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毛流浪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毛流浪记》是中国漫画家张乐平于1935年创作的[1],其主角“三毛”到现在仍然是中国最著名和受人喜爱的虚构人物之一,也被翻译成不同语言版本。

在“三毛”面世前,大多数的中国漫画书的对象都是以成人为主的。而这些故事都没有对话的。当张乐平创作三毛这漫画人物系列时,他的主要目的是想透过漫画戏剧形式表现抗日战争为社会带来的祸害。他想表达对年轻难民的关注,尤其是在街上流浪的孤儿。角色们的大转变都是发生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毛则是这些孤儿的代表。

现在虚构人物三毛有着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卡通及书本制作。三毛的形象也从一个饥饿、无家可归的男孩转变成一个健康、平常的21世纪学生。依据制作,角色人物会跟着中国最重要历史时期一直活到未来的太空探索时代。

故事

故事发生在30至40年代初的上海。内容围绕无家可归的孤儿三毛,讲述三毛在“黄金”时代旧上海的历险事情。三毛生活在战争、殖民主义和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贫穷苦难环境下。

三毛流浪记所说的是原为富家子弟的12~15岁少年三毛因为日本侵略而失去了父母,沦为孤儿。后他多次寻找母亲未果,曾经做过多种苦力,例如擦鞋工等,但多次被地痞、日本军等人陷害。帮助过三毛的一共有几人,一个人是渔夫,后因为日本侵略而为保卫三毛而死;第二个是一个穷苦太太,他因为觉得三毛可以帮助自己的家庭而收留了他,后因为日军侵略而不得不抛弃他。在故事的开头到结尾,都叙述了三毛流浪的痛苦生活,作者通过多种方法(例如三毛的梦以及三毛的表情)来描述三毛想家、想亲人的内心深处[2]

角色

三毛在故事里的样子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永远都是只有三条头发,这也意味着贫穷导致的营养不良。

获奖

1997年6月,据中国30多家城市中心书店销售情况统计,畅销书(文艺类)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的是《三毛流浪记》。

1998年评选的“全国优秀畅销书”少儿类75种图书中,三毛系列作品就占了7种,其中《三毛流浪记》荣居榜首。

1999年《三毛流浪记》被评为“建国五十年以来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

此外,近几年来,各种三毛作品就曾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幼儿读物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等多项殊荣。

视频

三毛流浪记 相关视频

国产经典《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三毛,成就新中国第一个最具影响力的童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