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元宫 - 湖南省攸县三元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元宫 - 湖南省攸县三元宫

中文名称;三元宫


地理位置;桃水镇上铺

三元宫,位于桃水镇上铺。所谓三元宫,说法有二:一曰此宫供奉南朝梁司空张岜三兄弟而得名;一曰祀奉张岜真人之三弟而命名。

序言介绍

三元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33)。相传我国著名道院江西龙虎山谭净月道人来攸选址修道,看到桃水江流澄清,桃花盛开,欣然定居下来,用石头垒成三间石室,以供奉民间尊神张巴玉,时为"石头庙"。后谭净月得道后,临行时留言于石室:"云游四方择胜址,桃水林间垒石室。数载修炼得正果,朝廷有召未敢迟。香火长明勿得断,信士班辈应承嗣。修炼成仙僧道愿,庙宇拓建自有时。"

清同治版《攸县志》载:"三元宫,康熙间(1662~1722),谭谛、谭卿培捐建殿宇及东西两寮。乾隆间(1736~1796),谛、培子孙重修。"清末明初,谛、培相继辞世。当时谢家坪道士谢丕池父子先后进观住持,不但延续了香火,而且不断维修宫观,还增建了附属设施,保存了法像9尊,司空药签簿1本,司空真人布质腹状1份。

至新中国成立后,三元宫历经1952年"土改"、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的"文革",宫夷像毁,遗迹不存。1993年以桃水谭氏嗣孙菊雅为首,倡导重建三元宫,并得到了桃水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经10余年时间,分三期建成如今的三元宫建筑群。

主体建筑有正殿、戏楼、观音殿、牌坊等,加上聚会堂、放生池、亭阁等附属设施,总使用面积12888平方米。宫内塑有司空三真人、武功尊神、观音大士等30多尊法像,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山门(牌坊)临桃水正街,由三拱门组成,顶为重檐,基为层雕。中拱为"冲升门",高7米,左右耳拱门分别叫"吉祥门"和"如意门"。山门背后的横坊上,中门书"复兴坊",左右耳门分题"风马"和"云车"。两面雕刻精致,整体威严雄伟。

进山门经150米长的"花城路",便进入三元宫院内。迎面是三元宫正殿,此殿砖混四廊仿古建筑,红墙绿瓦,坐东北朝西南,六栋三层。高16米宽32米进深20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十六根柱子支撑周边回廊,单重檐横撑顶盖,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气势恢宏。[1]

正殿前是两亩见方的戏坪,香炉分列两边。正面是17米高的戏楼,双龙盘栋,四空三层。三拱门中高耳低,朱红门框,黑质金钉门页。中为戏台,左耳是藏经室、图书室,右耳是福主寺、办公室。其余的妆房、音响室、道具房,浴室、餐厅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正殿后是观音殿,与正殿天桥相接。此殿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四栋三空。十六根柱子撑起三层殿堂,二楼现回廊。观音莲台用衡山南岳麻石垒筑,6米高的金身观音法像坐其上,金童玉女旁立,十八罗汉位列两侧,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此地虽无崇山峻岭之秀,茂林修竹之盛,深谷古刹之幽,但闹中取静,俗中养雅,景观独特,别具一格。前有金鹅点水,后有龙泉喷珠,左有双凤朝阳,右有盆月藏金。长湖抱其身,养宫庭之韬气;石门立其东,扼攸衡之通衢;羊湖锁其南,把东西之隘口。宫前远眺,阡陌相连,农圃相间;翘首环顾,丘陵起伏,农舍鳞次;回首近观,高楼林立,商铺毗邻。人如坐画图中,美不胜收。有道是:"天下胜景皆佛道,此处幽雅必留仙。"

殿内奉祀仙人司空三真人,其生辰为农历八月十五日,三元宫将此日定为例祭日,并每年举办一次庙会七至九天。庙会期间,儒、释、道三教依礼祭祀,八方信士云集朝拜,商贾摊贩摆摊设点,酒肆茶楼开门迎客。唱戏杂耍、舞龙舞狮。龙灯、珠灯、香灯、花灯、牛灯、走马灯各灯齐上,锣鼓队、腰鼓队、音乐队、龙灯队、狮子队队队出场,灯舞、祭祀舞、劳动舞、高脚舞、蚌壳舞纷纷亮相。鞭炮隆隆,锣鼓阵阵,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为促进文物保护,繁荣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事业,活跃人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由于三元宫的优越位置,桃水镇政府引导当地民众建设三元宫公园,使其不但成为了宗教活动场所,而且成为了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相关视频

一个传统农业大镇,千年古宫三元宫之风采也是攸县旅游景点之一

参考资料

  1. 湖南攸县三元宫 , 豆丁网 2014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