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通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天

通天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发际直上4寸,旁开1.5寸,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部病证,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通天穴
  • 别名:天臼,天伯,天目,天白
  • 隶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 主治:头痛、眩晕,鼻部病证
  • 功能:清热除湿
  • 主要配伍:配承光穴主治口㖞
  • 操作: 平刺0.3~0.5寸

目录

1 名称释义

2 别名

3 功能作用

4 治法

5 定位

6 解剖

7 主治

8 操作

9 临床运用

10 配伍

名称释义

1)通天。通,通达也。天,天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名通天。

2)天臼。天,天部也。臼,石做的椿米器具,石也,肾也,润下之气也。天臼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阳热之气带来寒冷之气。本穴气血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炎,而在其气血吸热上炎的同时也就为天部带去了寒冷,即是本穴气血有润下的特性,故名天臼。

3)天伯。天,天部也。伯,天之伯也,即脾气,天为肺,其伯为脾。天伯名意指本穴气血带有脾的热燥之性。本穴物质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气弱小,在天部阳热之气稍旺盛的情况下它则表现出脾气的燥性,故名天伯。

4)天目。天,天部也。目,肝所主的风也。天目名意指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中水湿含量稍大则会在本穴吸热后胀散化风而行。

5)天白。天,天部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天白名意指在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稍多的情况下穴内气血就会变为肺气特性的凉性之气。

6)天日。天,天部也。日,与夜相对,阳也,气也。天日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阳气。

7)天归。天,天部也。归,归来穴也。天归名意指本穴气血吸热后归于天部。

8)天旧。天,天部也。旧,依旧也。天旧名意指本穴气血对天部层次的气血作用影响不太大。

别名

天臼,天伯,天目,天白,天日,天归,天旧

功能作用

清热除湿。

治法

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即承光穴后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

主治

1. 头痛,眩晕;

2. 鼻塞,鼻衄,鼻渊。

操作

平刺0.3~0.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鼻炎、副鼻窦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配伍

配承光穴主治口㖞;

配上星主治鼻渊、鼻塞等。[1]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