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谷崎潤一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3月21日 (四) 14:30 由 Kongde001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谷崎潤一郎



圖片來源橙新聞
出生 (1886-07-24)1886年7月24日
日本東京日本橋區蠣殻町
(現・東京都中央區
逝世 1965年7月30日(1965-07-30)(79歲)
日本神奈川県湯河原町
墓地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法然院
國籍 日本
母校 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科中退
職業 小說家
活躍時期 1910–1965
知名作品刺青』(1910年)
痴人之愛』(1925年)
(まんじ)』(1928年)
春琴抄』(1933年)
陰翳禮讚』(1933年、隨筆)
細雪』(1948年)
』(1956年)
瘋癲老人日記』(1962年)
獎項 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每日出版文化賞(1947年)
朝日文化賞(1949年)
文化勳章(1949年)
每日藝術賞(1963年)


谷崎潤一郎日語谷崎 潤一郎,1886年7月24日-1965年7月30日),為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春琴抄》、《細雪》,被日本文學界推崇為經典的唯美派大師。

谷崎曾於1958年、1960年至1964年間被六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2],特別是在1960年與1964年進入了最終候選5人名單[3][2]。在生前最後一年,他當選為日本人首位美國文理科學院名譽院士。

生平

谷崎潤一郎1886年7月24日生於東京一米商家庭。他幼時家生活富裕,後來他父親的生意失敗,家道中落,念中學時曾教過家館。

1905年,在親友的資助下,入第一高等學校,1908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系 ,接觸希臘、印度和德國的唯心主義、悲觀主義哲學,形成虛無的享樂人生觀。他在讀到三年級時因為拖欠學費而退學,從而開始了其創作生涯,文學上受到波德賴爾愛倫•坡王爾德的影響。

1910年輟學,與劇作家小山內薰、詩人島崎藤村一同發起創辦了《新思潮》雜誌,並發表唯美主義的短篇小說《刺青》、《麒麟》。這兩篇小說因構思新穎、文筆流暢而受到日本唯美主義鼻祖永井荷風的青睞,永井發表專論讚賞他為日本文壇開拓了一個不曾有人涉足的領域,給予高度評價,穀崎從此正式登上日本文壇。

1916年與石川千代結婚,隔年生下長女谷崎鮎子。谷崎的漢學造詣很深,曾在秋香塾攻讀漢文,十幾歲時即能賦漢詩。

1918年 ,他隻身到中國東北、北京、天津、漢口、九江及江浙等地遊歷,返國後寫《蘇州紀行》、《秦淮之夜》、《西湖之月》等。回到日本之後擔任了一陣子的中日文化交流顧問。

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穀崎把全家由東京遷到京都,定居下來。京阪一帶秀美的自然景色、純樸的風土人情、濃郁的古文化氛圍再次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因此,關西的風土人情成為他後半生寫作的背景,代表作是戰爭期間為迴避對法西斯的支持而寫的長篇小說《細雪》(1942~1948)。日本戰敗後不久,三卷本《細雪》全部問世,受到各國文壇好評。

1926年年初,他又再度拜訪中國,在上海與郭沫若、田漢、歐陽予倩等人結識,回國後寫《上海交遊記》。

1934年到1941年之間,先後用了八年的時間從事《源氏物語》的今譯工作。他的《源氏物語》口語譯本(1934~1941)文筆明麗酣暢。1949年,63歲時他因此獲得了日本文化勳章。

1952年,穀崎潤一郎高血壓已相當嚴重,隨後到熱海靜養。1958年,有中風現象,右手麻痹,此後的作品都用口述的方式寫作,1960年代,他由美國作家賽珍珠推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是日本在早期少數幾位獲得此大獎提名的作家之一。當時谷崎潤一郎已年老病重。

1965年時因腎病去世。葬於京都法然院附近的公共墓園,其墓地立有兩塊青石分別刻上「空」、「寂」二字。

作品

  • 刺青》(1910年)──短篇小說
  • 《麒麟》(1910年)-短篇小說
  • 《惡魔》(1912年)-短篇小說
  • 《鬼面》(1916年)-長篇小說
  • 《小小王國》(1918年)-短篇小說
  • 春琴抄》(1933年)-短篇小說
  • 《痴人之愛》(1925年) -長篇小說
  • 《卍字》(1928年)
  • 《武州公秘錄》(1932年)
  • 細雪》(1948年)-長篇小說
  • 《少將滋幹之母》(1950年)
  • 鑰匙》(1956年)
  • 《瘋癲老人日記》(1962年)
  • 《禦國與五平》(1922年)——獨幕劇
  • 陰翳禮贊》——評論集
  • 源氏物語》——口語譯本(1934年~1941年)

CD

  • 谷崎潤一郎「少年」朗讀:朴璐美(保存日本聲音)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