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到西安(朱彩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三到西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三到西安》中國當代作家朱彩娟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三到西安

十多年間,我曾三到西安,每次都是秋季,竊以為這也是尋味回民街最適宜的時候。此時,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火晶紅柿、石榴、核桃等土特產剛上市不久,黃桂柿子餅、石榴汁兒、椒鹽核桃等着名風味正是口感最新鮮的時候;此時,天已漸涼,秋葉漸黃,正可體會古詩中「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意境。行走回民街,眼花繚亂的小吃難免引得你東吃一口,西吃一口……這些小吃,解饞卻不解飽,最後,怎麼也得來一頓「正餐」,羊肉泡饃或蕎麥餄餎之類,連湯帶水熱乎乎吃下去,滿滿的腸胃才能舒坦。而且,越是深秋,這頓「正餐」吃起來越酣暢淋漓,不但解飢而且驅寒。

在外面吃飯,羊肉泡饃是我看到必點的美味。但是,我一直頑固地認為:吃真正的羊肉泡饃,還得來回民街。因為,第一次吃泡饃的印象太深刻了:在店裡落座之後,取過一隻碗,學着其他食客的樣子將饃掰成小塊,然後交給白衣白帽的掌勺的。掌勺人先澆上幾勺湯悶一悶,再掄圓了勺子耍手藝,幾聲麻利的鍋、碗、勺碰撞之後,濃濃的湯汁兒已澆滿一碗。等在桌旁,店夥計餘音繞樑的一聲「來了」之後,一碗泡饃便放在眼前……如此這般,不單吃了、喝了、嚼了,還聽了、聞了、看了,可謂調動了五官的全部功能,收穫了個色、香、味、形、聲俱全。

當然,這是十多年前的見聞感受了。如今,回民街上的泡饃店,開始使用機器切饃丁兒,店夥計也換成了年輕漂亮的女服務員……雖秦聲不再,滋味卻依然如故。因為極好這一口,我不由自主地將羊肉泡饃放在尋味回民街的最後,以重溫經典般的隆重「再來一碗」!

[1]

作者簡介

朱彩娟,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