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亞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亞港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啟用    1728年

水域面積  6米-30米

港口代碼  CNSYA

年貨物噸位 153.6萬噸(2014年)

三亚港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内及崖州区,为三亚市的民用港口,其分为凤凰岛邮轮港、南山货运港、崖州中心渔港三个港区。2014年共完成货运吞吐量153.6万吨。

历史

歷史上,三亞與南洋各國通商曆史悠久。

三亞港因盛產石蟹和原鹽,商販常來此經商,宋元時期,該港口就已經成為瓊島南部重要通商港口。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崖州守軍在三亞村設三亞分營,扎兵防海盜,臨川港與海島沿海各地通航貿易愈加頻繁。

明代以後,臨川港不僅和瓊島各港貿易頻繁,也與國內港口有商貿來往,互通有無。

清雍正六年(1728年),臨川港改稱三亞港。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三亞港設有鹽商會館,專銷運三亞鹽。各路商販紛紛雲集三亞港設點開鋪,收銷崖城土特產品,逐漸發展成為三亞港。

1910年以後,三亞港開始闢有固定航線。

日軍侵瓊後,1942年在三亞建軍港,修建碼頭和倉庫,並在海港附近建設機場企圖長期霸佔海南。

日軍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接管三亞港,港口設備均被盜賣,港口由此廢置。

解放後,三亞港恢復修建。

1953年,三亞港改為商港後,擔負海南島東部和南部海上客貨運的主要任務,三亞豐富的礦產、石砂和鹽田資源通過三亞港源源不斷地運出海島。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三亞港成為我省南部主要樞紐港。過去十多年來吸引來自我省臨高、儋州,廣東電白、陽江珠海廣西北海及港、澳、台漁船長期到此交易、補給、避風停靠。

為解決港城發展相互制約、港區集散疏運不暢交通擁堵、各類船艇航行安全等問題,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三亞在2005年啓動了三亞港客運、貨運和漁港“三港分離”工程,將貨運港搬遷至距離城區約40公里的南山岬角,開闢建設南山港區,將漁港搬遷至崖州灣寧遠河口西側,建設崖州中心漁港,將三亞老港區的功能調整為以客運和海上旅遊為主的客運港區,其客運功能搬遷到三亞鳳凰島國際客運港。

2016年,隨着三亞漁港全部搬遷到崖州中心漁港,“三港分離”的願景得以真正實現。

2017年5月,三亞市政府決定實施“陽光海岸”棚改項目,對三亞港碼頭用地進行徵收,並從2017年7月開始對三亞港區的建築物實施整體拆除,舊有的痕跡徹底消失,曾經的輝煌永存記憶。

2018年3月底,隨着最後一拆的完成,這座昔日三港合一的老碼頭從此不復存在。[1]

港口设施

三亚港区现有码头泊位11座,最大靠泊能力11.5万吨,其中凤凰岛客运码头2座,港务局专用码头1座,其余为企业自建专用码头。

南山港区拥有5000吨级泊位2座,另有石油专用码头1座。

崖州中心渔港为渔业码头,主要承担南海远海捕捞作业保障等功能。另有造船厂一座,可制造100吨级渔船。

全港共有装卸机械37台,其中起重机13台。另建有14座仓库,总面积15000平方米。[2]

自然条件

风况:常风为东北风,季节风向为西南风,5-11月为台风季节,风速达40米/秒,风力10-12级,每年有3-4次台风侵袭港口,台风入侵时,三亚河水上涨,海浪大,对港口生产有较大影响。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263毫米,6-10月雨季,台风季节往往雨水增多。降水量占全年的90.2%。雾况:三亚港终年无雾。气温:年平均气温25.5℃,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28.3℃,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20.7℃。潮汐:为不规则日潮型,以日潮为主,每月14天为日潮,日潮时最高潮位2.2米,持续16小时,最低潮位0.6米,平均潮位1.03米,最大潮差2.26米,最小潮差0.06米。平均潮差0.79米。潮流:涨潮时水分为两支流,一支向东南流经码头处进入三亚河,流速0.35米/秒;另一支自白排礁缺口向西北流,流速0.35米/秒。落潮流向相反,流速分别为1.08米/秒和0.07米/秒。落潮时间持续8小时,泥沙被落潮带入大海,港池回淤量较少。助航信息航道:航道水域面积7万平方米,总长1650米,其中旧航道长400米,宽35米,水深3.5米,方位角283度30分。主航道(新航道)长1250米,宽45米水深7米,方位角248度。锚地:拥有检疫引航锚地、装卸过驳锚地、防台锚地各1个。检疫引航锚地位于北纬18度11分0秒,东经109度26分0秒,水深2.8米,泥底,可泊数艘几万吨级轮船;装卸过驳锚地位于北纬18度13分07,东经109度27分0秒,水深9.2米,泥底,可泊10余艘万吨级轮,能避12级台风。

視頻

中国为何会选中三亚港建航母基地?专家:未来至少会有

参考文献

  1. 三亚 SANYA,搜航,
  2. 三亚港. 中国港口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