岸(Skeleton Coast)的開普克羅斯(Cape Cross)稍事停留,並豎起了石灰岩製成的十字架。1487年巴塞洛繆‧迪亞茲(Bartholomeu Diaz)到達鯨灣(又譯沃爾維斯灣,華維斯灣, Walvis Bay)並向南到達現在的呂德里茨(Lüderitz)。但荒蕪的海岸讓已佔領安哥拉的葡萄牙人和開普殖民地的荷蘭人對納米比亞興趣不大。
1793年開普殖民地的荷蘭人決定佔領鄰近地區唯一良好的深水港—鯨灣。不久法國入侵荷蘭,這舉動促使英國奪取開普殖民地及鯨灣的控制權。即便如此,歐洲人對納米比亞內陸的了解卻很少,直到19世紀中葉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查爾斯‧約翰‧安德森(Karl Johan Andersson)等探險家、傳教士雨果·哈恩(Hugo Hahn)和商人才逐漸開始向內陸探索。
於1870年在雨果·哈恩的斡旋下赫雷羅人與納馬人簽屬和平協議。在這段相對和平的時代傳教士與商人等歐洲勢力迅速的擴大於納米比亞境內的影響力。納馬人與歐洲商人進行貿易並收取過路費、授予開發及狩獵的許可證。而赫雷羅人主要進行槍枝貿易,對他們而言,牛象徵財富,因此繁殖更多的牛群比舶來品更具意義。這導致赫雷羅人實力比以前更強大,而納馬人的力量逐漸衰退。[9][10]
德屬西南非
19世紀末歐洲列強展開「瓜分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的行動。1884年德國商人阿道夫·呂德里茨(Adolf Lüderitz)於西南沿海地區購買土地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鎮呂德里茨(Lüderitz),不久便由德國政府收購並控制該地區。在1885年至1890年之間,德國透過煽動各部族間小規模的騷亂誘使各部落向得簽定「保護」條約來達成殖民的目標,1890年德國正式占領納米比亞全境,並命名為德屬西南非(German South West Africa)。同年與英國簽訂黑爾戈蘭-桑給巴爾條約(Heligoland–Zanzibar Treaty)並於確立了貝專納保護國(Bechuanaland 現今波札那)與德屬西南非的邊界,德國旋即以當時總理列奧·馮·卡普里維(Leo von Caprivi)命名為卡普里維地帶(Caprivi Strip)。德國本想自卡普里維地帶東方的尚比西河(Zambezi River)水系連通德屬東非(German East Africa, 今坦尚尼亞),但這如意算盤被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粉碎,急流導致船隻無法通行。俾斯麥(Bismarck)諷刺這筆交易是「用褲子換鈕扣」(trousers for a button)。[12][13][14]
種族滅絕(Genocide)與集中營
1890年至1900年代初期,在德國商人與探險家不斷向赫雷羅與納馬人收購土地,加上1897年爆發牛瘟使的赫雷羅人不得不透過出售土地償還債務。權力、財富的移轉導致赫雷羅人、納馬人與德國人間的關係更加緊張。1904年由薩繆爾·瑪哈雷羅(Samuel Maherero)領導赫雷羅人起義,最初成功佔領了許多德國農場和小型哨站並切斷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與溫荷克之間的鐵路。隨後由亨德里克·維布伊(Hendrik Witbooi)領導的納馬人也起義反抗德國殖民。
德國方面則派出了曾鎮壓中國義和團而臭名昭著的洛薩·馮·特洛薩(Lothar von Trotha)取代相對保守溫和的西奧多·洛伊特溫(Theodor Leutwein),領導殖民軍(稱為Schutztruppe)。特洛薩頒布「滅絕令」(Vernichtungsbefehl),採取對赫雷羅人格殺勿論、於水源下毒、切斷食物來源並趕入卡拉哈里沙漠中,並以此恐嚇納馬人等其他部落停止反抗活動。雖然滅絕令傳回德國本土後遭到撤銷,但行動仍未停止,新政策則是將反抗者送入位於呂德里茨外海沙克島(Shark Island)上的集中營,進行勞動、虐待及生物實驗;據載約有3000顆赫雷羅人的頭顱被運往柏林,供德國科學家研究非洲人是否為「次等人種」。隨著瑪哈雷羅率領倖存的赫雷羅人穿越奧馬赫科(Omaheke)逃亡至貝專納保護國與納馬的領導人維布伊的死亡,1908年納馬人與德國談和,整起滅絕事件才就此落幕。約有80%的赫雷羅人和50%的納馬人死於1905~1908年間的「赫雷羅與納馬大屠殺」(Herero and Namaqua genocide)中,估計死亡人數高達10萬人左右。他們不是被德軍殺死就是死於集中營的奴役惡劣的環境勞動至死或病死。
1909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人不斷的移民於此並進行鐵路的鋪設與城鎮的開發,而納米比亞人逐漸邊緣化,僅被作為勞力來源。1915年在英國的授意下,南非聯邦的總理路易斯·博塔(Louis Botha)佔領德屬西南非,1919年國際聯盟裁定由南非託管。[9][12][15][16][17][18][19][20]
南非統治下漫長的獨立路
初露端倪的種族隔離制度
在1922~1946年間,縱使有部分德國人離開但遭到德國政府查封的土地也未歸還,取而代之的是納米比亞中部的多數土地被分配給與來自南非的布爾人(Boer)移民並獲得大筆補貼,並持續對納米比亞人進行剝削。而當地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南非政府任命的行政長官,並且只有白人居住者擁有投票權。納米比亞的原住民被限制於「Native Areas」的地區,多數位於卡拉哈里附近的布什曼蘭(Bushmanland)、赫雷羅蘭(Hereroland)與邊境的達馬拉蘭、卡奧科蘭,這裡的土地貧脊、不適合耕種;其餘的黑人多數被限制在遠離南非的北部地區,並作為開採礦產的勞動力。
聯合國與南非政府
聯合國成立後不久便開始說服南非將西南非交由聯合國託管。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非正式向聯合國提出吞併西南非的意圖,但聯合國認為「西南非的居民尚未實現政治自治」並予以反對,但南非仍將西南非併入領土。1948年主張將西南非併吞並打算推行種族隔離(Apartheid)的南非國民黨(Nasionale Party, NP)勝選,由丹尼爾·馬蘭(Daniel Malan)出任南非總理且開始實施種族隔離。針對南非的行動,聯合國向國際法院提出了質疑。國際法院裁定託管仍繼續有效,但南非仍必須向聯合國提出報告,但南非拒絕接受。直到1961年,聯合國一直反對南非的行為並採取譴責南非政府的方式。1967年,聯合國西南非洲理事會成立,隨後更名為聯合國納米比亞理事會(United Nations Council for Namibia)並試圖再次接管該地區的行政事務,但均以失敗告終,然而南非政府則持續忽略聯合國的決議並於1969年將該地區改為直接管理。1970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聲明南非是非法佔領納米比亞(第276號決議),並宣布終止南非託管任務(第283號決議)。
由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WAPO)領導的一些納米比亞人選擇為自己的武器而鬥爭。第一次沖突發生在1966年8月26日親共黨之「西南非人民組織(South West Africa People’s Organization,SWAPO)進行多年獨立武裝運動。南非於1988年同意依聯合國決議進行公開選舉。
[21]
[22]
獨立後
1989年南非同意依聯合國決議進行公開選舉。1990年3月21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哈維爾‧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德拉格拉(Javier Pérez de Cuéllar),南非總統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和納米比亞的薩姆‧努喬馬(Samuel Nujoma)的見證下,納米比亞的國旗取代了南非國旗。
1994年2月28日,原先由南非引起爭議的沃爾維斯灣(Walvis Bay)被移交給溫得和克(Windhoek)控制,與鄰國的關係保持良好。1994年12月,國民議會大選將SWAPO再次當政,在72個席位中佔據53個席位,並將山姆·努喬馬的任期再延長了五年。主要反對派仍然是民主特恩哈雷聯盟(DTA),儘管它仍然與前南非政權合作受到污名困擾。 [23]
地理環境
地形氣候
國土面積約82.4萬平方公里。納米比亞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約1000~1500公尺,由北向南降低。於中部的奧奇瓦龍戈(Otjiwarongo)以南至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以北為丘陵地帶,全境最佳的農田多集中於此。
東西兩側被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個沙漠包夾:位於西部的納米布沙漠(Namib desert)與東方的卡拉哈里沙漠。使納米比亞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乾旱的國家。
大部分地區氣候屬亞熱帶沙漠氣候乾燥少雨,雖分為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月),但四季的形態上並不同於海洋性氣候。沙漠地區溫差極大(晝夜、夏冬),降雨量及濕度低,但北部地區相對較為溫和;造成差異的主因取決於海拔高度和季節。 夏季為主要的降雨季節,但北部的奧萬博蘭和卡普里維地區雨季較長,而越接近納米布與卡拉哈里沙漠則越乾燥,某些年這些沙漠地區都未有降雨紀錄。[2][3][24][25]
潮濕的沙漠!
綿延1600公里,緊鄰大西洋的納米布沙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納米比沙海(Namib Sand Sea)則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之一。
在內陸溫暖乾燥的風與本格拉寒流(Benguela Current)的交互作用下,寒冷的海水無法大量的蒸發,因此不會形成積雨雲;冷、熱空氣相混和後產生的濃霧,造成許多船隻於此地失事,又有「骷髏海岸」之稱。 霧氣一年四季皆會發生,最遠可達內陸60公里,這水霧為沙漠的動植物提供了可靠的水分來源,納米布特有的百歲蘭即是一例[11][24][26][27]
自然資源
主要有奧蘭治河(Orange River)、庫內納河與奧卡萬戈河(Okavango River)流經。
礦藏豐富,主要有鑽石、鈾、銅、鉛、鋅、金、銀、鎢、鹽、釩、鍺、天然氣等,有「戰略金屬儲備庫」之稱,是非洲幾大非燃料礦物出口國、南半球第二大鉛生產國。 境內的羅辛鈾礦是全球開採量最久的露天鈾礦,產能位列全球第四,是目前產量最高的單一鈾礦。[2][3][28][29]
行政區劃
納米比亞共分14個行政區。[2]
政治
納米比亞國家元首為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每5年舉行一次。政府由總理及內閣組成,總理由總統任命。當年獨立運動主要力量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WAPO),已脫離了其最初之馬克斯主義指導思想,但仍是納米比亞最大政黨。 國會為二院制,分別為國民大會(National Assembly)及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參考文獻
- ↑ 1.0 1.1 納米比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Namibia.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2018年3月 [2019-10-22] (中文).
- ↑ 2.0 2.1 2.2 2.3 2.4 AFRICA NAMIBIA. CIA. 2019-10-02 [2019-10-22] (英語).
- ↑ 3.0 3.1 3.2 納米比亞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9年8月 [2019-10-22] (中文).
- ↑ Namibia. FOTW. 2014-06-21 [2019-11-07] (英語).
- ↑ Namibia - political party flags. FOTW. 2017-11-11 [2019-11-07] (英語).
- ↑ Coat of arms of Namibia. revolvy. [2019-11-07] (英語).
- ↑ Namibian Coat of Arms. FOTW. 2017-11-11 [2019-11-07] (英語).
- ↑ Pre-history.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08] (英語).
- ↑ 9.0 9.1 9.2 Bantu colonisation.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08] (英語).
- ↑ 10.0 10.1 European Colonisation.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語).
- ↑ 11.0 11.1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19-11-07] (英語).
- ↑ 12.0 12.1 Scramble for Africa.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07] (英語).
- ↑ KEN JENNINGS. Namibia's Caprivi Strip Exists Because the Germans Forgot Victoria Falls. cntraveler. 2013-03-04 [2019-11-14] (英語).
- ↑ 卡普里維地帶:殖民時代人為劃界的典型產物. 每日頭條. 2019-10-31 [2019-11-14] (中文).
- ↑ Namibia UNTAG. web.archive.org. [2019-11-07] (英語).
- ↑ The 20th century.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語).
- ↑ 20世紀一場被遺忘的種族滅絕 非關納粹猶太,但兇手仍是德國人. 風傳媒. 2016-12-30 [2019-11-11] (中文).
- ↑ Namibia country profile: moving on from a difficult past. CNN. 2012-10-24 [2019-11-11] (英語).
- ↑ "Das Röcheln der Sterbenden verhallte in der erhabenen Stille". Spiegel Online. 2004-08-13 [2019-11-14] (德語).
- ↑ Wie die Hereros um Wiedergutmachung kämpfen. Spiegel Online. 2008-06-25 [2019-11-14] (德語).
- ↑ The final colonists.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語).
- ↑ Namibia. 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 [2019-11-18] (英語).
- ↑ Independence.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語).
- ↑ 24.0 24.1 Climate.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7] (英語).
- ↑ Geology.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7] (英語).
- ↑ 這個世界上居然有「潮濕」的沙漠,可能嗎?. 每日頭條. [2019-11-17] (中文).
- ↑ 揭秘「骷髏海岸」,行攝納米布沙漠!. 每日頭條. [2019-11-17] (中文).
- ↑ 納米比亞.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年3月 [2019-11-17] (中文).
- ↑ 中核集團 接手世界第四大產能鈾礦. 聯合新聞網. 2019-07-26 [2019-11-1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