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莖西番蓮
翅莖西番蓮 Winged-stem Passion Flower(學名:Passiflora alata)別名:香西番莲[1]翅莖西番蓮原產於亞馬遜河從秘魯到巴西東部,植株不小,花的直徑10-12厘米在巴西翅莖西番蓮被當作藥物並被列入1929年第一版的巴西藥典[2]翅莖西番蓮: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堇菜目的一個熱帶科。該科植物有16屬500 余種,約3/4的種類產於美洲熱帶。中國有2屬22種(包括引種栽培7種),產中南、華南、西南地區,以雲南種類為最多,生於海拔100~2500(3000)米的路邊、草坡或灌叢中。大部分布於美洲,少數產亞洲和大洋洲;我國有15種,產西南部至東部,大部供觀賞用。室內栽培要有充分的空間。 翅莖西番蓮是一個非常罕見的西番蓮,這是一個熱帶藤本植物,需要高溫的亞熱地帶環境下生長,在合適的條件下,這將是一個成長很快的植物![3]大部分品種的西番蓮花朵都長有引人注目的細絲狀副花冠,用來吸引昆蟲注意。 不同品種的西番蓮葉片形狀差異大,由全緣至掌狀分裂都有,但大部分西番蓮都是藤本,只有少數是灌木和草本。對於藤本和草本品種,應避免在強風位置種植。西番蓮生長迅速,要有足夠空間讓其生長,生長太密的枝條及枯枝都要修剪掉,以利通風。藤本品種長有觸鬚,宜以吊盆種植或架設支架讓其攀爬,使用的花盆不宜太大才易開花。幾千年之前的南美洲印第安人已懂得食用西番蓮的果實,據稱在1553年時,一名在美洲新大陸探索的西班牙的探險家Cieza de Leon發現了西番蓮並作出西方國家對這種植物的首次記錄;到十八世紀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便出現了第一個西番蓮的園藝雜交品種。另外兩種在美國較為常見的食用西番蓮,是花瓣白色,細絲狀副花冠藍色,果皮橙黃色的“甜百香果"Passiflora ligularis,與及花瓣白色,細絲狀副花冠藍色帶白斑,果皮也是橙黃色的“粉色西番蓮"Passiflora incarnate。“西番蓮"Passiflora caerulea又叫“紫冠西番蓮",原產巴西南部至巴拉圭一帶,喜歡全日照。由於比其他西番蓮品種耐寒,無論在亞熱帶或溫帶地區都能生長,所以是最早被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品種。[4]
目录
開花季節
翅莖西番蓮多年生草質藤本,葉單生,腋生卷鬚,花大,紅色,漿果卵圓球形至近圓球形。花期4-7月。[5]
形狀
草質藤本;莖四棱形,無毛,具縱條紋,常成淡紅色。葉子形態葉紙質,長8-11厘米,寬16-12厘米,基部心形,掌狀3裂,全緣或具不顯著的鈍齒,無毛,下面沒有腺體,側脈7-8對,網脈橫出,明顯可見;葉柄細弱,長1.5-3厘米,具2-4個小腺體;托葉葉狀,頂端尾狀漸尖,邊緣有粗齒。花朵形態花序退化僅存1花,與葉柄對生,卷鬚粗壯;花梗長5-6厘米;苞片3枚,葉狀,寬卵形,頂端具尖頭;花大,直徑8-10厘米,芳香;萼片5枚,長圓形,長3-4厘米,外面綠色,內面白色,無毛,背部近頂端具1角狀附屬器;花瓣5枚,長圓狀披針形,長4-4.5厘米,外面淡綠色,內面淡紅色;外副花冠裂片2輪,線狀,外輪裂片長約2厘米,內輪裂片長約5毫米,基部暗紫色,中部淡藍色、上部白色;內副花冠流蘇狀,高約6毫米;具花盤,高約2毫米;雄蕊5枚,花絲分離,花藥窄長圓形;雌雄蕊柄長1.5厘米;子房倒卵球形,長約1厘米;花柱3枚,長約1厘米,柱頭頭狀。[6]
繁殖方法
西番蓮可通過種子、壓條和扦插繁殖。由於果實種子多,發芽率高,生產上多採用種子繁殖。
種子
種子繁殖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春、秋季播種為佳。一般選長勢健壯、無病蟲害、高產穩產的植株作為母株,采果形端正、稍重、完全成熟的果實,取出種子,洗去殘渣後晾乾即可播種。播時1公斤種子用多菌靈10-20克拌種20分鐘左右,然後將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蓋一層薄草,淋足水。播後應據天氣情況澆水,晴天每天早晚噴水一次,約半個月後開始出土。當出苗達80%以上時,應及時追肥,可用稀水肥或稀尿素液潑澆以培育壯苗,待幼苗長出4片真葉時移栽。
壓條
壓條繁殖是無性繁殖的一種,以春季2-3月為宜,是把母株上的枝條壓入土中或用泥土等物包裹,形成不定根,然後再將不定根以上的枝條與母株分離,形成一株獨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壓條時,為了中斷來自葉和枝條上端的有機物如糖、生長素和其他物質向下輸導,使這些物質積聚在處理的上部,供生根時利用,可進行環狀剝皮。這種方法簡單,生長快,成苗時間短。
扦插
採用扦插育苗的繁殖的方法。扦插時間以春季2-3月為宜,也可秋插。選用生長健壯、成熟的一年生枝蔓作扦插材料,將插條剪成具2-3個節,長約10厘米-15厘米,下端切口在節位下1厘米,上端切口離節位3厘米,帶1片全葉的插條。插條剪切好後,用Abr生根粉25毫克/千克水溶液浸泡30分鐘,然後扦插在口徑8厘米×高12厘米的營養袋內培育,營養土以50%細黃土、50%腐殖土為佳,扦插深度達插穗長的2/3,插後把營養袋排放在苗床上並立即澆水,第一次澆水必須澆透,以後視天氣情況澆水保持濕潤。苗床寬1.0米-1.2米,長度隨地形而定,用竹片搭成弓型支架,蓋上遮蔭度50%的遮陽網,30天後成苗率可達85%以上。扦插到出圃約需3-4個月。[7]
日常養護
種子繁殖:西番蓮種子沒有休眠期,收穫後可以播種。從健壯、無病害、高產和優質的植物中,選擇完全成熟的果實,皮膚呈深紫色(黃色)並略微收縮,挖出果肉,去除假種皮,在陰涼處清潔乾燥,並儘快播種。以河沙為基質,破殼發芽通常需要20天左右,發芽溫度為24℃。當溫度低於15℃時,必須用塑料膜覆蓋,保持溫暖濕潤,並在整個苗期保持土壤濕潤。當幼苗長出2 - 3片真正的葉子時,它們首先被移入塑料碗中育苗。當幼苗長到6 - 10片葉子時,它們可以被移植。
整地施肥
西番蓮對土壤條件要求較低,可在砂土、壤土和輕礫石土中種植。肥力深厚、排水良好、pH值為5.5 ~ 7.5的壤土是最好的。避免在粘性土壤中種植,避免積水和乾旱。過量施肥會嚴重影響水果的風味。種植前,每畝施用優質有機肥,並與噴灑或穴施和犁溝施相結合。
挖穴定植
西番蓮的種植間距為( 2 - 3 ) m×( 4 - 5 ) m,種植密度為每畝40 - 60株。種植孔的尺寸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長×寬×高)。每穴施用20 - 30公斤腐熟有機肥和0.5公斤磷肥作為基肥。它可以全年種植,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種植時,應將老葉切掉,幼苗的根頸應高出地面8 - 10厘米,種植後應及時澆灌根水,並用稻草或薄膜覆蓋。
搭架引蔓
設施栽培有兩種棚架:棚架和樹籬。一般高1.8 ~ 2.2米,有竹竿、木條、鐵絲和其他大型網格支撐,用於樹枝和藤蔓的攀爬生長。那些種植在牆壁附近的植物可以從當地材料中提取出來,拖到牆壁上爬行生長。
肥水管理
存活1個月後,氮肥是主要肥料,每月施用一次,以掌握「先輕後厚,勤施薄」的原則。將植物放在架子上後,可以在新芽的早期生長階段、開花結果階段、果實發育階段和收穫後階段分別施用複合肥,氮、磷和鉀的比例為2∶1∶4,施用條形或環形溝槽並覆蓋土壤。不要施用過多的氮肥,否則會導致過度生長和結果延遲。白相國應避免積水,並應在田裡開闢排水溝。水經常用於抗旱,通常每10 - 20天一次。在苗期,土壤不應該變得蒼白。新芽萌發期和果實快速膨大期是需水量的關鍵時期,土壤應稍濕。採摘水果後,施用有機肥。
整形修剪
西番蓮在苗期每周發芽一次,以促進主蔓的粗壯生長。為了防止枝葉過密,採摘水果後應儘快修剪。通常,靠近樹幹的枝條首先充滿果實,成熟後立即修剪至第2至第4節,以促進基部側芽形成新的結果枝。在冬季收穫最後一批水果後,所有的水果樹枝都將從基部被切下。[8]
大果西番蓮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取1kg左右的未成熟的果實,削皮,去籽,可以直接生吃,生吃時味道較清淡;煮或炒時不用削皮,味道鮮美香甜。是西番蓮屬中唯一一個可以作為蔬菜食用的種。成熟後的大果西番蓮味道比較淡,不酸不甜,可以作為水果沙拉的主要原料。大果西番蓮是集觀花、觀葉和觀果、食用為一體的優良園林植物和值得推廣的一種經濟植物。[9]
翅莖西番蓮照片集
西番蓮的觀賞價值
西番蓮在夏季開花,花朵碩大,形態奇特,以紅色爲主,還有淡淡的香氣,很是吸引人的目光。 西番蓮花果俱美,花大而奇特,既可觀花,又可賞果,是一種十分理想的庭園觀賞植物。
西番蓮的食用價值
西番蓮的果實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原糖、多種維生素和磷、鈣、鐵、鉀等多達165種化合物以及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 西番蓮果實成熟後氣味芬芳,如切開則香氣四溢、沁人肺腑,且果內有大量果瓤和果汁,食之甜酸可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腦,特別適宜加工成果汁、果露、果醬、果凍等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滋補健身、有助消化的產品。 長期食用含有西番蓮的食物,可以淨化機體,避免有害物質在體內沉積,進而達到改善皮膚、美化容顏的作用。 食用西番蓮可以增加胃部飽腹感,減少餘熱量的攝入,還可以吸附膽固醇和膽汁之類有機分子,抑制人體對脂肪的吸收。
西番蓮的藥用價值
西番蓮的根、莖、葉均可入藥,有消炎止痛、活血強身、降脂、降壓的療效。 西番蓮還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在消化道的生長,對排除毒素、整腸健胃、改善機體的營養吸收功能具有顯著的作用,對於結腸炎、腸胃炎、痔瘡有特殊的消除作用。 西番蓮有多種健康功效:天然的鎮定劑,鬆弛、鎮定神經效果特佳;治療失眠,誘導自然入睡和深度睡眠,消除頭痛,暈眩等現象。舒緩焦慮緊張、抑鬱寡歡、神經緊張所引起的頭痛、胃痛、尿頻、心慌;改善因神經緊張所引起的肌肉痙攣、抽搐、疼痛等;舒解神經緊張及極度焦慮所引起之所有不適感;改善情緒極度低落、精神過度焦慮;治療氣鬱症,舒解脹氣,幫助消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