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伏見天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23日 (一) 22:08 由 Bubbl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日本人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後伏見天皇: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3代天皇(在位:永仁6年七月二十二日1298年8月30日)- 正安3年一月二十一日1301年3月2日))。諱胤仁

後伏見天皇(日語:後伏見天皇ごふしみてんのう Go-fushimi Tennō1288年4月5日- 1336年5月17日弘安11年三月初三 - 延元元年/建武3年四月初六),男,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3代天皇(在位:永仁6年七月二十二日1298年8月30日)- 正安3年一月二十一日1301年3月2日))。諱胤仁(日語:胤仁たねひと Tanehito)。

後伏見天皇是伏見天皇的長子,即位後立後宇多上皇的皇子邦治親王為太子。

大覺寺派為了早日讓自己系統的皇嗣繼位,便對幕府展開公關攻勢。幕府再次施加影響,後伏見天皇在位不到3年,即行讓位給太子,為後二條天皇

原圖鏈接兩統迭立示意圖

後來,後伏見上皇弟弟花園天皇在位時,他又主持過一段時間的院政。[1]

正安年號介紹

正安(1299年四月二十五日至130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伏見天皇與後二條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久明親王,執權為北條貞時北條師時

改元

永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1299年5月25日)改元正安

正安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302年12月10日)改元乾元[2]

出處

孔子家語

紀年、西曆、干支對照表

正安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儒略曆日期 1299年 1300年 1301年 1302年

干支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

大德(1297年二月—1307年十二月):元—元成宗鐵穆爾之年號

興隆(1293年—1314年):陳朝—陳英宗陳烇年號

天皇的退位與奪權:日本南北朝時代何以開啟?

在皇位交接的過程中,後宇多上皇一方與花園天皇、後伏見上皇一方做了屢次談判,也基本上達成了約定,即在尊治、邦省親王繼位之後,儘早將皇位傳給後伏見上皇的兒子量仁天皇

皇統的分裂:輪番做天皇

在平安時代後期的日本,天皇退位之後成為上皇,或稱為「院」,這位「院」又有一個稱號叫「治天之君」,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皇家的大家長,也是國家的領導者。鎌倉時代後期的後嵯峨天皇以後,他的兩個兒子後深草天皇龜山天皇相繼執政,於是皇統也就發生分裂,後深草天皇一支為持明院統,龜山天皇一支為大覺寺統。前者以其住所而得名,後者以龜山天皇的兒子,後宇多天皇所創建的大覺寺而得名。兩支皇統一度交替繼承皇位,因而可能同一時期有好幾位「院」,但只有其中一位是真正的「治天之君」,即真正的掌權者。

文保元年(1317年),天皇是持明院統的花園天皇,他的父親伏見上皇健在,但實際上的「治天之君」是花園天皇的哥哥,已經退位的後伏見上皇。與此同時,還有一位來自另一支皇統大覺寺統的後宇多上皇健在。這位後宇多上皇在愛子後二條天皇早逝之後,仍然一直窺伺着「治天之君」的位置,並想把自己的兒孫送上皇位。

這一年年初,花園天皇已經在皇位上待了十年了。或許對中國的君主而言,十年並不算長,也未必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可是對於已經習慣兩皇統交替掌權的「在野黨」後宇多上皇而言,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想把花園天皇從皇位上拉下來。這位後宇多上皇當時已經出家,並受了密教的傳法灌頂,是一名合格的密教修行僧(因而稱呼其為後宇多法皇更為貼切)。但是他對政治權力的渴望並沒有因入了佛門而改變——此前的諸位上皇們也大多如此。

後宇多上皇的願望是讓他的愛子後二條天皇年幼的孩子,即邦省親王繼承皇位。但是邦省親王過於年幼,又體弱多病,因此折中的方案是把後二條天皇的弟弟尊治親王推上皇位,做一個過渡,再把皇位傳給邦省親王。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過渡者」總不會只安於做一個過渡者。

1317年的四月七日,鎌倉幕府的使節上京,來到朝廷重臣西園寺實兼的家中。西園寺實兼世襲了關東申次,這是一個要職,扮演着溝通鎌倉幕府與朝廷的角色。幕府使節拜訪西園寺實兼的消息沒多久就傳到了花園天皇那裡,他得知,鎌倉幕府或許是在和西園寺實兼以及後宇多上皇商量着退位和擁立新皇的事情。雖說皇位的轉移,說到底是天皇家的家事,但是鎌倉時代中期以後,在皇位繼承上幕府有着巨大的發言權。基本上天皇家所決定的人選,若不得到幕府的同意,那是通不過的。因此後宇多上皇很早就與鎌倉幕府拉好了關係。

後宇多上皇一方的方案是先把皇位交給尊治親王,然後邦省親王即位,最後再看時機把皇位傳給後伏見天皇的兒子量仁親王(也就是花園天皇的侄子)。這一方案迅速遭到了持明院統(伏見上皇、後伏見上皇、花園天皇)一方的反對。最後無果而終,幕府的使節僅僅待了一個多月就回了鎌倉,事情算是擱置了。

然而事情最終又起了變化。最直接的變化就是持明院統一方的支柱,花園天皇與後伏見上皇的父親,53歲的伏見天皇在九月三日突然撒手人寰。於是後宇多上皇當即抓住了這一機會,第二年初,他就給花園天皇施加壓力。這時花園天皇22歲,哥哥後伏見上皇31歲,而後宇多上皇52歲,在政治經驗和閱歷方面,花園天皇哥倆完全不是後宇多上皇的對手。後宇多上皇在伏見上皇死後就恢復了與鎌倉幕府的秘密交涉,再一次向鎌倉幕府派出使節,確保幕府方面的支持。使節在文保二年(1319年)的二月十二日返回京都,帶來了順利的消息。

二月十五日,後宇多上皇開始着手準備即位各項禮儀。二十日,鎌倉幕府駐京辦「六波羅」的使者去了西園寺實兼的宅邸,再次傳達幕府方面的意見。這一事件中,西園寺實兼這位與幕府關係密切的重臣自始至終都堅持站在後宇多上皇一邊,鎌倉幕府更是如此,在各方勢力的支持下,後宇多上皇處於完全有利的位置。

二十一日以後,後宇多上皇與諸多重臣,以及東宮儲君尊治親王商談。之後,後宇多上皇連自己執政的房子都選好了,他甚至心急地想在尊治親王即位的同一天就把愛孫邦省親王立為儲君。到了二月二十六日,事情如期進展,花園天皇退位,尊治親王正式即位。皇位交替十分順利,這位尊治親王,就是後來的後醍醐天皇。而後宇多上皇也再一次坐上了「治天之君」的位置,因為他兩個兒子都當了天皇,所以他也兩次以上皇的身份作為「治天之君」執政。這在日本歷史上是少有的事情。

在皇位交接的過程中,後宇多上皇一方與花園天皇、後伏見上皇一方做了屢次談判,也基本上達成了約定,即在尊治、邦省親王繼位之後,儘早將皇位傳給後伏見上皇的兒子量仁天皇。兩支皇統依舊和平共處,交替執政,這一約定也得到了鎌倉幕府的認可。

兩年之後,自覺年事已高的後宇多上皇主動交出了權力,讓後醍醐天皇(尊治)親政。三年後這位兩度執政的後宇多上皇離開了人世。作為「過渡者」的後醍醐天皇在父親死後越發感到不安,當時的儲君邦省親王與另一旁在野的花園上皇、量仁親王也時時刻刻覬覦着皇位。這為皇權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

正中三年(1326年),自幼體弱多病的東宮儲君邦省親王去世。在幕府的裁定之下,後伏見上皇的兒子量仁親王按照先前的計劃坐上了東宮的位置。後伏見上皇為了博得幕府的支持可謂費盡苦心——他急忙向鎌倉派遣使者的事情,被世人譏笑為「賽馬」。這樣下去,可能沒過多久後醍醐天皇這位「過渡者」就會被趕下皇位。但這位已經38歲,對政治正處於迷戀之中的天皇當然不會輕易妥協。

再之後的事情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事件了。後醍醐天皇最終選擇了打倒鎌倉幕府,然而並未成功。事情敗露之後,後醍醐天皇被幕府抓捕、流放。此事被幕府稱為「主上御謀反」——「天皇造反了」。這可是轟動全國的大新聞。後醍醐天皇被鎌倉幕府廢位,量仁親王如願被推上皇位,就是後來的光嚴天皇。但是沒過多久,全國的反幕浪潮就一個接着一個地爆發了。

幕府一方的足利高氏(後來的室町幕府創建者)倒戈,攻陷了幕府在京都的據點六波羅,而幕府的總部鎌倉,也被叛軍攻克。於是,持續了一百多年的鎌倉幕府宣告滅亡,鎌倉時代正式結束。那位被鎌倉幕府扶上台的光嚴天皇,位子還沒有坐多久,就被迫退位,成為上皇,而且沒有「治天」之權。後醍醐天皇如願重返京都,實施親政。

之後的歷史如疾風驟雨一般。後醍醐天皇短暫的「新政」之後,足利高氏(尊氏)舉起反旗,於是後醍醐天皇不得已逃出京都,後來在奈良南面的吉野山落腳。此後經過兩方勢力的多次拉鋸戰,足利尊氏一方占據了京都,並把那位已經下野的光嚴上皇又拉了出來,請他做了「治天之君」,同時把他弟弟請出來做了天皇。於是,光嚴上皇與逃到吉野的後醍醐天皇分土而治,在歷史上分別被稱作「北朝」和「南朝」,雙方開啟了長時間對峙和戰亂的「南北朝時代」。

日本天皇

第一系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綏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寧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靈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開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成務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應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寧天皇 ( 480-484) ▪ 顯宗天皇 ( 485-487) ▪ 仁賢天皇 ( 488-498)

武烈天皇 ( 498-507) ▪ 繼體天皇 ( 507-531) ▪ 安閒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欽明天皇 ( 539-571) ▪ 敏達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極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齊明天皇 ( 655-661)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統天皇 ( 686-697)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聖武天皇 ( 724-749)

孝謙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稱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陽成天皇 ( 876-884)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圓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一條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三條天皇 ( 1011-1016) ▪ 後一條天皇 ( 1016-1036) ▪ 後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後冷泉天皇 ( 1045-1068)

後三條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鳥羽天皇 ( 1107-1123)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衛天皇 ( 1141-1155) ▪ 後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條天皇 ( 1158-1165)

六條天皇 ( 1165-1168) ▪ 高倉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後鳥羽天皇 ( 1183-1198)

土御門天皇 ( 1198-1210) ▪順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後堀河天皇 ( 1221-1232)

四條天皇 ( 1232-1242) ▪ 後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後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龜山天皇 ( 1259-1274)

後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見天皇 ( 1287-1298) ▪ 後伏見天皇 ( 1298-1301) ▪ 後二條天皇 ( 1301-1308)

花園天皇 ( 1308-1318) ▪ 後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後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長慶天皇 ( 1368-1383)

後龜山天皇 ( 1383-1392) ▪ 光嚴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後光嚴天皇 ( 1352-1371) ▪ 後圓融天皇 ( 1371-1382) ▪ 後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稱光天皇 ( 1412-1428) ▪ 後花園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門天皇 ( 1464-1500) ▪ 後柏原天皇 ( 1500-1526)

後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親町天皇 ( 1557-1586) ▪ 後陽成天皇 ( 1586-1611) ▪ 後水尾天皇 ( 1611-1629)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後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後西天皇 ( 1654-1663) ▪ 靈元天皇 ( 1663-1687)

東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門天皇 ( 1709-1735) ▪ 櫻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園天皇 ( 1747-1762)

後櫻町天皇 ( 1762-1770) ▪ 後桃園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參考文獻

  1. 松橋達良,《元號はやわかり—東亜歷代建元考》,砂書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2. 李崇智,《歷代年號考》,中華書局,2001年1月ISBN 71010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