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配对的军用大头鞋(曹卫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配对的军用大头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不配对的军用大头鞋》中国当代作家曹卫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不配对的军用大头鞋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城乡流行穿军服。那时农村象我这么大的青年人最盼望能有一套或一件军服,哪怕是一顶军帽或一双军鞋也好。看到人家穿一件军服或戴顶军帽,心里那个羡慕啊,真的无法用语音表达。但象我这样的家庭,虽然心里喜欢,那只能做个美梦罢了。

那年代不知是整体天气冷还是人不耐冻,一到冬天人们冻的没处钻。好多人手脚红肿不算,道道龟裂的口子渗着血水。疼的人手不能捏脚不能走。这时稍有钱的人家就到公社医院买瓶凡士林涂摸,缓解疼痛、止痒止血。象我们这样的家庭连买瓶凡士林的钱也拿不出来,好心的邻居二叔就把他修车和柴油机上用的黄油挖上一疙瘩(黄油和凡士林极其相似),用纸包好拿回来给我们当凡士林用。到了晚上,父母亲把黄油摸在脚后跟的龟裂处,然后用箭箭杆子点上火在黄油上一烤,黄油立马化成水流进有血的裂口深处,不知是疼还是痒,只见父母此时啮着牙直叫……

离我们五里路的一个村子里有个人在县供销社当主任。他看到家乡人穷成这样,到冬天还穿着单布鞋,发善心准备帮助乡亲们。他有个弟弟在部队上不知当什么官,能搞到战士们换下来的破旧军服和军用大头鞋。两年多时间里,给我们公社拉回来好几车旧军用品接济乡亲们。我们当地的老乡们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人家的好处。

那时我们当地连同干部家庭也不是很富有。看到分给的东西工作人也会动心。部队的东西拉回到公社,院子里倒下小山那么高好几堆。看到这么多不出钱的东西,公社干部首先红了眼。他们象饿狼一般疯扑上去在鞋堆里乱刨,先由公社书记和主任挑最好的;挑完了再由公社其他干部挑;然后供销社、粮站、公社医院、兽医站职工挑选,再完了轮当时的八大站人员挑选;就这样层层剥皮一级级的挑过……等把好的挑的差不多了,有一天晚上,我们从窑里崖上挂的纸片广播里听到了“重要通知,重要通知:各生产队请注意,明天25个大队都派上几辆拉拉车到公社院子领取各队的军用大头鞋。”我们当时一听到这个消息还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确认是真的时,全村都沸腾了,做梦都想的大头鞋从天而降,能不让人兴奋吗?!连小孩子们也跟着喜不自禁,奔走相告,生怕这一好消息有谁还不知道,村里人高兴的一夜睡不好。

拉回来了!全村人都高兴的像迎接新娘子一样来到公窑,看着东西倒在公窑院子里,有小山那么高一大堆。心里都正暗自高兴,却见生产队书记主任会计出纳保管民兵连长等先挑选开了。挑完了才开始按劳力拨堆堆,然后撵瓦瓦。当乡亲们拿到盼望已久的东西时,有的还满意的笑逐颜开,但大部分人的那种兴奋劲早没有了……

拿到我们分的那双大头鞋左看右看都感觉不太对劲,放地上再细看,才发现原来一只鞋大一只鞋小,反转看鞋码,一只41一只43。要,不能穿,不要,连这也没了。最后只能失望地拿回家。

一只鞋还破了几个口子,父亲一夜未睡,把破的那只修整了一番。第二天让我试穿,一只鞋穿上蹩的脚生疼,一只大的领带不起。心里不知有多失望和憋屈。可是就这不配对的大头鞋我也无缘享受。有一天我的东河畔一个朋友来信说:听说你们村发了大头鞋,也想买一双。我知道另外搞不到一双了,就只好把我这一双给他,乘全县开三干会的机会让村领导给捎到县城转交于他。他也不嫌鞋不配对,而是视为至宝,拿在手里还舍不得穿上,白天开大会时他把鞋裹进铺盖卷,不料可能是火炉中蹦出了个火星子,正好蹦在他的铺盖上……当人们七手八脚把火灭掉时,只从他的黄壤里找到半块还冒着白烟的大头鞋胶皮底子。

一双不配对的军用大头鞋,一段不堪回首的艰苦岁月……[1]

作者简介

曹卫江,男,1958年生,从事过小学教学工作,现已退休。喜爱写作和摄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