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斑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LBT0930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4日 (三) 21:46的版本 (added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斑蝥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黃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乾燥體。夏、秋二季捕捉,捕捉時須帶口罩手套,以免毒素刺激皮膚粘膜。悶死或燙死,曬乾。

形態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己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1]

產地

喜群集栖息和取食。复变态,幼虫共6龄,成虫4-5月开始为害植物的顺、芽及花等器官,7-8月最烈,多损伤大豆、花生、茄子及棉花等。中國大陸之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產於河南廣西安徽江蘇湖南貴州等省區。

性味

味辛;性温;大毒。[2]

歸經

大肠小肠经。

功效

外用攻毒蝕瘡,內服破癥散結。

臨床應用

1.用於瘡疽瘰歷等症。 斑蝥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膚發赤,繼則起水泡, 如敷貼過久,對肌膚有腐蝕作用。據文獻記載,前入有用本品炒酥研末,調蜜外敷,以治瘡疽瘰歷。現臨床應用不多。

2.用於癥瘕積聚等症。 據文獻記載,本品有破癥散結之功,可用於癥瘕積聚等症。近代 有用斑蝥微量,配合其他藥物,用以治療癌腫。此外,本品研末放膏藥中貼大椎穴(在發作前1~3時貼),起水 泡即去掉,可截瘧。[3]

參考文獻

  1. 斑蝥,中醫世家
  2. 斑蝥,中醫藥網
  3. 斑蝥,中醫醫典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