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
襄王 |
中文名称;襄王 含义;古代王爵 代表;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墡 世系承袭;十二代 |
中国古代的诸侯王死后谥号"襄"王的话,可称为襄王。襄王为古代王爵,代表为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墡,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长沙府。正统元年(1436年)移襄阳府。[1]
中国著名的有李重茂、李僙、李执中、李煴、赵恒、赵宗愈、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刘官芳等。
目录
谥号
中国古代的诸侯王死后谥号"襄"王的话,可称为襄王。比如:
周襄王姬郑(?―前619年),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
韩襄王(?─前296年),姬姓,韩氏,名仓,战国时期韩国君主。
楚顷襄王熊横(?―公元前263年),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
齐襄王(?―前265年),妫姓,田氏,名法章,齐愍王之子,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前283年―前265年在位。
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
成汉太宗李雄曾追封自己的祖父李慕为陇西襄王。
唐朝襄王
李重茂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中宗被毒死后,为韦后所立,而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
李隆基(玄宗)杀韦后,他被废。景云二年(711)改封襄王。开元二年(714)转为房州刺史。同年七月去世。时年二十岁。谥号殇皇帝。广德元年(763年),广武王李承宏在吐蕃帮助下于长安称帝后,上李重茂庙号曰恭宗。
李僙
李僙(8世纪-791年2月15日),唐朝宗室,唐肃宗第九子,裴昭仪所生。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唐肃宗收复长安后,封李僙为襄王。李僙一直住在十六宅,直到贞元七年(791年)正月初八去世。
李执中
襄王李执中,唐敬宗李湛三子。开成二年封为襄王。
李煴
李煴(?-886年),唐朝宗室,为唐肃宗第九子襄王李僙曾孙,伊吾郡王李宣孙,封为嗣襄王。
唐僖宗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与神策军使田令孜争夺安邑、解县之盐池榷盐税课,发生武装冲突。王重荣联合李克用兵进关中,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凤翔。
邠守节度使朱玫等拥立李煴监国为帝,改元建贞,建置百官。朱玫执掌军政大权,后为部将王行瑜所杀。李煴出逃河中,被节度使王重荣所杀。僖宗复位,绝其属籍,葬以庶人礼。
宋朝襄王
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宗愈
赵宗愈,宋朝宗室,宋太宗赵炅的曾孙、商恭靖王赵元份之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镇安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嗣封濮王。故事嗣王以四时诣祠所,宗愈方属疾,或曰不可以暑行,曰:"吾身主祀而不往,非礼也。"强舆以行,疾遂亟。是年八月薨,年六十五,赠太师,追封襄王,谥恭宪。
明朝襄王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