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七星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七星山[2]


七星山主峰高1120公尺,是台北市的最高峰也是登山朋友口中的小百岳之一。因受冬季东北季风影响,每年秋季芒花开花时,极为壮观。七星山位于台湾北部的阳明山国家公园辖区内,七星山为一复式火山,地理上属于大屯火山汇,峰项置有一等三角点。七星山制高点视野极佳,可眺望大台北盆地,蜿蜒的淡水河流域,俯卧在台北盆地中,新店溪与大汉溪交会处在新庄、万华,基隆河交会在士林,全都一览无遗。

七星山有三个主要的登山口,分别是小油坑苗圃(游客中心)及冷水坑,海拔高度分别为800、550、750公尺左右。 小油坑与主峰的海拔落差最小,而路程最短;苗圃线则落差最大,且路程最远。七星山顶已竖立起一座水泥石塔,写著“七星山主峰.1120M.台北市第一高峰”。[1]

七星山在 70 万年前开始喷发,顶部原有一喷火口,但在火山喷发结束后被侵蚀成七个小山头,这也是七腥膻之所以叫七星的由来。若由台北市向北仰望大屯群山,山脊中较为低平的一段是小观音,左边较为圆浑的是大屯山,右侧山形宛若锺型山体的就是七星山了。不过因为长时间的风化侵蚀,现在已经很难清楚的辨认是哪七峰了。


七星山的形成历史

七星山的形成,跟据地质研究,七星山属于大屯火山群,大屯火山群的火山群的火中的演化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2]

  • 第二时期发生于80万年左右受到冲绳海槽张裂的影响,大屯火山群受影响熔岩快速上升。
  • 第三期是发生在70万年左右产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竹子山、小观音山、七星山等山的形成,直至20万年前火山活动才趋于停止,逐渐演成现在的样貌。


七星山的登山路线

目前登山客较常登临的为主峰 1120 公尺,东峰 1107 公尺及南峰三座。如果想要攀登七星山主峰 (海拔 1120 公尺),其实不难,特别是有四条非常大众化的步道,分别是:

  • (1)、梦幻湖停车场登山口;
  • (2)、水坑停车场登山口;
  • (3)、阳金公路旁苗圃登山口;
  • (4)、小油坑停车场登山口。

以上所述的这四条路径中的第一、二两条路径会在七星山教育广播电台站前交会合一,然后继续往上,而这条继续往上的路径经过七星山东峰后缓下鞍部,然后会与第三条阳金公路旁苗圃登山口上来的路径再交会,然后上坡直达七星山主峰。不过其中最单纯且最短的路线就是由第四条小油坑停车场登山口出发。这条路线一路直上,非常单纯,几乎没有其他的叉路,非常好走。

“小油坑”登山步道

“小油坑”是火山地质活动相当活跃的景观区,尤以“后火山活动”之喷气孔、硫气孔、温泉及崩坍地形等最具特色。“后火山活动”,是指火山停止喷发后,残馀的热量继续加热地下水,并顺著岩裂隙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气孔、温泉等现象。沿途因为有完整的步道的,很安全也很好爬,连小朋友都可以爬。不过因为算是持续上坡,所以其实是会累的,不用走太久就会满身汗,当然也会有点喘。不过全长不过 1.6 公里,并不是太长,来回大概两个小时,是一个很适合傍晚的行程。小油坑,不断冒出白色气体,不停发出嘶嘶的气体,让人对火山活动有深刻的感觉,可以感受到火山真的是活的!

小油坑箭竹林步道入口位于阳金公路台汽小观音站站牌前约 100 公尺,至小油坑游客服务站之步道全长 800 公尺,步行时间约二十分钟,阳明山国家公园在这条步道上设置了两座观景平台,在平台上可远眺大屯山、近观小观音山、纵览竹子湖及小油坑喷气孔全景。

既然到了小油坑的游客中心,当然得先参观一下小油坑。小油坑为一处后火山活动地质景观区,位于七星山的西北麓,由阳金公路的小观音站右转可达观景步道,海拔约 805 公尺,以“后火山作用”所形成之喷气孔、硫磺结晶、温泉及壮观的崩塌地形最具特色。除了小油坑本身,在这里的眺望平台还可远眺竹子山、大屯山、七星山与小观音山等火山锥体,以及金山海岸、停车场等。而在大屯山与七星山之间的竹子湖,原来是一处火山堰塞湖,后来湖水切穿湖盆下缘流失,之后再经先民垦植,才逐渐形成现在的梯田风貌。

喜欢观察植物的游客,还可以用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游附近的箭竹林步道,观察箭竹林、芒草原和火山植物。想爬七星山的游客,可以由小油坑停车场旁边的登山口开始攀爬,约一个多小时可登顶。 在小油坑游客服务站略休憩之后,踏上征途。从登山口起,就是陡峭的石阶蜿蜒而上。这段步道位于七星山西北麓,属于迎风坡,终年强风侵肆,满山遍野以耐寒的芒草及包箨矢竹林植物生态为主。上次走另一条由苗圃往七星山的步道则处于背风坡,林木茂密,两地景观截然不同。沿石阶一步步而上,回首下望,小油坑景观区就在底下,只见白雾冲天。抬头仰望,山势巍伟壮丽,而步道旁不时可见硫磺喷气孔喷出白色硫气,浓烈味道扑鼻而来。

约走二十分钟,登上一处陵线平台处。步道位于陵线上,向左远眺,原本应可见观音山及淡水河美景,无奈此时霾害阻隔,台北盆地触目所及,只见云雾漫漫,不见任何景物。不过对面大屯山系绵延的群山之美倒是历历在目。续前行,一路上有两旁包箨矢竹、零零散落的安山岩、硫磺喷气。然后走到一处空旷的裸岩硫磺喷孔处,云气冉冉,空气交织著硫磺味,颇有原始蛮荒的沧凉感。这里的地质景观形成于几十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遗迹,经悠悠岁月而演变成今日之景致。此处山谷,有一片绿意盎然的昆栏树林,在这以芒草及矢竹为主的山区格外显眼。这里的小山坳谷处可阻挡强烈的北风,昆栏树便能在此安身立命,欣荣地生长。

步道旁的包箨 ( ㄊㄨㄛˋ) 矢竹,因茎杆挺直、韧度强,昔日人们以此当箭杆,因此又称之为箭竹。一生只开一次花,花开后产生新的世代,母株随即枯萎回归大地,平时它的地下根茎发达,利用根茎节上面的生长芽繁殖小苗,因此矢竹生长密集,生命周期长达六十年以上,一生仅开一次花,当花开时就是即将死亡的时候。再往上走,又是一小段陡坡,之后步道被包箨矢竹所夹围,走在其间,彷若被与人同高的竹矢夹道相迎,云雾环绕,别有一番滋味。在距主峰约四百公尺处的路左侧岩石下原有一小土地公庙,是台北市地势最高的土地公庙,如今已消失不见。再往上走,绕过最后陡坡而上,终于抵达梦想已久的七星山顶。

七星山顶的空间不大,散落著形状嶙峋的安山石,立有一颗一等三角点基石。此时大约有二、三十馀名游客在此休憩。虽然走起来很喘,不过当登上了七星山主峰,瞭望四周,实在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天气虽好,南边的展望却只可以看到平等里与菁山里,反倒北边的展望较佳,可以看到金山海边,视野辽阔,真的是很舒适。坐在山顶上,微微吹来的风,也是让人感觉非常满足,更是有浓浓的成就感。

一览七星山登山步道至顶峰的美景


视频

七星山主、东峰步道(5.七星山主峰).mpg


海拔1120公尺,台北市第一高峰 ~七星山 ★阳明山国家公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