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雨后拍摄纪实(褚广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雨后拍摄纪实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雨后拍摄纪实》中国当代作家褚广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雨后拍摄纪实

7月4日凌晨,北京迎来了一场降雨。

气温下降了七八度,高温干燥缓解了,体感舒爽了。可是,这雨不停,原定今天的拍摄就会受影响啊。

雨一直在下。早晨还没上班,文化馆的王美懿老师就发来信息:“今天有雨影响拍摄效果,下午如果能停咱们拍摄继续,雨不停则需要改期。”

望着天上连绵不绝的墨色云团,看着操场上连续不断的水圈涟漪,内心焦急。龙王,您这雨什么时候能停?

近十多天以来,来自天通苑学区“青槐拾光”文学社的王弈婷、刘若熙,来自天通苑学校的穆嘉新、张玉潇,克服了期末备考的压力,为“大运河文化带”的短视频拍摄做着准备,熟悉稿件内容,背诵讲解材料,练习讲述技能,辅导老师和家长督促着,也用手机录了讲解视频看效果,叮嘱孩子们讲述时,咬字要清楚,放慢语速,别紧张,表情要自信从容……

上午十点多,雨渐渐小了,王老师发来信息:“咱们正常拍摄,我们12:30到达农机试验站门口。”

赶紧马不停蹄通知了辅导老师和家长。

蒋老师和小讲解员

家长送孩子到了,辅导老师来了,文化馆拍摄组相继到了。试验站肖经理安排负责对接的小韩也联系上了。

文化馆王老师为参加拍摄的同学提供了“文化志愿者”马甲,天蓝色的,王弈婷、穆嘉新和张玉潇三人穿上稍微显大,而刘若熙穿上,直接呈现了袍子的效果,站在旁边的家长和拍摄组的人都笑了。

根据稿件内容,拍摄组和小韩细致地沟通了拍摄点位、路线和学生讲解顺序,13:05,摄像师架好机位,开始拍摄。 先在信仰大道的阳早、寒春的等身像前合影。

穆嘉新,讲解小组里的唯一男孩,首先穿戴好红领巾,手持外景话筒,精神帅气地站在了摄像机前面。

“《阳早寒春》稿子内容你都会背了吗?”摄像师问。

“都会背了!”

“好,就站在这儿,看镜头,放松点,我说开始你就开始。”

“嗯嗯!”

“预备——开始!”摄像师戴好了耳机,发出了开拍指令。

“走进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试验站院内,脚下的这条路,笔直悠长,两侧精心栽种的国槐、松柏、翠竹、花卉点缀着四季的风景……” 穆嘉新同学目光自信,语气平稳,手势自然,他的讲解把在场的每个人都带进了试验站的功勋人物阳早、寒春的生平事迹当中。

雨后天晴,烈日当头,风若蝉翼,闷热无比。

小讲解员的额头沁出了汗,摄像师的两颊也挂上了汗珠,王老师一副西域面纱,只留目光犀利从容。蒋荣荣老师一顶遮阳帽,紧盯着小讲解员的一举一动,面露期待的神情。小韩站在摄像师身后,热情与微笑始终洋溢在他年轻的脸上。在树荫下的家长,提瓶拎包,比其他人多了一份紧张,也都盯着小讲解员。 “好嘞,真棒!”随着摄像师的一声夸赞,小穆同学的第一次出镜终于成功完成。 下一个点位。挪摄像机。找角度。

众人跟随,不时有爽朗的笑声。笑声传递给小讲解员,他的脸上浮现出了更多的自信和轻松。这是好兆头,轻松的氛围,能让小讲解员们更好的发挥出水平。 不禁暗暗佩服拍摄团队的协调能力和气氛培植能力。

王老师和小韩经过协调后商定,决定让另外一名摄像师去试验站学农基地和奶牛繁育中心拍外景,我陪着他一同前往。

离开信仰大道,到了主路,再拐入泥土铺就的岔路,路面略显泥泞和湿滑。烈日烘烤地面,眼见着升腾起一层薄薄的蒸汽,热情无比地迎接着我们。摄像师扛着机子,我们绕过了许多大小水坑,抵达学农基地“谡下学堂”的田间地头。

玉米,向日葵,绿叶澎湃;包菜,茄子,紫甘蓝,线辣椒,木耳菜,甜菜,空心菜,水灵鲜嫩;豇豆,黄瓜,丝瓜,苦瓜,西红柿,盘架而上,一派生机。 负责园子的大叔介绍说,地里施肥都用牛粪,不用化肥,也不喷洒农药,坚守传统种植和管理方式,听后不禁感叹:这里的确是北京农业生产的一方沃土。 摄像师用两台机子轮换着拍摄,定主题,找角度,推拉摇移,俯仰升降,动作娴熟,行云流水,在我这外行看来都是一种享受。

摄像师也给在田间劳作的大叔拍了几个镜头,又邀请几个和家长一起前来摘菜的孩子共同拍摄。他们肩扛锄头走进菜园,和大叔一起锄草,拔草,分辨哪些菜可以采摘,哪些还不行,看着他们满脸稚气,认真跟学的样子,就会深切感悟干农活的培养和教育功能,才能深刻理解设立“谡下学堂”的真正内涵所在:耕读有道,后谡有人。

等我和摄像师离开菜园,找到摄影组大部队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奶牛繁育中心拍摄了。穆嘉新和刘若熙已经完成了任务,满身轻快,和蒋老师一起躲在阴凉里,看工人给前来排队进挤奶间的奶牛洒水降温。负责《牛场初体验》讲解的王弈婷还剩下最后一组镜头,她的父母站在离她不远处,牛场里树荫不多,他俩就在太阳底下那么晒着。

和我一起返回的摄像师去拍牛场的时候,我没陪他一起前往。对于陌生的地方,他定会凭自己的审美眼光和专业优势,发现兴趣点,身旁他人的存在反而是一种干扰,这也许是艺术创造时的孤独美吧。

小韩带着摄像组有序地定点拍摄,我跟了一阵感觉自己没有特别的用处,就去大育成牛区找前几天胆敢舔我后背的那头奶牛。

投喂饲料的拖拉机哒哒而过,所有牛都扑向栏杆,伸出头卷动舌头,大口进食,一时活动挡杆叮当作响。我跟在车后,一一辨认每个牛耳上的黄色标签,终于找到了她!这位出生于2021年10月19号的奶牛,见我在她面前突然站定,猛地一惊,继而平静下来,清澈乌亮的大眼睛瞪我几下,又埋头伸舌卷料,对于那天把我后背当盐砖舔的事儿,似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我返回到挤奶车间旁边的时候,摄像组经从牛场里撤出了。一台防抖摄像机在路边的水泥地上,静静地站着,孤零零地,和不远处成群结队的奶牛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蹲在它身边,陪它等待主人的到来。一名工人在挤奶车间外,手捏着水管子,呲呲地冲洗倾斜的地面,不时地抬手给旁边的几头奶头也冲一下凉。奶牛们对于这样的恩惠似乎早已司空见惯,只顾悠闲地反刍,偶尔抬眼看一下待孕的成牛区,回想一阵自己的闺中时光。 等我和摄像师再次找到摄像组,他们已经在拍张玉潇的最后一组镜头了。那里有几排粗大的白杨树,浓密的树荫洒下了清凉,可那时阳光仍炽,王老师的西域面纱仍然未摘,保持了一份神秘。小韩终于有地方坐一会了,脸上仍然是最初的那份微笑热情

张玉潇坐在一条长椅上,面前的长条桌子上摆着几个花奶牛的模型,盒装的鲜奶和酸奶,她手持话筒,正在讲解试验站里的有机农产品:试验站坚持传统农业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探索立体循环种养方式,形成特色载体,为社会提供有机绿色的农副产品,素有“牛场里的工厂”美誉,其“阳春白雪”奶制品新鲜纯正,供不应求……

随着主拍摄像师一声“好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拍摄终于结束了。

四个小时,对于文化馆的摄制组,可能只是他们拍摄“大运河文化带”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因为王老师告诉我,他们还要赶往五十里之外的流村,趁天黑前拍摄那边的“西山文化带”主题,但对于参加拍摄的小讲解员们来说,的确是一段奇妙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他们有机会走出校门,参与“志愿北京”,服务社会,反哺社会。他们也会借此次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深刻感悟人生,但愿,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创作出精彩、美妙的文学作品,那将足慰此行。[1]

作者简介

褚广崇,生于七十年代,宁夏固原黑城人,现在北京昌平任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