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加冕》
图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拿破仑加冕》(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 and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 in the Cathedral of Notre-Dame de Paris on 2 December 1804)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于1807年完成的油画,描述拿破仑一世加冕场景。

目录

历史

1804年9月,拿破仑口头委托雅克-路易·大卫制作这幅画,他于1805年12月21日开始在索邦神学院附近克鲁尼学院小教堂里开工。雅克-路易·大卫在学生乔治·鲁杰特(Georges Rouget)的协助下,于1808年1月完成这幅画。

从1808年2月7日至3月21日,《拿破仑加冕》于1808年在年度沙龙画展上展出。这幅画为大卫的私人财产,1819年转移到皇家博物馆,直到1837年保存在馆内。然后在路易-菲利普一世国王命令下,《拿破仑加冕》被安置在凡尔赛宫博物馆。 1889年,《拿破仑加冕》从凡尔赛宫转移到罗浮宫

此画其实有两幅,第一版本现存于卢浮宫,1808年至1822年间大卫亲自复制重画的第二版本现存于凡尔赛宫,两幅画均为真品。差别在于画面中拿破仑妹妹宝琳公主着装颜色不同:凡尔赛宫的这幅着红纱,卢浮宫的另一幅着白纱[1][2]

雅克-路易·大卫受美国企业家的委托,在1808年原版发行后立即绘制全尺寸复制品。他在那一年开始工作,但直到1822年在布鲁塞尔流亡期间才完成。复制品最终于1947年返回法国凡尔赛宫[3]

创作背景 

1804年12月,拿破仑从前往巴黎圣母院加冕的那一刻起,他就竭尽全力想要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政治大戏。拿破仑和他的妻子约瑟芬早晨十点离开皇宫,他们花了两个小时来到巴黎圣母院。法国已经不再是君主制的国家了,如果是,那现在的王位继承人就应该是查尔斯.拿破仑,他是拿破仑弟弟的后代。在马车里,拿破仑和他的两个哥哥在一起。他对约瑟芬说,如果父亲看到我们的今天他会说什么。波拿巴家族出生于一个小城市,而今天他又被加冕为整个欧洲西部的皇帝。这是疯狂的历史。你知道历史是多么的风云变幻,仅仅是二年前法国才宣布废除君主制并且砍掉了当时国王的脑袋。拿破仑意识到要成为国王就必须必须先说服民众接受。[4]

作品赏析 

画家大卫受命参加拿破仑的加冕典礼,拿著画笔去记录这一时刻。并且把它改成拿破仑满意的样子。

首先是一些小小的润色,拿破仑被画的比他实际上要高一点。教皇本来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但拿破仑对此表示不满。我从罗马那么远的地方请来一位教皇可不是让他坐著不动的。所以教皇最后被重新画成他正在祝福的样子。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看不到的细节。在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的画作中,他们必须先创作一个裸体模特的摹本,有了这个裸体人像后再给他们加上衣服。罗浮宫有一份教皇画像的素描,他全身赤裸坐在椅子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裸体的教皇,这可是件不同寻常的事。

大卫还做出了一些重大的改变。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亚夫人,她慈祥的看著下面这对皇室夫妇,但实际上她根本就没在现场。她拒绝参加婚礼,莱蒂齐亚没在现场,因为他根本不赞成儿子迎娶约瑟芬。他是一个占有欲很强的母亲,一个典型的地中海地区的母亲。他并不赞成这桩婚事。甚至拿破仑的姐姐们和约瑟芬之间也有竞争关系。在加冕典礼之前,因为要替约瑟芬捧婚纱的事情,他们还大吵一架。最后拿破仑亲自下的命令,不管怎样,他们都要为新娘捧纱,他们只好服从。

皇后身份的画像也有所改变。那时她已经超过四十岁,却被描画成一个光彩照人的年轻佳丽。画家没有流露出一丝半点的线索,完全看不出这位夫人刚刚因为抓到丈夫和别的女人上床而愤怒,以及她的丈夫以离婚威胁她。由于他们没有在天主教堂举行婚礼,所以是可以离婚的。但是约瑟芬自有几招应对的办法。她决定在加冕前一晚去见教皇,教皇并不知道约瑟芬和拿破仑没有在教堂举行婚礼,教皇表示,如果他们不在教堂举行婚礼他将拒绝出席参加加冕典礼。拿破仑别无选择,只好在加冕前夜举行一个仓促的婚礼。这幅完成的画作表现的是拿破仑上前一步,加冕他的妻子为皇后时的场景。但是最初的版本表现的是这之前的一幕,拿破仑毅然决然的将皇冠戴在自己的头上。这是拿破仑加冕典礼中非常著名的一段。如果你仔细看拿破仑脑袋后面的部分,你还能看出原始版本的痕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修改?有人认为是画家自己的决定,他更喜欢后一个版本。但是拿破仑的回忆录中却透露说,这个改动是出于约瑟芬的意见。这位新的皇后年纪已经大了,她无法诞育皇嗣,短短几年后,拿破仑就会与他离婚。但是在这幅画中她依然年轻美貌,她被定格在一个胜利的瞬间,这是皇后的胜利,而不是皇帝的。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官方承认的一个大卫笔下的加冕典礼。但是如果我们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就会看到画中人物之间的暗流涌动,看到一出出自生活之手的滑稽戏。[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