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蔣氏故居即蔣中正前後幾輩的故居。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境內,昔日蔣氏家族就於此地生活、工作、娛樂等。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被列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
2017年12月2日,蔣氏故居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2]
中文名稱 | 蔣氏故居 | 門票價格 | 120元 |
外文名稱 | Former Residence of Chiang Kai-shek | 著名景點 | 玉泰鹽鋪、豐鎬房、武嶺門等 |
地理位置 | 中國浙江省寧波奉化區溪口境內 | 屬 性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氣候類型 |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 建議遊玩時長 | 1-3小時 |
占地面積 | 4800平方米 | 所屬國家 | 中國 |
開放時間 | 8:00-17:00 | 所屬城市 |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 |
景點級別 |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適宜遊玩季節 | 四季皆宜 |
傳統習俗
舊時溪口人有傳統習俗,即為祖房立名,且力求古雅。蔣介石父輩三兄弟,其祖房分別名為夏房、商房和周房。蔣父行三,是謂周房。蔣父病故後次年,蔣介石兄弟分家,眾長輩議論,囑其兄弟各立房名。
從上輩「周房」及蔣介石在宗譜中屬「周字輩」(譜名「周泰」),推及西周兩位帝王的都城----豐邑和鎬京,各取第一字定為房名,分給蔣介石的祖房故而名為「豐鎬房」。豐鎬兩字,豐,代表蔣介石一房;鎬,代表其亡弟蔣瑞青一房。瑞青早死,由蔣介石兼祧承襲,故稱豐鎬房。 以前,有人說蔣介石很早就有帝王思想,殊不知,取名豐鎬房時,蔣介石虛齡10歲,不過人們望文生意罷了。
傳統布局
- 蔣氏故居: 建築布局為傳統的前廳後堂,兩廂四堂格局。樓軒相接,廊廡迴環,墨柱赭壁,富麗堂皇。前廳及左右還有三個花園。廳堂廊廡內布滿雕刻彩畫。報本堂有蔣介石親書的「報本尊親是謂道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對聯和「寓理帥氣」匾額。為私祝其子蔣經國40生辰而立。
- 豐鎬房:
鎬(hào)為鎬京,西周的國都。在今[[陝西省]長安之西北。取周文王建豐,周武王建鎬之意。
景點簡介
蔣氏故居系群體建築,它包括豐鎬房、小洋房、玉泰鹽鋪。其中豐鎬房在溪口中街,占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850平方米,大門、素居、報本堂、獨立小樓系原有,為清代建築,其餘都系蔣氏1929年擴建。
小洋房為三間二層樓房,西式,前臨剡溪,後依武山,占地24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310平方米,建於1930年。玉泰鹽鋪位於溪口中街篾匠弄口,乃蔣介石出生之地,前後兩進,前進三間一弄樓房,後進為平房,占地716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清末以來,鹽鋪曾兩次失火,房屋系1946年所建。
蔣介石即出生在這裡,現存建築系1946年所建;小洋房為西式兩層樓房,臨剡溪、倚武山,1930年建,蔣經國留蘇回奉,偕妻方良、子孝文居此。[3]
蔣家私庵
摩訶殿是蔣家的私庵,因蔣氏祖宗摩訶太公是個佛徒,所以這個私庵稱為「摩訶殿」。這裡面供奉着蔣家祖宗。蔣經國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於此,大家看到的吳敬恆所題「先妣毛太君之墓」即是。1931年,由蔣經國母毛福梅出資建造,作為她與蔣家女眷拜佛誦經的佛殿。摩訶太公蔣宗霸是五代後梁時人,篤信佛教,拜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契此為師,常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自稱「摩訶居士」溪口人尊稱他是「摩訶太公」,晚年在寧波東鄉小盤山創辦了彌陀寺,死後葬於寺旁,築有塔墓,蔣介石曾多次前往祭掃。[4]
黃牆青瓦
坐東朝西的摩訶殿,黃牆青瓦,粉壁赭廊,兩廂置樓屋各11間,殿後天井,卵石鋪面,1989年修復。旁古樟3株。大殿內正麵塑着蔣宗霸的立像,兩邊牆上懸掛着摩訶殿史跡及蔣介石祭祖掃墓的照片。東邊的一幢平房內,陳列着毛福梅與蔣氏父子的生活照片。
摩訶殿的東側空地,是毛福梅的墓地。這位蔣經國的生母是奉化岩頭村人,生於1882年,1901年與蔣介石結婚,1910年農曆3月18日生下了蔣經國,1939年12月12日遭遇日本侵華戰機轟炸罹難於豐鎬房後門。1946年冬,在蔣經國操辦下,毛氏正式下葬於此。
文昌閣
文昌閣初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因閣內供奉首奎星,故又名「奎閣」,有「奎閣凌霄」之稱,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 1924年清明,蔣介石回鄉掃墓,見其破敗不堪,出資請他的哥哥蔣介卿召集民工拆除重建,次年完工後建成了一座飛檐翹角的兩層樓閣式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蔣介石把它取名為「樂亭」並作《武嶺樂亭記》來描述其美景。
1927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後每到溪口,常在此小住,成了他們的私人別墅。文昌閣一樓為會客室,二樓是蔣介石、宋美齡的臥室和起居室。
武嶺門
武嶺門是進入溪口鎮的必經之路,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
1929年之前還是個小庵堂,蔣介石的母親篤信佛教,常到這裡念經拜佛。1930年被蔣介石改建為三間兩層的武關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鐫「武嶺」題字,正面為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所寫。 蔣介石親筆手書武嶺門內,只見三里長街與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源,仿佛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武陵」景象。武嶺路三里長街就是蔣氏父子從小生活的故鄉。
小洋房
這座三間兩層的小洋房,建於1930年,由於結構小巧,所用建築材料水泥也稱為「洋灰」,因而得名「小洋房」。1937年4月,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國,蔣介石把他安排在此住讀,一邊補習中文,研讀曾國藩家書、王陽明全集和「國文遺教」等著述,一邊讓他撰寫《旅俄報告》,反省在蘇聯留學時打下的紅色烙印,給兒子「洗腦」。蔣經國在日記里記敘為「涵齋」,略帶調侃地把它比喻為「修練身心、增加涵養的書齋」。蔣經國住讀時,樓上東面是臥室,西面是書房,中間是會客廳。小洋房還住過蔣介石的外籍軍事顧問端納,侍從室主任陳布雷等。小洋房一樓里進有一塊「以血洗血」的石碑,講述了蔣經國母親毛福梅遇難的歷史。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轟炸溪口,毛福梅在豐鎬房後門口不幸被炸塌後牆壓死,蔣經國聞訊後急忙從江西趕來奔喪,悲憤中揮淚寫下了「以血洗血」四個大字,表達誓報殺母之仇的堅定決心。
玉泰鹽鋪
玉泰鹽鋪是蔣介石的出生地。據《蔣氏宗譜》記載,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農曆九月十五日,蔣介石出生於玉泰鹽鋪樓上。
玉泰鹽鋪為蔣介石祖父蔣斯千1871年開設,後由蔣介石父親蔣肇聰繼承。蔣肇聰去世後兄弟分家,鹽鋪歸蔣介石的胞兄蔣介卿經營。1919年,蔣介卿外出謀事,鹽鋪關閉。現有樓房三間,平房三間,以及廚房、廁所等附屬建築。 蔣介石出生後,鹽鋪曾兩次失火,一次遭受白蟻腐蝕。現存建築為蔣介石在1948年改建。大門為石砌框架,門額上書「清廬」二字,大門西側界牆刻着蔣介石題寫的「玉泰鹽鋪原址」六個大字。
美術作品
西安事變後的1937年1月13日張學良將軍被送到溪口軟禁,最先的落腳點也是文昌閣,住了10天後才移送到雪竇山。 1939年12月12日,六架日軍侵華戰機轟炸溪口,文昌閣被夷為平地.以後直至蔣介石離開大陸,始終是一片廢墟。 建國後反映蔣氏故里文昌閣的美術作品眾多,以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畫中華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畫家拇指先生的《蔣氏故里 文昌閣》最為有名。
交通指南
前往蔣氏故居旅遊,可在寧波火車站南廣場乘坐988路到達銀鳳廣場站下車,通過牌門南路步行到達。
視頻
參考文獻
- ↑ 蔣介石子孫的回鄉路:毛澤東下令保護蔣宅,中國新聞網.2009年11月22日
- ↑ 100項「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發布,華夏經緯網,2017-12-22
- ↑ 走進溪口——蔣氏故里,搜狐網,2013-09-15
- ↑ 「鳳凰人」走進蔣氏故居 追憶那一段民國歷史,鳳凰網海南,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