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衍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5:52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葉衍蘭(1823年-1897年),中國清代官員、書畫家、詞人,為清代詞壇「粵東三家」之一,人稱「南詞正宗」。字南雪,號蘭台,廣東番禺人。先世浙江餘姚人,曾祖葉謙亨始定居廣東。父葉英華,好詩詞。咸豐二年(1852)舉人,咸豐六年(1856)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歷官戶部江西司主事、貴州司員外郎、雲南司郎中,官至軍機章京,直極垣二十餘年。二十餘年後,請疾歸里,主講越華書院。

人物生平

葉衍蘭(1823~1899),字南雪,號蘭台,又號秋夢主人。廣州番禺人。父親葉英華,喜歡詩詞,有《斜月杏花屋詩鈔》、《花影吹竹詞鈔》等。葉衍蘭自幼受家訓,愛詩詞,曾向張維屏學詩。

葉衍蘭少年時代就讀于越華講舍。道光十六年()夏天,講舍的池蓮盛1836開,還有並蒂之花。一天,有一隻鴛鴦飛來池畔,終日不去,這引起他的遐想,於是提筆寫了《鴛鴦十二首》。其中一首寫道:"文采翩翩絕世才,棲身池館亦蒿萊。湖邊翡翠傷心侶,江上

芙蓉薄命胎。雲水為家雙宿慣,穠華被服五銖裁。生涯畢竟煙波好,不羨鯨魚跋浪開。"這12首《鴛鴦》詩,大得同時代詩人文士的熱情讚賞,廣州各詩社紛紛傳誦。從此,葉衍蘭便成為全城注目的青年詩人。

咸豐二年(1852),葉衍蘭中舉,四年後成為進士,被選入翰林院庶吉士。後授戶部主事,供職20餘年。由於居官京華,當時的文人學者又多薈集京城,他的社會接觸面廣泛;再加上他擅長丹青,愛好繪畫藝術,繪有《清代學者像傳》。《清代學者像傳》分4冊,第一冊繪屈大均、顧炎武等42人;第二冊繪杭世駿、顧貞歡等41人;第三冊繪阮元、伊秉綬等45人;第四冊繪黎簡、宋湘等43人。葉衍蘭在其《清代學者像傳》序中說:"於同(治)光(緒)之際,宦遊北京……費三十年之力,成像一百七十人。"

光緒十年(1884),葉衍蘭出版了《秋夢庵詩鈔》。他在《序》中說,晚清政治腐敗,民生凋敝,而自己的詩作卻是酒閣燈畔,倚醉揮毫,憂愁幽思,大都側艷之詞,這與人民生活是格格不入的。但他又說:"今年已垂暮,學道未能,不復作少年綺語。然春蠶未死,尚有餘絲。"

葉衍蘭還有《秦淮八艷圖》,詠的是:曾自毀容顏以拒絕奸臣阮大鋮之歡的李香君;曾勸錢牧齋拒清自盡以明志的柳如是;晚年出家脫離吳三桂的陳圓圓;另有《三生傳》的馬湘蘭;有助夫冒辟疆完成許多作品的董小宛;有明末詩畫家,值清兵南下,改女道士裝的玉京道人。葉衍蘭能排除封建道學之見,為這些青樓女子吟詠。他畫蘭著名,有集存世。

葉衍蘭為官清正,後因不順從權貴,被解除官職而南歸。《將出都門感賦》中,有"頻年學士畫胡蘆,贏得霜華鬢影疏"句,表示有了覺醒;而"不分蛾眉謠諑甚,何如歸去結吾廬",則表示了難忍造謠毀謗,寧可辭官不仕而回家的決心。據邑人汪兆鏞《嶺南畫征略》記載,葉衍蘭離京歸里時,除攜帶數竹箱書畫,再無他物。葉衍蘭辭官歸廣州後,出版《舊雨聯吟》集。他主講于越華書院,培養人才潘飛聲、冒廣生等,都有成就。

光緒二十一年,年逾古稀的葉衍蘭得知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滿腔義憤,寫下了他一生中最優秀的作品《菩薩蠻》10首。詞章完整地寫出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全過程,鞭撻了清廷腐敗無能,慈禧醉生夢死,招致海戰敗局,寫來字字痛切,為一代詞史。

光緒二十五年,葉衍蘭病逝於廣州。

劇情簡介

在香港這商業社會,物質掛帥,職場打拚的「上班族」,被逼追趕潮流,換手機、換手袋、換車換樓、換身份、換朋友,棄捨天天有!舊物是罪,「過時」是現今的「莫須有」!「上班族」每天營營役役,爭取競逐,所求無非置業安居,一生無憂!然而追逐過程中,親情無奈被冷待,愛情被逼捨棄,是否本末倒置?所謂「家」,除了一個實在的安身之所,最重要的組成部份是彼此互愛的家人!倘若璀璨水晶燈下是一遍蒼涼,「家」還有什麼意義?是時候回歸根本,將爭逐名利歲月中被遺忘的「愛」撿拾起來,再將「愛」帶回家。

家逢巨變 弟承兄責

退休高級懲教主任馬虎,與妻育有三子,長子馬健年青有為,備受上司賞識,並成家立室,一家四口生活無憂;馬強雖讀書不成,但學得多門手藝,寢食無憂;而馬壯考入大學,前途無限。馬虎正為三子成才,老懷大慰,卻家逢巨變,馬健突然遇交通意外身亡,長媳不堪打擊不辭而別,遺下一對小孤雛子仁與子妮,幸得馬強弟承兄責,在女友勞麗嫦支持下,提早結婚,攜手搭建新家,讓一對小兄妹重拾父母之愛。馬壯打從心底拜服勇於承擔的二哥。

昔日「大sir」 虎威不再

馬虎退休後,因馬強、馬壯相繼遷出,相依為命的老伴亦在年前病故,獨居生活樂得清靜。馬虎作為紀律部隊一員,殺人犯前無懼半分,氣勢懾人,不怒而威,享有「大sir」稱號,備受街坊敬重。無奈猛虎難敵歲月洗禮,虎威不再,老人家的小毛病無聲襲來。馬虎未雨綢繆,欲將舊居放售,遷入老人院安老。誰知惹來馬強、馬壯美麗的誤會,以為老父臨老入花叢。真相大白後,兄弟二人驚覺眼前猛虎不知何時虎鬚已白,只是一個孤寂老人。

告別逍遙 重返監牢

兄弟二人商議下,決定由馬壯接老父返家同住,方便看顧。馬虎心知兩子孝順,未加拒絕,惟獨居多年又「大屋搬細屋」,自有一段適應時間。同樣地,馬壯與姑姐馬柔同住多年,但馬柔長居外地,半年回港一次,馬壯變相過着逍遙獨居生活,日常飲食,均在隔鄰馬強家解決,今日再與老父同住,無異於「重返監牢」,作繭自縛,內心不無掙扎!皆因昔日馬虎將看守監犯的一套規範套用在家中,三兄弟自小規行矩步,作息飲食定時。馬壯幾經辛苦,捱過廿年恍如牢獄的生涯,如今卻打回原形;加上馬柔回歸,一屋三人,馬壯萬分不情願地告別自由!

兩馬相爭 賢媳調停

三子之中,馬虎對馬壯管教特嚴,只因心知馬壯是三兄弟中最聰明機靈的一個,擔心聰明反比聰明誤。馬壯大學畢業後,投身警界,前途一片光明,卻突然辭職不干,對當中原委諱莫如深,馬虎等亦未有多問。馬壯繼而轉職法律界,當起俗稱「師爺」的法律行政人員。至此,馬虎眼見馬壯遊走法律灰色地帶,不予苟同,兩父子同一屋檐下,爭拗日多,關係時好時壞。馬壯一方面要應付馬虎的好言相勸,另方面又要面對新同事-事務律師尹德如的挑戰,公私兩忙。

父子倆相見好,同住難,常要出動麗嫦這個賢媳調停,舒緩緊張氣氛。皆因馬虎敬重麗嫦當日花樣年華委身下嫁馬強,撫養一對沒有血緣子女,更悉心照料患病家姑多年,無怨無悔,因此在麗嫦面前,虎威難展。

茶杯風波 親情無敵

馬家三代同堂,隨着不同的生活體驗,抱持迥異的價值觀,矛盾衝突在所難免。然而再多的不滿,再深的嫌隙,都只是茶杯里的風波。只要一家人愛得夠深,包容體諒並非難事。職場打拚縱使風高浪急,回到安樂窩,一家人圍坐細味粗茶淡飯,互相傾訴、互相打氣……小家庭的溫馨日子過得平凡,但窩心![1]

愛·回家劇

外部連結

  • 劇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