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慎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15日 (四) 12:49 由 Catt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约1056~1093年)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宋代药物学家。唐慎微出身世医之家,学习刻苦,举止朴实,具…”)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約1056~1093年)字審元,蜀州晉原(今四川崇慶)人,宋代藥物學家。唐慎微出身世醫之家,學習刻苦,舉止樸實,具有高超的醫術,對經方尤為專長,成為一代名醫。元間(1086~1093年),在成都,行醫多年,亦稱他為華陽人。唐氏醫德高尚,一生熱心於收集流傳於民間的醫藥經驗,因此謝絕為官的邀請,長期在民間行醫。他治病不分貴賤貧富,不避風雨寒暑,有求必應,從不求診金財物報酬,但求效方良藥知識。正是在不斷積累和研究的基礎上,於公元1082年編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32卷,達60餘萬言。唐慎微在醫藥上的最大貢獻是著述藥物學專著《證類本草》,他以《嘉祐本草》和《本草圖經》為基礎,參閱了《新修本草》、《本草拾遺》等專著,總結北宋以前歷代藥物學成就,其內容非常豐富,載藥1558種,新增藥物達476種,如靈砂、桑牛等皆為首次載入。查閱時有按圖索驥之便。在藥物主治等方面,詳加闡述與考證,每藥還附以製法,為後世提供了藥物炮炙資料。該書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唐氏選輯書目達200餘種,除醫藥著作外,還輯錄了「經史外傳」、「佛書道藏」等書中有關醫藥方面的資料。在輯錄古代文獻時,忠實於原貌,以採錄原文為主。對研究六朝、隋唐、五代的藥物和方劑學,對輯佚和整理古典醫籍,提供了寶貴資料。   唐慎微首創了方藥對照的編寫方法,「集書傳所記單方,附於本條之下,殊為詳博」,多被後世本草沿用。全書載古今單方驗方3000餘首,方論1000餘首,為後世保存了豐富的民間方藥經驗。唐氏治學態度嚴謹,其所引資料均標明出處,為了突出《神農本草經》以示正本清源,凡《本經》原文,均刊印以黑底白文,以示區別。《證類本草》自刊印後,曾先後被政府多次增補,作為國家藥典而頒行全國。在我國流傳了500餘年,並傳至朝鮮、日本,足以證明唐氏對我國藥物學所作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