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桂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9:40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何桂藍

圖片來自thestandnews

何桂藍英語:Gwyneth Ho Kwai-lam,1990年8月24日),綽號「立場姐姐」,香港民主派政治家、前記者,曾任職於立場新聞。因2019年在反送中運動直播採訪中的獨特風格及於直播元朗襲擊事件時被襲擊而聞名。

早年

1990年8月24日出生。畢業於可風中學,大學期間修讀清華大學英文系,畢業後通過伊拉斯謨世界計劃於歐盟聯合碩士學程就讀新聞、媒體與全球化碩士課程。

記者生涯

2011年在香港電台擔任實習記者,翌年開始在《主場新聞》(《立場新聞》前身)撰寫港澳社會運動的報導[1],曾任職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2]記者。

何桂藍亦為台灣網路媒體《報導者》擔任特約記者,聯同劉細良羅冠聰等人為反送中運動編寫記實[3]

何接受香港電台《鏗鏘說》訪問時表示,自己在雨傘革命發生前閱讀到一篇由記者張潔平在《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報導,當時感到十分震撼,影響她認為香港需要更多「既有脈絡,又有分析」的報導。

直播佔領立法會

2019年7月1日晚反送中運動示威者以武力闖入並佔領立法會期間,四名示威者堅持留守會議廳,警方同時亦宣布即將清場。期後在警方清場期間,一批已離開會議廳的示威者重返會議廳,呼籲四名留守人士離開並高呼「要走一齊走!」。何桂藍於直播中採訪到其中一名示威者,一名相信是少女的示威者回答:「每個人都很怕,但我們更害怕明日見不到他們四個(示威者),所以決定全部人一起上來,和他們一起離開。他們不走,我們也不走!」何桂藍聽到後落淚,令觀眾十分深刻。

直播元朗襲擊

2019年7月21日晚上發生元朗襲擊事件,一群黑社會鄉事背景施襲者在元朗持械無差別襲擊市民,何桂藍在港鐵西鐵綫元朗站直播採訪期間因為遭到其中一名穿白衣的施襲者襲擊而倒地受傷流血,該名施襲者相信是農夫陳志祥,懷疑有黑社會背景。

直播片段直擊何被毆打的過程,正面拍攝到陳志祥追打何桂藍的過程。後來她更被打至倒地及尖叫,用於直播的智能電話更是跌到地上,使畫面朝天。何桂藍事後受訪時,形容當時的直播片段的「視覺和聲音的震撼」放大了她的經歷。

回應監警會報告

2020年5月15日,監警會發表反送中運動事件審視報告,當中在提到關於元朗襲擊事件的部分時,監警會聲稱無證據證明警黑勾結,又聲稱即時拘捕白衣人是不切實際。因此何桂藍在Facebook以直播形式作出回應,希望以其本人在元朗恐襲現場採訪的經驗,回應監警會報告如何扭曲事實,偽造真相。

作者介紹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4]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被稱作「元人冠冕」。

他博學多藝,文學藝術開創一代風氣,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傳世書跡有《洛神賦》《重江疊嶂圖》《秋郊飲馬》等。

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11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

他的父親趙與告(又名趙與訔),曾任宋朝的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宋朝滅亡後,歸故鄉閒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元世祖讚賞其才貌,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大德三年(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土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了興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家,經歷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5]

性味

苦;辛;性平

歸經

肝;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痢;抗癌。主痔瘡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燒炭存性研末。

複方

  • ①治腸痔下血:槐樹上木耳, 為末, 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肘後方》)
  • ②治大腸風毒,下血不止: 槐耳二兩(燒灰),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聖惠方》)
  • ③治婦人漏下,淋瀝不絕: 槐蛾不以多少,燒灰,細研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食前。 (《聖濟總錄》槐蛾散)
  • ④治月水不斷,勞損黃瘦,暫止復發,小勞輒劇者: 槐鵝(炒黃)、赤石脂各一兩。 為末。食前熱酒服二錢。 桑黃亦可。 (《聖惠方》)
  • ⑤治產後血疼欲死者: 槐雞半兩。為末,酒濃煎,飲服。(《婦人良方》)
  • ⑥治蛔蟲心痛: 槐上木耳(燒灰)末, 如棗大, 正發和水服,若不止,飲熱水一升。 (《隨身備急方》)

各家論述

  • 1.《藥性論》:能治風,破血,益力。
  • 2.《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陰中癢痛。
  • 3.《本草圖經》:治大便血及五痔、脫肛等。

臨床應用

槐耳沖劑:採用固體發酵新工藝,將槐栓菌菌種在發酵基質上發酵,形成含有槐耳菌絲體多糖等活性成分的槐耳菌質。槐耳菌質再採用熱水、乙醇等提取清膏,進一步研製成為臨床用藥槐耳沖劑。每包含干清膏2. 64g。用於原發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莊毅《抗癌新藥槐耳沖劑的研究》)[6]

摘錄

中華本草

政治生涯

2020年立法會選舉

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何桂藍與袁嘉蔚張崑陽黃之鋒朱凱迪岑敖暉抗爭派組成選舉聯盟,參加民主派舉辦的初選,何桂藍在新界東以26,802票得票第一成功出線。

7月25日,在何桂藍遞交提名報名出戰新界東地區直選後數日,便與同區出戰的民間集會團隊發言人劉頴匡,以及競逐連任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同時接收到當區選舉主任楊蕙心的信件,就多項議題的立場詢問其,包括涉及其曾簽署反對港版國安法的聲明、爭取外國制裁、否決財政預算案等範疇,而有關舉動被指是撤銷何等人之參選資格的前奏。2020年7月30日,其選舉提名被政府正式宣佈為無效。

國安法大搜捕

2021年1月6日,何桂藍因去年參與民主派初選,而與其他50多名民主派初選參與者一同遭到香港警察港版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的罪名大規模搜捕,大搜捕引起香港本地及國際社會強烈譴責,更促使美國聯邦政府根據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簽署的第13936號行政命令,對中共官員及香港警方高層實施進一步制裁。

2月28日,香港警察以港版國安法中「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起訴何桂藍等47名大搜捕受害者並即時還柙。翌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開庭前何桂藍於內庭表示自己未能與律師會面[7]。馬拉松式審訊進行至3月4日,上午近11點開庭,何桂藍選擇自辯陳詞,表明不會接受任何限制言論自由的保釋條件。她表現硬朗,自辯完畢後,沒有繞過眾多被告回到自己座位,反而單手按著後方欄杆,跳起跨過後方的椅子,返回自己的位置就座。主審庭內傳出掌聲。審訊期間,她看撿來的報紙。最終總裁判官蘇惠德沒批准何桂藍等32人保釋,將案件押後至5月31日再訊。

榮譽

何桂藍於2018年的報道 -〈【北進.未竟】「雨傘運動最令人痛心的,是中國失去了陳健民」〉 Template:Wayback為立場新聞奪得亞洲出版協會(SOPA)「2018年卓越新聞獎 - 卓越專題特寫獎」優異獎(Honorable Mention)。

參考文獻

  1. 2016 서울시청년허브 국제컨퍼런스 「삶의 재구성」 시즌3 (hwp). 首爾市政府. 2016 (韓語). 
  2. Ho, Gwyneth. Australia universities caught in China row. 2017-09-05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英國英語). 
  3. 香港反送中: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Chinese (Taiwan)). 
  4. 趙孟頫,古詩文網
  5. 趙孟頫,古詩文網
  6. 槐耳中醫世家
  7. 【文字直播】47 人被控串謀顛覆提堂 指定法官蘇惠德負責 律政司反對保釋. 立場新聞.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