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图片来自chsc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Islamic Kasim Tuet Memorial College,简称为伊中或IKTMC)是位于香港东区柴湾的一所津贴英文中学,由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办,校址为香港柴湾翠湾街22号。

该校是全港唯一一间有伊斯兰教背景的中学,面积占6,900平方米及邻近柴湾公园。前身为位于东区北角宝马山伊斯兰英文中学(Islamic College),旧校舍曾作为玛利曼小学临时校舍,后分配给北角官立小学下午校转全日制并易名为北角官立小学(云景道)(北角云景道22号)。伊中创办于1970年并于1997年获教育局分配资源于现址建立新校以解决旧校设施老化问题。旧校收生为第二至第四组别(一至五)。新校所属组别为第二组别(分为第一至第三组别,2015/16年)。以英文作为主要教学语言。

历史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的前身为伊斯兰英文中学。中华回教博爱社执委会在1961年成立筹备委员会筹办伊斯兰英文中学。当时任博爱社主席的脱维善于1968年以建校筹委会主任委员的身份争取香港英国殖民政府批准在北角云景道拨地兴建校舍。后又协助筹措建校资金,且成立了筹建中学募捐大队,向全港中外穆斯林进行募捐活动。结果筹得40万港元和政府免息贷款160万港元成功在1970年6月建成香港伊斯兰英文中学,并于同年9月开课。[1]校舍于1972年3月17日启用,由脱维善的兄弟脱维英负责承建学校事宜,并由前教育司简宁主持揭幕典礼(揭幕礼当日简宁因事缺席,改由副教育司何雅明主持仪式)。创校人为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席脱维善。校董为哈新。学校本定名为“回教中学”,1970年向政府申请重新改名为“伊斯兰英文中学”。

在伊斯兰英文中学办学成绩日渐显著之后,教育司署于1978年批准该校成为香港其中一所政府资助学校。该校课程与一般政府资助中学无异,只加一宗教课伊斯兰知识科,并在校舍北面建有一座宣礼塔。学校准许学生有不同宗教信仰,校规只定明要尊重伊斯兰信仰,学生自律地不会在校内组织及进行其他宗教活动。学校饭堂并不提供猪肉膳食,学生亦不能携带含猪肉的食物回校。在2004年以前,学校主要与本地其他中学一样招收本地学生。不过由于非华裔穆斯林的适龄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所以该校开始录取非华裔学童以应付需求。现时学校的师生来自本地以及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印尼、尼泊尔、菲律宾、美国、伊朗、约旦、非洲国家、泰国、汶莱等。[2]华裔学生与少数族裔学生的比例约为7比3。截至2017年为止,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招收了大约360名学生,其中超过九成为非华裔学生。1997年,为纪念创校人脱维善对宣扬伊斯兰教多年的贡献,学校易名为“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于1983年至1984年获政府邀请由私立英文中学转为津贴中学,曾为位于天水围的伊斯兰脱维善纪念幼稚园的直属中学[3],直至幼稚园结束营办为止。在校服的式样方面而言,本为白色恤衫及校裙(夏季)。而冬季校服套装则为绿色校褛、白色恤衫、灰色冷衫以及红色校呔。现在的校服则为配合伊斯兰文化而有所改变。当新高中学制推行时,除了基本选修科如历史科之外,还设有体育文凭科、英国文学科和尼泊尔语文科。普通话、乌都语、尼泊尔语及阿拉伯语为学生的副修语文科。

至于社制方面,旧校分为六社,并全以阿拉伯文命名,包括:A - Adlu (公正)、 H - Hakeem (英明)、K - Kareem (慷慨)、N - Noor (光明)、R - Rafeea (崇高)以及W - Wasia (宽广)。而新校分为博、学、爱、群四社。

2003年,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曾向中一新生发放1800元学习津贴。但只有少于三成派位学生到校注册。有关决定是要应对教育局因收生不足会杀校的问题。[4] [5]该校其后于2006年提供校巴服务[6]至今,一共开办了两条校巴路线,包括“元朗线”以及“荃湾线”。2013年,有报导指该校推行两性隔离政策,一直在中一至中三年级以性别分班,中四年级设有男女分班与混合班,中五和中六则为混合班。昔日男女学生也要分开上落校园楼梯。校方指出是要回应家长诉求和按照学生学习需要作出安排。

学校行政

历任校监

  • 1970年至1990年:脱维善 先生
  • 1990年至2001年:周泽雄 先生[7]
  • 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脱瑞康 先生
  • 2001年至2018年:哈奇伟 先生
  • 2018年至今:萧伟乐 先生

历任校长

  • 1970年至1972年:李思义 先生
  • 1972年至1994年:欧阳英昌 先生[8][注 1]
  • 1994年至2012年:羽智云 先生[9][注 2]
  • 2012年至今:何秀贤 女士[10]

历任副校长

  • 梁祺 先生
  • 羽智云 先生
  • 林树荣 先生[11]
  • 何力生 先生[12]
  • 薛伟昌 先生[13]
  • 何秀贤 女士[14]
  • 马永祥 先生
  • 蔡剑雄 先生

办学宗旨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以古兰经及圣训作为指引,致力推行全人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群、美及灵育六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另外,又以培养学生热爱重视和平及对万物抱持友善关怀的态度。而自身层面,透过严谨的管教,深切的个别关怀,培养学生对生命抱积极态度,对自己有进取要求,能自重、自爱、自信,及尊重别人并致力学生发挥潜能。

校训

校训是“博、学、爱、群”。博和学是指学生乐于学习、不但善于与人沟通,又勇于创新。爱是指自爱,关怀他人及环境。而群是指服务人群与贡献社会。[15]

校歌

至于校歌方面,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的校歌由周书绅于1974年12月作曲[16]。以下为该校校歌的中英文版本:

中文版: 我们爱伊斯兰 ; 为人类争和平 ;

努力奋斗 ; 共媒幸福 ; 向前迈进 ;

我们爱伊斯兰 ; 贯彻真主的精神 ;

坚持真理 ; 充实学问 ; 舍己为人 ;

努力奋斗 ; 争取和平 ; 作个主所喜爱的人


英文版: We all love Is-lam, fight for peace for every-one.

Struggle we must, welfare we seek, onward we march.

We all love Is-lam, with Al-lah’s spirit we're in-stilled.

Truth we'll hold on, learned we'll be, selfless we'll be-come.

Struggle we must, peace we fight for, be the one that pleas-es Allah.

校舍资料

校舍为一所1995年版灵活式校舍,楼高7层,共有26间标准课室,20多间辅导教学室及特别室。特别室包括多媒体学习室、1间活动室、1间音乐室、1间家政室、1间针织室、2间电脑室、5间科学实验室、历奇设施等。另外亦设有礼堂。在体育设施方面就有2个篮球场、板球埸以及2个有盖操场。[17]

参考文献

  1. 兴学育人,桃李辈出 记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办学历程. 伊斯兰之光. 伊斯兰之光. 2008-07-13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中文(繁体)‎). 
  2.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四十五周年志庆聚餐. 国际连线. 国际连线. 2016-05-18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中文(繁体)‎). 
  3. 《家长周记》第三十期. 香港教育资料搜集社. 2006-06-18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4. 伊斯兰脱维善学校每人送 $1800 中学派钱抢 F.1生. 香港苹果日报. 香港苹果日报. 2003-07-15 (中文(繁体)‎). 
  5. “津贴助学”校注册不足三成. 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 2003-07-18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中文(繁体)‎). 
  6. 中华回教博爱社欢送沙地阿拉伯领事施嘉年大使. 伊斯兰之光. 2009-01-03 [2019-05-18]. [失效链接]
  7. 《中大校友》─校友短访. 香港中文大学: 42-43. 1999-03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8. 香港回民口述史(二)周泽雄先生访谈录.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 田野与文献》第85期. 2016-10 [2016-12-01]. 
  9. 服务伊中30载校长羽智云将荣休. 香港大公报. 2012-06-04 [2019-05-19]. 
  10. 正面思维和用心教学,助不同族裔学生在港发光发亮. 香港优质家长学会. [2019-05-19]. 
  11. 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通讯第15期 (PDF). 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 2004-9 [2019-05-19]. 
  12.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第十一届家长教师会第六次会议.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08-09-06 [2019-05-19]. 
  13. 立法会 CB(2)1044/05-06号文件 教育事务委员会会议纪要 (PDF).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 2006-01-09 [2019-05-19]. 
  14. 中大人类学系启动“华人穆斯林文化传统研究”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1-01-28 [2016-12-01]. 
  15. 校训.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16. 校歌,1975年伊斯兰英文中学毕业册. 伊斯兰英文中学. [2016-12-01]. 
  17. 学校报告2016-2017 (PDF).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7 [2019-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21). 


引用错误:组名为“注”的<ref>标签存在,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标签,或结尾的</ref>标签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