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館藏雕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雕塑 |
故宮博物院館藏雕塑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主要門類之一,是雕刻與塑造的總稱。雕刻多施於木、石、金屬等材質之上,塑造則以泥土為主要材料。中國古代雕塑源遠流長,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風格各有差異。新石器時代的陶塑與玉石雕刻,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鑄造,秦漢陶俑、陵墓石雕與畫像磚石,魏晉南北朝石窟造像等各具特色。隋唐各類雕塑臻至大成,呈現出全面繁榮狀態。宋元明清注重意趣的表現,雕塑面貌更加多樣化與個性化,並湧現出一批傑出的雕塑藝術家。[1]
木雕彩繪觀音像頭
木雕彩繪觀音像頭,金,高66厘米,寬43厘米。頸下保留着從軀體上鋸下的痕跡,眉間寶珠缺失。觀音面形方圓,五官凹凸感強,盤發高髻,雲紋高冠中央飾化佛。造型接近加拿大多倫多博物館所藏山西洪洞金明昌六年(1195年)觀世音菩薩木雕像,推測為山西金代前後作品。
陶彩繪女舞俑
陶彩繪女舞俑,唐,高21厘米。唐代舞蹈與音樂結合緊密,特別是從中亞、西亞及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傳入的樂舞,深受人們的歡迎,成為時尚。不僅在節日慶典上有歌舞表演,富貴之家外出郊遊也要帶上伎樂。樂舞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
此女舞俑上穿翻領半袖衫,下著長裙,束腰,頭微側。兩臂一上舉,一下垂,雙腿一側伸,一屈曲,腰肢輕扭,翩翩起舞。從服飾與舞姿看,屬於傳統漢族舞蹈範疇內的「軟舞」。
與女舞俑相伴而出的還有樂俑5件。其中立者3件,分持琵琶、排簫、笙;坐者2件,分持鈸、腰鼓。身份仿史籍中所稱的立部伎與坐部伎。立部伎與坐部伎同時出現,在唐代考古中尚屬罕見,它表明此組樂舞俑具有很高的等級。同時也說明,在高水平的樂舞表演中,軟舞仍占有相應的位置。從雕塑技法與風格分析,它與洛陽孟津岑氏墓俑接近,出土地點應在洛陽邙山一帶。
人御白虎紋畫像石
人御白虎紋畫像石,隋,高83厘米,長102厘米。此畫像石採用剔地淺浮雕方法,羽人騎在虎背之上,飄帶上揚,手拉從虎嘴裡穿出的韁繩。虎張嘴露出獠牙,眉毛長密,雙睛怒視向前,前爪伸出,後爪登直,肘毛飄動。白虎四肢騰起,向天空飛翔。
《風俗通義》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古代墓葬中多出現虎的原因之一。虎在四神中為西方之神,西方也是逝者歸天所追求的最終極樂之地,故逝者除乘龍外,也有御虎升天者。
李神景等造石無量壽像
李神景等造石無量壽像,北齊天保六年(555年),殘高27厘米。
佛頭已失,身穿垂領式袈裟,衣紋皆雙陰線刻,起伏自然,線條流暢,下擺處疊褶,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兩側龍樹、脅侍與須彌座上的供養人殘缺。基座上刻有化生童子、博山爐、獅子、力士(金剛)。基座背後刻發願文:「天保六年正月廿三日,上曲陽縣人李神景兄弟等仰為皇帝陛下、亡父母敬造白玉無量壽像一區(軀)並二菩薩,願使亡父母舍此身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願法界眾生,居眷大小,遠離苦津,速登正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