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桫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桫椤 [1]学名Cyathea spinulosa),又名台湾桫椤桫椤树树蕨蕨树水桫椤刺桫椤大贯众龙骨风七叶树蛇木,是一种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的赞誉。常绿木本,茎柱状,直立,高3~8米,下生黑褐色粗毛,叶长六、七十公分,形状似蕨类,叶丛生干顶,叶背生子囊群。多生于林下或溪边温暖潮湿地;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西藏贵州及南方各地,也在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日本南部、琉球也有分布,在台湾也常见于中、低海拔的山野林地中。茎含淀粉,可供食用。经干燥后的桫椤茎碎屑被称为“蛇木屑”,可用作兰花等植物的肥料 [2]

型态

桫椤茎干高达6米或更高,直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段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有窄而色淡的啮齿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有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有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
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1.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厘米,宽1.2-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有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有短柄,羽状深裂;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有锯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裂,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
孢子囊群孢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囊群盖球形,薄膜质,外侧开裂,易破,成熟时反折覆盖于主脉上面 [3] [4]

笔筒树
笔筒树干残留的纹路像蛇皮般,所以又叫蛇木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登山补给站

相似物种

蕨类植物是很容易在台湾低海拔郊山看到的,而都是桫椤科的笔筒树与桫椤有极相似之处。两者相似与分辨之处:
桫椤可以长到5~10公尺,笔筒树可以长到10公尺以上,笔筒树的确比较高大,但是很难用树高来判断,尤其,遇到年轻的台湾桫椤、笔筒树,树高可能都差不多。笔筒树、桫椤两者间有个很大的差异,就是桫椤的枯叶,通常会在顶端残留一阵子,看起来像是裙䙓。而笔筒树的枯叶,会一下子就掉光,因而在树干上残留一孔一孔的纹路,像蛇皮一般(所以又叫蛇木)。因此,“树高”辅以“枯叶”两个特征,即可分辨 [5]

参考文献

  1. 桫椤介绍,台湾生命大百科,2016.11.23
  2. 桫椤介绍,台湾教育部教育云教育百科
  3. 桫椤介绍,互动百科
  4. 桫椤介绍,中研院数位典藏网
  5. 学习辨认四种桫椤科树蕨,登山 补给站专业户外活动资讯平台,2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