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义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东与紫金县蓝塘镇相邻,南与惠东县多祝镇相连,西与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相接壤,北与紫金县好义镇、凤安镇连接,距紫金县城80公里、惠州市区70公里,深圳市区165公里、广州市区212公里。全镇总面积17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437亩、山地面积24万亩。下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

目录

历史沿革

上义地域,秦汉时期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之地。宋、元两代属归善、长乐两县之地。明朝隆庆三年(1569)成立永安县,属惠州府古名都,清代保留建制。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设道,属潮循道永安县。民国三年(1914年)1月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紫金县。

“上义”之名据说是出自光辉乡岭头围关帝庙一幅楹联:“上扶汉室,义结桃园”,取其联首两字,故名“上义”。明、清代属古名都上义约(社)。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一区上石乡。1930年属第一区上好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上义、好义合并为尚好乡,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尚好乡改名为广义乡。建国初期仍设区,上义划为第二区好义乡,1952年5月属第七区。1957年12月成立上义乡。1958年10月属好义人民公社。1961年4月成立上义人民公社。1968年3月并入好义人民公社。1973年4月恢复上义人民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成立上义区公所。1987年4月撤区改镇,成立上义镇。

2000年行政下辖招元上义光辉卷蓬吉洞郊田叶西等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镇名相传出自岭头围关帝庙的一副楹联“上扶汉室,义结桃园”。境域明清时属古名都上义社(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一区上义乡,民国30年属第一区尚好乡,民国34年改为广义乡。

建国初属第二区好义乡,1952年属第七区,1957年12月成立上义乡,1958年10月属好义公社,1961年4月分立上义公社,1963年3月并入好义公社,1973年4月再次恢复上义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上义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连蓝塘,西接惠阳县梁化、大岚,南邻惠东县松坑,北临好义、凤安。镇府驻地上义圩,东北距县城80千米。

1988年,上义镇总人口3442户197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3人,总面积179.72平方千米,辖上义(径子、花园、塘围、罗汉、京坑、竹坑、干坑、果塘、上 9个自然村)、招元(下竹园、黄屋楼、大坝、田心、大岭、老塘、红旗、西园、石头潭9个自然村)、光辉(莲塘、山下、中心、黄坑、围背、围下、田心、水坑、勤兴、和平、韩村角、红旗、红群、塘面、钉坑、子寨、船肚、上黄嶂18个自然村)、吉洞(林坑排、上洞、上楼、探村、白水磜5个自然村)、卷蓬(卷蓬、高岗、芙蓉、水角、红光、径尾、下楼、新光、田心、河背10个自然村)、郊田(郊田、燕窝、伯坳、上村、朝王、壁水、竹应、桐坑8个自然村)、叶西(草塘、林禾、石人、矿坑、围光、探涧、半山、黄坑8个自然村)7个行政村和上义圩(佛子、下社、上社、楼背、圩头、上楼、老屋7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1]

2004年,全镇辖招元、叶西、郊田、上义、光辉、吉洞、卷蓬7个行政村和上义1个居委会,52个自然村,总面积178.5平方千米,总人口21646人。

地理环境

上义镇

上义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东经114°48′,北纬23°17′。面积173平方公里。东与紫金县蓝塘镇相邻,南与惠东县松坑镇相连,西与惠州市惠城区大岚镇接壤,北与好义镇、凤安镇连接。

上义镇地处秋香江支流上义河上中游,地形沿上义河两岸呈带状分布,地势东西高,南北底,四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狭长地带,象船形。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年均降雨量1744毫米,无霜期330天。

境内建有布格小型水库,灌溉便利,宜于农业耕作。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品种多。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布格水电站、飞云寨一、二级水电站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重晶石、石灰石、红麻石等。

该镇盛产木材竹子松脂茶叶水果香菇木耳蜂蜜、三黄胡须鸡等。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重晶石、石灰石、红麻石等矿产资源,飞云寨原始森林、石岳峰、卷蓬九厅十八井、吉洞七十二塅、东江纵队第七支队游击区遗址等旅游资源,建有布格水电站、飞云寨一、二、三级水电站、惠源电站、郊田电站、光辉黄坑梯级电站、吉洞电站等9座水电站。

城乡分类

441621104:~001 121上义居委会 ~200 220光辉村 ~201 220吉洞村 ~202 220招元村 ~203 220叶西村 ~204 220郊田村 ~205 220卷蓬村 ~206 220上义村

人口姓氏

2000年,上义镇总人口4179户,21670人,其中,农业人口20490人,占人口总数的94.5%;非农业人口1180人,占总人口数的5.5%。从事第一产业5533人,第二产业2061人,第三产业 人,外出打工3099人,外地流入本地务工人口101人。此外,还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278人。

上义镇居民均为汉族,人数较多的姓氏有温、孙、张、黄、廖、钟、曾、赖、邹、陈、邱、刘、古、杨、郑等,均讲客家话。

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自1979年以来,上义镇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认真贯彻《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1979年人口出生率为19.2‰,计划生育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9.6‰;1989年人口出生率为12.1‰,计划生育率为76.6%。自然增长率为5.05‰。1998年10月投资25万元,建筑面积368平方米的上义镇计划生育服务大楼投入使用,并配备2名技术服务人员,配置有手术床、人流吸引机、显微镜、微波治疗仪、B超等设备,可进行常规计生技术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三为主”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到村一级,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常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镇成立了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工作专业队伍,镇村两级建立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服务所(室)、计划生育婚育学校等。

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好术后回访服务,抓好查环查孕,加强计生档案卡、册、表和“三栏、两室、一校、一会”的管理。

2000年全镇育龄夫妇3781对,落实结扎105例,上环154例,人流18例,引产19例,药具6人,查环查孕3011人次。2000年人口出生率为11.65‰,计划生育率为85.71%,自然增长率为6.37‰。2000年叶西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模范村;郊田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卷蓬村、吉洞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合格村。1991年上义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五好乡镇的称号。2000年上义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镇;上义镇计生办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办公室。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上义镇工业基础薄弱,镇内只有打铁铺、油榨、鞋业、木工等小作坊,以及老圩有衣车组1个,衣车工人15人。

上义镇

改革开放以后,上义镇有工商企业219 家,其中国营5家,集体5家,个体209家。在工业和手工业方面,主要有竹器加工、木器加工、铁器加工、食品加工、粮油加工、水力发电、建筑、建材、制衣等行业。

1987年,上义镇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竹木器加工业,建设竹器厂1个;木器加工厂1个,主要生产办公桌椅、休闲桌椅,出口产品有541折椅折桌等,远销香港、东南亚等地,年产值500多万元,有工人150多人。充分发挥水力资源的优势,70年代在上义村建设布格电站,装机容量125千瓦,年发电量40万千瓦时。1991年,在卷蓬村飞云寨建设一、二级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720千瓦,年发电量180万千瓦时,有工人19人。

在农业生产方面,已形成蔬菜基地1947亩,油茶基地1500亩,水果基地2850亩。1979年以来,投资195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7126亩,建设永久陂21座,开辟三面光渠道8公里,维修灌溉渠道35公里。全面推广良种良法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和水果种植。至2000年末,全镇花生种植面积3749亩,水果种植面积3175亩。

2000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29417亩,粮食总产量11925吨,稻谷总产量9780吨,花生总产量923吨,蔬菜总产量2470吨,水果产量493吨。“三黄鸡”饲养量205731只,生猪饲养量12444头,出售和自宰三鸟97194万只。镇内有集市,逢农历二、五、八为圩日。

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716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2万元,农业产值703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09万元,农贸集市成交额1900万元,财政收入55万元。200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037元,比1978年572元增长5倍。1979年至2000年,农民新建楼房1558幢,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全镇人均住房面积18.1平方米。

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农业总产值8944万元,本级财政收入308万元,人均纯收入494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5%、6% 、6%和6%。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3所,中学教职工62人、小学教职工120人,在校中学生1275人、小学生1988人;目前安装光纤电视收视频道户1320户;群众装有固定电话3016部。全年水稻播种面积1.7704万亩,总产量7340吨,其中杂优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5%以上;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1400多亩;花生种植面积3839亩,总产量737吨。完成国税127万元、地税126.9万元、财政两税15万元;上义农村金融信用存款余额5695万元,贷款余额3357万元;有个体工商户125户、从业人员346人。2009年,我镇在全县镇级工作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主要经济指标考核获得一等奖。2010年6月,我镇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吉洞村被评为“省卫生先进村”。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亿元,比去年增加10%,其中,工业总产值1.48亿元,比增15%,农业总产值1.27亿元,比增6%,第三产业总产值0.28亿元,比增15%;完成税收233万元,比增24.6%,其中国税118万元,地税112万元,契税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280元,比增10%。

社会文化

市政建设

建国初期,上义镇圩镇面积只有2万平方米,仅有条6米宽、200米长的低标准、小石铺就的街道。改革开放后,上义镇根据近期、远期的人口规模、居民区扩建以交通、能源、电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商业、服务、文化、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按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构想,作出了科学规划。1998年对全圩镇作了总体规划。

2000年,圩镇居民1100多人,上义镇圩镇规划区面积1.5平方公里,钢混结构楼房4万多平方米,圩镇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街道有2条,商业街道1条,市场1个,面积500平方米,1992年铺设圩镇街道长1公里。

有日供水5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1个,供水网管总长8.5公里,与好义镇共用3.5万伏好义变电站,为上义镇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交通邮电

上义镇距紫金县城80公里,至惠州市区75公里,到惠东县城65公里,县道板茅公路,贯穿全镇,北至好义板子坝与省道相接11公里,南与惠东县松坑镇相连10公里。1994年10月,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40万元建成圩镇南端的上义大桥。1995年县、镇投资500多万元改造好义板子坝至上义圩镇公路,铺设长11公里,宽7米的柏油路面。1996年又投资400多万元以相同标准改造铺设上义圩镇至茅田段共10公里柏油路面。

1998年投资25万元扩宽改造圩镇至郊田9公里村道。1999年投资18万元扩宽改造圩镇至叶西7公里村道。同时,两条村道均配备2名村道养护专管员。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邮,邮路长30多公里。1993年底开通了国内程控电话。1995年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同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村区通程控电话先进单位。2000年,全镇安装固定电话2150部。2000年底开通移动电话,有移动用户515户。

文教体卫

2000年,上义镇有中学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全镇在校学生39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镇重视抓教育工作,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学、各小学均实现教学楼房化。上义中学属初级中学,创办于1974年,有教职员工56人。1998年台商王兴华先生资助该校13万元添置设备,绿化校园,并设立“王兴华奖教奖学金”及助学金,每年资助16万元作为奖教奖学金及助学金。至2000年,上义中学共投入资金271万元兴建了教学大楼、教师宿舍、综合大楼5500平方米,增加电脑、速印机以及图书室、实验室设备。校园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绿化校园面积500平方米。1996年,中学校长曾运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全镇小学有教职工117人。1997年郊田小学张燕良被省评为“南粤教坛新秀”。中心小学投入资金125万元,新建教学大楼、实验大楼。1999年上义镇教办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3年至2000年连续8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研工作先进单位。

全镇现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体育协会1个,有线电视可收9个频道节目,有文化娱乐场所9个,体育活动场地16个,水泥球场3个,羽毛球场2个,全镇7个村1个居委会设置了文化室。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摄影、棋艺、歌咏、舞师、话剧等。全镇掀起全民健身活动。

镇文化站经常在重大节日组织举行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活跃群众文体生活。2000年有卫生院1所,门诊部6个,农村合作医疗站11个,全镇有医护人员43人,其中主治医生6人,村医卫人员14人。有病床20张,妇产床2张,医疗器械有:B超、X光机、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心电图等。卫生院内设外科、内科、中医、儿科、妇产科、牙科、骨伤科等。

1997年设放射科,投入31万元购置超声波、X光机等医疗仪器。1999年,上义卫生院投资65万元新建门诊大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落实妇幼保健和儿童免疫工作,逐步完善医疗设施。[2]

基础设施

境内供电网络完善,供电质量优良,电力供应充足,110千伏上义输变电站正在争取立项建设。电力与全省主电网并网运行。

上义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资1800多万元,全长21.6公里的县道多好线水泥硬底化路面改造于2010年春节竣工通车,横向穿越全镇,经上义圩镇可直达惠东县多祝镇、坪山镇,成为我镇直接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惠州市的快捷通道,经省道S120广下线也可直达惠州市、深圳市。从上义至惠州市惠城区沥林镇蓬陵入口进入广惠、深汕高速(或经虎岗高速、莞深高速,也可进入惠州市区经惠盐高速、机荷高速)到达深圳市全程约1个半小时,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

与此同时,我镇加快推进通行政村村道硬底化改造,至2009年底,我镇全面完成了7个行政村公路水泥硬底化改造,共53公里,累计投资总额2000多万元。目前,正在立项建设改造的行政村道和中心村道60多公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上义镇坚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武装我们的头脑,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教育,崇高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蔚然成风,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公民道德规范等教育。开展群众性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区)、文明户活动。每年国庆节、元旦坚持开展文体活动,活跃全镇文体生活,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歌颂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1990年,上义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同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镇”称号。

1996年全镇实行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1998年各村创办党员活动室11个。至2000年,全镇各村、居委会党员活动室均配置了电视机、录像机、VCD机、音响等设备,定期组织党员进行电化教育,收看科技致富、反腐倡廉等有关内容的教育片。2000年,招元村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倡导文明新风尚,逢重大节日,积极组织镇、村干部、中小学生为民政对象送温暖活动。2000年,上义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镇,1999年至2000年连续两年获全县镇级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称号。全镇评出文明单位11个,文明村4个,文明标兵户281户。

社会治安

上义镇设有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打击与防范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二五”、“三五”普法工作,把法制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真正使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实行治安联防制度,建立警务区,逐步形成群防群治防范网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型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从严打击“黄、赌、毒”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治安环境。2000年,全镇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次,破获刑事案件1宗,治安案件2宗,调解民间纠纷17起。上义镇1999年至2000年连续两年被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目标先进单位,上义中学被县评为1996年至2000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特产名胜

三黄胡须鸡

上义镇“三黄胡须鸡”是紫金特产,也是上义镇拳头产品。三黄胡须鸡具有粗食易长、抗病力强、身圆体美、毛黄、脚黄、嘴黄、长胡须等特征。其肉质嫩滑,酥香可口,色香味俱佳。三黄鸡饲养的方法主要采取集散饲养相结合。1998年三黄鸡饲养与好义赛特发高科技发展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法发展生产。2000年全镇三黄鸡饲养量20多万只,出栏量10多万只,产品远销广州、深圳、惠州等地。

上义花生油

上义镇坝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花生。花生油是上义的特色产品,“上义花生油”使上义声名远扬。2000年全镇种植花生面积3800亩,年产花生900多吨。经过深加工的上义花生油,采用特色包装,产品远销香港、深圳、东莞、广州、惠州等地。

圆墩

石岳峰 圆墩在石岳峰山脚,属于招元村庵角。上义河水绕圆墩而过,水色秀丽。石岳峰海拨400多米,山势崎岖,怪石林立,惟妙惟肖,如猪古石、饮马石、仙人石、尖石、蚊帐石、斧石、石锅、石船等。半山腰有大石叠成的石洞,左边有一股清泉,石洞内有“别一天”三字,传说是清朝嘉庆年间有一隐士在此功读所写。洞顶有大石一块,石上建有文昌塔一个。

飞云寨

飞云寨位于卷蓬村,在圩镇东南面,距离圩镇11公里。流水从花岗岩石上飞泻而下,形似瀑布,水花飞溅,犹如云雾,故称“飞云寨”。寨上古树参天,寨下流水清澈,有丰富的恐龙时代的珍奇植物——桫椤。飞云寨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一级、二级发电站,风光秀美,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九厅十八井

座落在卷蓬村下楼,建于清朝初期。建筑格式为:上七间下七间两横屋共三栋,栋高1.5丈,有九个大厅、十八个天井,共33间房,故谓为“九厅十八井”。屋内画檐曲桷,雕龙画凤,是比较典型的客家人集中居住民居,居住人口最多时有280多人,此建筑保存比较完整。

七十二塅

位于吉洞村上洞,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建筑格式为:上三间下三间两横屋,层叠四栋,栋高1.45丈,厅8间,房44间,第三栋大厅地面与第一栋屋栋相平,成水平线,从屋大门口至第四栋屋全屋共有阶梯72个,故称“七十二塅”(塅即阶梯)。曾出清朝贡士1各,叫温林公。此建筑仍保存较为完整。

新石器遗址

位于上义圩镇石将军山下。1982年广东省文物普查时发现,上义是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此地挖有石斧一把(现存于紫金县博物馆),淡黄色状。经省文物普查组鉴定,上义在4000多年前已是有人类居住的。

大革命遗物

1926年,上义农民协会正式成立,每个会员发有农民协会证章1枚,写有“广东省紫金县农民协会证章”底面有编号的字样,现存有几十枚。

抗战遗址

1945年冬,中共江南地委参谋长高建等带惠紫五指挥部1000多人在卷蓬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活动。在大光上办起枪械修理厂,制造七、九步枪、驳壳枪等;在大书房办起了地雷厂;在公庭下关帝庙办起了弹药厂;在鸡板坑建立了卫生包扎所;在老屋建立油印宣传组。这些遗址基本保存着。

相关视频

上义镇2019年航拍花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