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正余初级中学
所获荣誉
校园咨询
海门“双减”这一年|正余初中:每一个孩子生动活泼地成长
“双减”政策出台后,正余初中一直在思考:“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双好”——成绩好,成长也好?为了让这个“梦想”照进现实,过去这一年,学校聚力“教学研修”和“生命关怀”,上下求索。
落实“双减”的关键在课堂。以备课组为单位,梳理、总结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问题导向,每周常态化开展“同题异构”教学研修活动,聚焦教学目标定位,聚焦学习方式转变,聚焦信息技术运用,全学年共开展教学研修活动111次(其中,毕业年级84次)。
同时,学校积极承办海门区级以上教研活动,努力为教师创造与“高手”过招、与“高人”对话的机会,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过招和对话中,开阔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把“脑袋”放在作业上
落实“双减”的核心在作业。制定《正余初中作业管理办法》,明确作业布置要求、审核要求、完成要求、批改要求及讲评要求,自始至终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有事能做”。遵循“绳索倾斜理论”,每份作业均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包括基础题和中档题,基础题不低于总题量的70%,中档题一般为总题量的20%;“选做题”是为该科学有余力的优秀生设计的,约为总题量的10%。通过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获得感。
我们还鼓励教师尝试设计“开放题”。所谓“开放题”,是指我们的思想要开放,对那些“必做题”也无法完成的学困生,降低作业标准,或者量身定做,发展他们的兴趣特长。
二是“有事做好”。首先,“事”是“好事”。所有的书面作业,都一定是自编的,都一定是组内分工设计的,都一定是“有练必躬”的;其次,合理设定作业量。作业时长不超学校规定,作业总量要与作业时长匹配,所有书面作业全部在校内完成;再次,所有书面作业均“到时就发,到点即收”,做到限时、独立完成;最后,反馈要快,跟踪要“一而再再而三”。所谓反馈要快,就是今天的作业,明天就批改好、讲评好;所谓跟踪要“一而再再而三”,就是学生作业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要以“错题再练”等形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刺激和不断强化。
把“心”放在管理上
落实“双减”,归根结底要看管理。
一是行政推动。每周日晚前,备课组长将下周使用的学程单、作业练习等电子稿发分管校长[2]审核,分管校长及时在年级群反馈。
每天的课后服务时段,值班行政巡视不少于3次,记录、点评师生状态。
每周的教研活动,分管校长或主任全程参与;每个月,召开一次初三年级全体教师“碰头会”,分析、反思课堂教学、作业管理等问题,明确改进要求。
二是制度驱动。修订《正余初中优秀教育人才学年度目标考核办法》,重点指向教师的师德师能;修订《正余初中班级教育质量百分考核方案》,重点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制度至上”的价值理念,刚性执行,让制度成为风向标、指挥棒。
三是家校联动。只有家校同向发力,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基于此,除有计划地召开家长会,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外,我们特别重视家访工作。学期初和学期末,班主任都要列出实地家访清单,分管校长和班主任一起参与,留守儿童、孤残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特殊学生”,是必家访对象。其中,对贫困家庭学生,家访时,学校还带上慰问品。对部分问题严重的学生,我们还会反复回访。
疫情停课,沟通不停——我们采取线上家访(视频访谈)的形式,每班每天不少于3人,双周一个轮回。
参考文献
- ↑ 中国当代特色学校,搜狐,2012-03-16
- ↑ 校长负责制的提出及内涵,豆瓣,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