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欽明天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13日 (五) 13:44 由 Zardweeb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連結欽明天皇
原圖鏈接欽明天皇:亦名天國排開廣庭天皇繼體天皇之子。

欽明天皇(日語:きんめいてんのう,509年-571年5月24日),亦名天國排開廣庭天皇繼體天皇之子[1]

即位後第十三年(公元552年),從百濟國傳來了佛像和佛教經文[2]

原圖鏈接欽明天皇陵

人物生平

原圖鏈接欽明天皇陵

幼年即位

欽明天皇的父親繼體天皇是大和朝廷的旁系出身,立了大和朝廷的直系出身手白香皇女為皇后[3]

儘管繼體天皇有很多的兒子,但是嫡子仍然是與手白香皇女所生的欽明天皇。欽明天皇的兩位庶兄宣化天皇安閒天皇也都娶了手白香皇女的姐妹為皇后。[4]

宣化天皇去世時,天國排開廣庭尊(欽明天皇)說:「我年幼識淺,未通政事。安閒皇后(春日山田皇女)理應即位。」春日山田皇女謝絕:「妾蒙先皇恩寵,朝廷政事我一介婦女怎可干預?天國排開廣庭尊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食以待士。加上自幼起便聰穎,性格寬和。請諸位大臣早點擁立天國排開廣庭尊登位,以光臨天下。」於是仍然年輕的欽明天皇在公元539年(宣化天皇4年)即位。倭國誕生了繼承有旁系的繼體天皇和直系的手白香皇女雙方血統的天皇。[5]

勢力壯大

欽明天皇以大伴金村物部尾輿為大連、蘇我稻目為大臣,不久後的公元540年(欽明天皇元年),大伴金村失勢。由此,日本政壇出現了物部氏與蘇我氏的二極體制。[6]

公元541年(欽明天皇2年),欽明天皇納了蘇我稻目的兩個女兒蘇我堅鹽媛蘇我小姊君為妃。在敏達天皇死後,欽明天皇與蘇我氏之女所生的用明天皇崇崚天皇推古天皇等三兄妹,拋開了母親是顯赫皇族的侄子押坂彥人大兄皇子(敏達天皇之子),共坐了約40年的大王(天皇)位,構築了蘇我氏的全盛期。(當時除了父子相繼制之外,日本的王位繼承也常採用兄終弟及制。)[7]

丟失任那

百濟的聖明王在位的公元541年(欽明天皇2年),打起「復興任那」的旗號,與倭國達到協議,大和朝廷向百濟派出援軍,但是戰況對百濟、倭國聯軍不利。公元552年(欽明天皇17年)放棄了平壤漢城;公元554年(欽明天皇15年)與新羅的戰爭中,聖明王戰死,新羅軍軍勢大振;公元562年(欽明天皇23年),倭國對新羅的討伐軍到達任那地區,卻中伏,戰況不利,不得不退兵。同年高句麗也派軍參與了任那地區的爭奪。最終,在公元562年(欽明天皇27年)任那被新羅所滅。[8]

在《日本書紀》中還記載了任那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由十國組成的連合體。

欽明朝時期,大和朝廷喪失了在任那的影響力,新羅兼併了任那,百濟被削弱,被新羅日漸蠶食。

據說欽明天皇在臨終前夢見了復興任那才去世。長子箭田珠勝大兄皇子已經在公元552年(欽明天皇17年)就先於其父去世了,554年(欽明天皇19年)被立為太子的渟中倉太珠敷皇子(敏達天皇)即位。[9]

佛教傳播

公元552年(欽明天皇13年),從百濟傳來了佛像和佛教經文。這個事件在日本歷史中,被稱為「佛教公傳」,指佛教作為當時倭國和百濟之間外交的一部分,而傳入日本,得到倭國王室的承認。在佛教公傳之前,就有很多從亞洲大陸遷移到日本的渡來人在私下裡信仰佛教,是佛法的第一次傳入日本。關於佛教的傳入,另一種說法據《上宮聖德法王帝說》(志癸島天皇御世戊午年十月十二日)和《元興寺伽藍緣起》(天國案春岐廣庭天皇七年歲戊午十二月)記載,是在公元538年(宣化天皇3年)。

佛像和佛教經文由百濟傳入後,在廢佛派的物部氏和崇佛派的蘇我氏之間,產生了對立。物部氏燒毀佛寺,丟棄佛像。由此,物部氏與蘇我氏之間的鬥爭開始。

和風諡號

欽明天皇的和風諡號有4個,分別是:天國押波流岐廣庭天皇《古事記》;天國排開廣庭天皇《日本書紀》;阿米久爾意斯波留支比里爾波乃彌己等《天壽國繡帳》;天國案春岐廣庭天皇《元興寺伽藍緣起》。

親屬成員

父:繼體天皇

母:手白香皇女(雄略天皇之孫女、仁賢天皇之女)

皇后及侄女:石姬皇女(宣化天皇之女)

妃:蘇我堅鹽媛蘇我稻目之女)

妃:蘇我小姉君(蘇我稻目之女)

子:敏達天皇(渟中倉太珠敷尊,第2子,石姬皇女之子)

子:用明天皇(大兄皇子,第4子,蘇我堅鹽媛之子)

子:崇峻天皇(泊瀨部皇子,第12子,蘇我小姉君之子)

女:推古天皇(額田部皇女,蘇我堅鹽媛之女)

孫:廄戶皇子(聖德太子用明天皇之子)

孫:押坂彥人大兄皇子(敏達天皇之子)

曾孫:舒明天皇(押坂彥人大兄皇子之子)

曾孫:茅渟王(押坂彥人大兄皇子之子)

相關爭議

如前所述,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載,欽明天皇是在庶兄宣化天皇去世後才即位,但是《日本書紀》同一書中,紀年卻有幾處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歷史學界為解決這個問題產生幾種不同的爭議。

首先,平子鐸嶺主張繼體天皇的卒年是《古事記》所記載的公元527年(繼體天皇21年);之後,安閒天皇宣化天皇各在位兩年;在《日本書紀》記載的繼體天皇的卒年的公元531年(繼體天皇25年),欽明天皇即位。與此相對的,喜田貞吉同意欽明天皇的即位年是公元531年(繼體天皇25年),但是主張欽明天皇的反對勢力在3年後的公元534年(安閒天皇3年)擁立了安閒天皇,1年後安閒天皇去世,欽明天皇的反對勢力繼續擁立宣化天皇,欽明朝與安閒、宣化朝是同時並立的,在宣化天皇去世後,兩朝並立的狀態解除。林屋辰三郎大體同意喜田說,但是主張繼體天皇是因暗殺而死。

還有,水野祐白崎昭一郎同意繼體天皇卒年的平子說。但是,水野祐主張繼體天皇死後,由安閒天皇在位8年,公元535年(安閒天皇4年)欽明天皇即位,宣化天皇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白崎昭一郎則主張安閒天皇在位4年後,有4年時間是宣化與欽明兩朝並立的狀態。

與此相對的,黑岩重吾根據在《日本書紀》中繼體天皇25年所引用的《百濟本記》記載的「百濟本記為文,其文云:大歲辛亥三月,軍行至於安羅,營乞乇城。是月,高麗弒其王安。又聞,日本天皇及太子、皇子倶崩薨,由此而言,辛亥之歲,當廿五年矣」。(意為日本天皇及太子、皇子同時去世。)主張實際上並沒有即位的安閒、宣化被暗殺或是軟禁。大伴金村的失勢,並不是因為受賄而割讓任那4縣被彈劾,而是因為擁立安閒、宣化等欽明天皇的庶兄而在皇位繼承的政治鬥爭中失敗而造成的。

異說

韓國的語言學家姜吉雲主張:金官伽倻第10代國王仇衡王(生卒年不詳,在位:公元521年- 532年)遷移到倭國後,作為志歸島大王(欽明天皇)即位。

在日本也有德語文學研究者兼古代史愛好者鈴木武樹持同樣的觀點。

相關影片

歴代天皇ゆっくり解説 第二十九回 欽明天皇

日本天皇

第一系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綏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寧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靈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開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成務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應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寧天皇 ( 480-484) ▪ 顯宗天皇 ( 485-487) ▪ 仁賢天皇 ( 488-498)

武烈天皇 ( 498-507) ▪ 繼體天皇 ( 507-531) ▪ 安閒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欽明天皇 ( 539-571) ▪ 敏達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極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齊明天皇 ( 655-661)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統天皇 ( 686-697)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聖武天皇 ( 724-749)

孝謙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稱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陽成天皇 ( 876-884)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圓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一條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三條天皇 ( 1011-1016) ▪ 後一條天皇 ( 1016-1036) ▪ 後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後冷泉天皇 ( 1045-1068)

後三條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鳥羽天皇 ( 1107-1123)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衛天皇 ( 1141-1155) ▪ 後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條天皇 ( 1158-1165)

六條天皇 ( 1165-1168) ▪ 高倉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後鳥羽天皇 ( 1183-1198)

土御門天皇 ( 1198-1210) ▪順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後堀河天皇 ( 1221-1232)

四條天皇 ( 1232-1242) ▪ 後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後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龜山天皇 ( 1259-1274)

後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見天皇 ( 1287-1298) ▪ 後伏見天皇 ( 1298-1301) ▪ 後二條天皇 ( 1301-1308)

花園天皇 ( 1308-1318) ▪ 後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後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長慶天皇 ( 1368-1383)

後龜山天皇 ( 1383-1392) ▪ 光嚴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後光嚴天皇 ( 1352-1371) ▪ 後圓融天皇 ( 1371-1382) ▪ 後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稱光天皇 ( 1412-1428) ▪ 後花園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門天皇 ( 1464-1500) ▪ 後柏原天皇 ( 1500-1526)

後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親町天皇 ( 1557-1586) ▪ 後陽成天皇 ( 1586-1611) ▪ 後水尾天皇 ( 1611-1629)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後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後西天皇 ( 1654-1663) ▪ 靈元天皇 ( 1663-1687)

東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門天皇 ( 1709-1735) ▪ 櫻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園天皇 ( 1747-1762)

後櫻町天皇 ( 1762-1770) ▪ 後桃園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明仁天皇 ( 1989-2019) • 德仁天皇(2019--)

參考文獻

  1. 《宋史·列傳·卷二百五十》:「次天國排開廣庭天皇,亦名欽明天皇,即位十三年,壬申歲始傳佛法於百濟國,當此土梁承聖元年。」
  2. 日本書紀:卷十八安閒紀、宣化紀 .古事記~往古之追慕~[引用日期2012-08-22]
  3. 上宮聖德法王帝說 .古代史獺祭[引用日期2012-08-22]
  4. 元興寺伽藍緣起並流記資財帳 .古代史獺祭[引用日期2012-08-22]
  5. 喜田貞吉、小林行雄.喜田貞吉著作集: 第2卷古墳墓年代の研究.日本:平凡社,1979年
  6. 大平聡.日本歴史大事典1:継體欽明朝の內亂.日本:小學館,2000年
  7. 林屋辰三郎.古代國家の解體.日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5年
  8. 白崎昭一郎.継體天皇の研究.日本:福井県郷土志懇談會,1972年
  9. 鈴木武樹 .古代史の魅惑と危險 .日本 :亞紀書房 ,1977年 :17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