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字寺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4月6日 (二) 14:52 由 LJ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十字寺遺址

圖片來自快懂百科

十字寺遺址該寺廟始建於晉代,最初為佛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內的三盆山上,是一座寺廟遺址。[1]

基本信息

  •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所在:北京市房山區
  • 分類:古遺址
  • 時代:元
  • 編號:6-2
  • 登錄:2006年5月25日

歷史沿革

  • 十字寺遺址唐代貞觀九年(635年),景教傳入中國,這處寺廟也被改為景教寺院,名為崇聖院
  • 會昌五年(845年)時,唐武宗滅佛,景教也一同被廢[2]
  • 遼代應歷年間,崇聖院被重建為一座佛寺。此時的崇聖院內有3間大殿,正中有釋迦牟尼塑像,左側為文殊菩薩,右側為普賢菩薩,兩端則為十八羅漢塑像。大殿東西兩側各有一間配殿,東配殿名為迦藍堂,西配殿名為祖師堂。此外寺廟內還有鐘樓、鼓樓、僧房等建築[3]:255。元代時,該寺廟更名為十字寺,並再度改為景教活動場所。
  • 明清時期,該寺廟再度被改為佛寺,但具體時間不明[2][4]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字寺曾被大規模維修[5][註 1]
  • 中華民國初年,十字寺連同周圍的山林都被寺內僧人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7]
  • 1931年日本學者佐伯好郎發現十字寺時,寺廟內各主要建築尚保存較好[4],尚有一座山門,一間大雄寶殿以及東西兩側的配殿,山門上還有一塊「古剎十字禪林」的石匾[7],地面上除兩塊石碑外還有兩塊景教石刻,上有景教十字和古敘利亞文。
  • 在被佐伯好郎發現後,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隨即將兩塊景教石刻轉移走,並於1936年將兩塊石刻帶到了南京博物館[8]。20世紀50年代末,十字寺剩餘建築被全部拆毀[5],原址僅存殿基柱礎石碑[3]:561

文物概況

  • 十字寺遺址是中國大陸地區僅存的景教寺廟遺址,同時也是北京有據可查的最早的基督教遺址。整體坐北朝南,外圍有20世紀90年代由北京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北京市基督教教務委員會修建的一堵石牆,石牆內的面積大約2000平方米。
  • 在殿門遺址前有2塊石碑,一座為遼代石碑,正上方碑額為「三盆山崇聖院碑記」,碑身高231厘米,寬86厘米,碑文主要記載了寺廟的主要沿革,以及遼代重建崇聖院的事跡;另一座為元代碑文,碑額刻有一個十字,上方文字為「敕賜十字寺碑記」,碑身高197厘米,寬88厘米,碑額高111厘米,寬96厘米,碑文所記載的內容為元代淮王帖木兒不花將該寺廟改為景教寺廟的經過[註 2]
  • 兩塊石碑的左右兩邊共有漢白玉雕刻的2個龜趺石和4個刻有葵花花瓣浮雕的石柱礎
  • 兩塊碑的西南方向有一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座為贔屓型。
  • 原址的院中有一棵銀杏樹,樹齡超過700年。[2][4][9][6][8][11][12]

文物保護

  • 2006年,十字寺遺址直接由北京市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14]
  • 十字寺的維護自21世紀初一直靠房山區文化委員會委託的專職文物協管員來協助維護看管。
  • 2012年十字寺的地基和圍牆因大雨而受到損壞,國家文物局曾下撥了部分資金對十字寺進行搶險保護,在這次保護措施中工作人員在遺址兩側修建了新的排水溝,並安裝了監控設施[13]

注釋

  1. 記載此事的殘碑於1983年被人在遺址上發現,但20世紀90年代時現已不知去向[6]
  2. 由於兩塊碑的碑文當中的時間和署名問題出現多處明顯錯誤,有觀點質疑這兩塊石碑實為明代仿造[9],還有觀點進一步認為這兩塊石碑與遺失的嘉靖十四年殘碑的雕刻時間相同[10]:491

參考文獻

  1. 北京十字寺遺址保護面臨困境,中國文化報,2015/4/28
  2. 2.0 2.1 2.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two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3. 3.0 3.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one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4. 4.0 4.1 4.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three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5. 5.0 5.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seven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6. 6.0 6.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eight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7. 7.0 7.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five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8. 8.0 8.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nine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9. 9.0 9.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four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0.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thirteen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ten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twelve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3. 13.0 13.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six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4.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eleven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北京市房山區志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市房山區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9-09-01: 786. ISBN 7-200-03730-3. 
  2. 郝福才. 「十字寺」的由來. 北京紀事. 2011-03: 108. 
  3. 唐曉峰. 北京房山十字寺的研究及存疑. 世界宗教研究. 2011-03: 118–125. 
  4. 湯更生. 北京房山十字寺遼元碑質疑. 北京圖書館館刊. 1998-01: 61–64. 
  5. 徐苹芳. 北京房山十字寺也里可溫石刻. 中國文化. 1992-07: 184–189. 
  6. 李雪. 北京十字寺遺址保護面臨困境. 中國文化報. 2015-04-27: 8. 
  7. 曹新華. 房山十字寺的變遷. 中國宗教. 2000-03: 42–43. 
  8. 布流. 海內僅存的景教遺址——十字寺. 中國宗教. 1994-11: 47–48. 
  9. 曹新華. 京西房山十字寺遺址. 工會博覽. 2002-10: 78. 
  10. 北京房山十字寺:東土大唐的洋寺廟. 京華傳媒. 2013-07-22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Chinese (China)). 
  11.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國家文物局. 2006-05-18 [2016-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Chinese (China)). 
  12.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北京志·建築卷·建築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04-01: 656. ISBN 7-200-04941-7. 
  13.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 主編;宋惕冰(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5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