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伯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久明讨论 | 贡献2020年10月28日 (三) 00:4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台伯河.jpg|thumb|right| [https://dimg03.c-ctrip.com/images/100q1f000001grlro2102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伯河,又称特韦雷河,是仅次于波河阿迪杰河意大利第三长河。源出亚平宁山脉富默奥洛山西坡,向南穿过一系列山峡和宽谷,流经罗马后,于奥斯蒂亚附近注入地中海的第勒尼安海[1]。全长405公里(252哩)。

中文名称: 台伯河

外文名称: 英:Tiber River意:Fiume Tevere

地理位置: 意大利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著名景点: 台伯河

全 长: 405公里

枯水期: 夏、秋

地 位: 意大利的母亲河

地理特征

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区。这条河流在低山地区缓慢地流淌,在沼泽地带折向海岸线,是从亚平宁山区下来的人们想要到达大海的理想通道。

左岸支流有基亚肖河、内拉河和阿涅内河,右岸有帕利亚河和内斯托雷河。罗马以下进入三角洲。受地中海型气候影响,上游水位变化较大,洪水期发生于春季。下游因内拉河、阿涅内河等支流汇入,集水面积扩大,汇入水量总计达5亿立方公尺,使罗马在漫长的干旱夏季仍可通航。远在西元前5世纪,已有船只上行至蒂贝里纳河谷载运粮食。随后,以运载建筑石料和木材为主。罗马鼎盛时代,蔬菜供应主要依靠台伯河两岸的菜园和农庄。前3世纪,奥斯蒂亚已成为大量输入小麦、橄榄油和葡萄酒的商业中心。西元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中期,下游河道进一步疏浚后,两岸经济再次繁荣。由于泥沙不断淤积,三角洲从罗马时代至今已向外扩张约3.2公里(2哩),无情的自然规律给航运增加许多困难,但台伯河两岸的秀丽景色仍然富于魅力。

流经地区

台伯河是意大利中部河流。源出亚平宁山脉海拔1268米的西坡,纵贯亚平宁半岛中部,经罗马市区后注入第勒尼安海,全长405公里。台伯河是罗马市内最主要的一条河,罗马城就在台伯河下游,跨台伯河两岸。佩鲁贾以下河谷显著加阔,有内拉河、阿涅内河等支流汇入。含沙量大,下游淤积严重。

历史文化

每年冬、春为洪水期,夏、秋为枯水期。自古代起,在罗马曾有多次造成重大损失的洪水记录。河口到罗马以北约45公里的河段可全年通航。

台伯河畔的拉丁姆平原上的拉丁人创造了拉丁文。

视频

城堡台伯河绕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