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拿破崙加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拿破崙加冕》
圖片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拿破崙加冕》(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 and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 in the Cathedral of Notre-Dame de Paris on 2 December 1804)是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於1807年完成的油畫,描述拿破崙一世加冕場景。

歷史

1804年9月,拿破崙口頭委託雅克-路易·大衛製作這幅畫,他於1805年12月21日開始在索邦神學院附近克魯尼學院小教堂裡開工。雅克-路易·大衛在學生喬治·魯杰特(Georges Rouget)的協助下,於1808年1月完成這幅畫。

從1808年2月7日至3月21日,《拿破崙加冕》於1808年在年度沙龍畫展上展出。這幅畫為大衛的私人財產,1819年轉移到皇家博物館,直到1837年保存在館內。然後在路易-菲利普一世國王命令下,《拿破崙加冕》被安置在凡爾賽宮博物館。 1889年,《拿破崙加冕》從凡爾賽宮轉移到羅浮宮

此画其实有两幅,第一版本现存于卢浮宫,1808年至1822年間大卫親自複製重畫的第二版本现存于凡尔赛宫,两幅画均为真品。差别在于画面中拿破仑妹妹宝琳公主着装颜色不同:凡尔赛宫的这幅着红纱,卢浮宫的另一幅着白纱[1][2]

雅克-路易·大衛受美國企業家的委託,在1808年原版發行後立即繪製全尺寸複製品。他在那一年開始工作,但直到1822年在布魯塞爾流亡期間才完成。複製品最終於1947年返回法國凡爾賽宮[3]

創作背景 

1804年12月,拿破崙從前往巴黎聖母院加冕的那一刻起,他就竭盡全力想要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政治大戲。拿破崙和他的妻子約瑟芬早晨十點離開皇宮,他們花了兩個小時來到巴黎聖母院。法國已經不再是君主制的國家了,如果是,那現在的王位繼承人就應該是查爾斯.拿破崙,他是拿破崙弟弟的後代。在馬車裡,拿破崙和他的兩個哥哥在一起。他對約瑟芬說,如果父親看到我們的今天他會說什麼。波拿巴家族出生於一個小城市,而今天他又被加冕為整個歐洲西部的皇帝。這是瘋狂的歷史。你知道歷史是多麼的風雲變幻,僅僅是二年前法國才宣布廢除君主制並且砍掉了當時國王的腦袋。拿破崙意識到要成為國王就必須必須先說服民眾接受。[4]

作品賞析 

畫家大衛受命參加拿破崙的加冕典禮,拿著畫筆去記錄這一時刻。並且把它改成拿破崙滿意的樣子。

首先是一些小小的潤色,拿破崙被畫的比他實際上要高一點。教皇本來雙手交疊放在膝上,但拿破崙對此表示不滿。我從羅馬那麼遠的地方請來一位教皇可不是讓他坐著不動的。所以教皇最後被重新畫成他正在祝福的樣子。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看不到的細節。在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的畫作中,他們必須先創作一個裸體模特的摹本,有了這個裸體人像後再給他們加上衣服。羅浮宮有一份教皇畫像的素描,他全身赤裸坐在椅子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裸體的教皇,這可是件不同尋常的事。

大衛還做出了一些重大的改變。拿破崙的母親--萊蒂齊亞夫人,她慈祥的看著下面這對皇室夫婦,但實際上她根本就沒在現場。她拒絕參加婚禮,萊蒂齊亞沒在現場,因為他根本不贊成兒子迎娶約瑟芬。他是一個占有欲很強的母親,一個典型的地中海地區的母親。他並不贊成這樁婚事。甚至拿破崙的姐姐們和約瑟芬之間也有競爭關係。在加冕典禮之前,因為要替約瑟芬捧婚紗的事情,他們還大吵一架。最後拿破崙親自下的命令,不管怎樣,他們都要為新娘捧紗,他們只好服從。

皇后身份的畫像也有所改變。那時她已經超過四十歲,卻被描畫成一個光彩照人的年輕佳麗。畫家沒有流露出一絲半點的線索,完全看不出這位夫人剛剛因為抓到丈夫和別的女人上床而憤怒,以及她的丈夫以離婚威脅她。由於他們沒有在天主教堂舉行婚禮,所以是可以離婚的。但是約瑟芬自有幾招應對的辦法。她決定在加冕前一晚去見教皇,教皇並不知道約瑟芬和拿破崙沒有在教堂舉行婚禮,教皇表示,如果他們不在教堂舉行婚禮他將拒絕出席參加加冕典禮。拿破崙別無選擇,只好在加冕前夜舉行一個倉促的婚禮。這幅完成的畫作表現的是拿破崙上前一步,加冕他的妻子為皇后時的場景。但是最初的版本表現的是這之前的一幕,拿破崙毅然決然的將皇冠戴在自己的頭上。這是拿破崙加冕典禮中非常著名的一段。如果你仔細看拿破崙腦袋後面的部分,你還能看出原始版本的痕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修改?有人認為是畫家自己的決定,他更喜歡後一個版本。但是拿破崙的回憶錄中卻透露說,這個改動是出於約瑟芬的意見。這位新的皇后年紀已經大了,她無法誕育皇嗣,短短几年後,拿破崙就會與他離婚。但是在這幅畫中她依然年輕美貌,她被定格在一個勝利的瞬間,這是皇后的勝利,而不是皇帝的。

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被官方承認的一個大衛筆下的加冕典禮。但是如果我們了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就會看到畫中人物之間的暗流涌動,看到一出出自生活之手的滑稽戲。[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