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蘭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9月4日 (三) 21:34 由 Cx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removed {{uncategorized}}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阿蘭泰

阿蘭泰滿語ᠠᡵᠠᠨᡨᠠᡳ穆麟德arantai,?-1699年),滿洲鑲藍旗,富察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兵部筆帖式轉任兵部郎中三藩之亂,博聞強記,參與修纂《平定三逆方略》。康熙二十年(1681年),任內閣學士,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辛酉,接替佛倫,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後改兵部尚書。由蘇赫接任。改任吏部尚書。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五月,改任武英殿大學士,改任國史館總裁。康熙帝噶爾丹,宿衛紫禁城,綜理奏章。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為《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阿蘭泰去世,諡號文清

人物生平

康熙二十年,擢光祿寺卿,遷內閣學士,充平定三逆方略副總裁,兼充明史總裁。二十二年,遷兵部侍郎,兼管佐領。擢左都御史。上閱方略,以敘事多舛錯,諭閣臣曰:"平逆始末,阿蘭泰知之甚詳,可與酌改,務期紀載得實。"遷工部尚書。累調吏部。二十八年,上以雨澤愆期,命偕尚書徐元文慮囚,奏減罪可矜疑者四十五人。是年拜武英殿大學士。陝西飢,命阿蘭泰與河督靳輔議運江、淮糧米自黃河溯西安,以備積儲。三十四年,上出古北口巡歷塞外,命留京綜閱章奏。

明年,上親征噶爾丹,阿蘭泰仍留京,與尚書馬齊、佛倫宿衛禁城。其秋,隨駕出歸化城,駐蹕黃河西界,經畫軍務。以扈從勞,賜內廝馬。厄魯特台吉丹濟拉來降,上駐蹕翰特穆爾嶺,召入見,阿蘭泰及郎中阿爾法引之入御幄,上屏左右,令阿蘭泰等出,獨與丹濟拉語良久。及退,召阿蘭泰諭曰:"爾偕降人入,以防不測,意甚善。朕令爾出,欲推誠示不疑耳。"三十七年,與伊桑阿俱以年老善忘奏解閣務,上曰:"大學士重任,必平坦雍和、任事謹慎者方為稱職。至於記事,可令學士任之。"明年,卒。方病劇,上欲臨視,遣皇子先往,而阿蘭泰已卒。

死後哀榮

上為輟朝一日,遣皇子及內大臣奠醊,贈太子太保,加贈少保,諡文清。

阿蘭泰操行清謹,處政府遠權勢,人莫敢幹以私,以是為上所重。後上與大學士論內閣舊臣,稱阿蘭泰能強記,且善治事雲。

參考資料

  •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