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党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党镇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地处丹徒区中部偏南,东与丹阳市司徒镇毗伞,南与宝堰镇相连,西与句容市白兔镇接壤,北与谷阳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13.7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上党镇户籍人口为49876人。

清末时期,建乡;1987年,撤乡,改置上党镇。2005年12月,上会镇并入上党镇。截至2020年6月,上党镇辖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上党集镇。

2019年,上党镇有工业企业827个,其中规模以上3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8个。[1]

历史沿革

清末时期,建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镇江县第三区上党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上党区上党镇。

1949年,改属丹徒县上党区上党镇。

1957年,撤区并乡,改置为上党乡。

1958年,设立上党人民公社。

1981年9月,析分为上党、西麓2个公社。

1983年,复置上党乡。

1987年,撤乡,改置上党镇。

2005年12月,上会镇(1949年为其益乡;1958年,设益荣公社;1963年,设区;1969年,为上会公社;1983年,改置上会乡;1988年,撤乡,改置上会镇)并入上党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上党镇辖2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上党集镇、上会集镇、东沛、古洞、上党、墅山、五塘、东贪、东方、敖毅、丰城、薜村、枫庄、合偶、上会、其益、盘荣,下设268个居(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上党镇辖15个行政村:上党村、东贪村、东沛村、古洞村、墅山村、五塘村、枫庄村、东方村、敖毅村、合偶村、其益村、上会村、丰城村、盘荣村、薛村村, 镇人民政府驻上党集镇。[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上党镇地处丹徒区中部偏南,东与丹阳市司徒镇毗伞,南与宝堰镇相连,西与句容市白兔镇接壤,北与谷阳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13.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上党镇地处宁镇丘陵地带和洗塌平原边缘,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有长山、高骊山余脉,最高峰长山,海拔349.7米;最低点洮塥平原。

水文

上党镇境内河道属长江、太湖湖西两大流域。主要有小金河、胜利河、光华河、三仙桥沟、其益东河5条。河流总长度68千米,河网密度0.61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小金河,从境西部的仙人湖,流经境内1.3千米,至丹阳市境内的张官渡入大运河,长19.1千米,流域面积16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9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上党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涝灾、旱灾、风灾、雹灾、冻灾等。平均六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6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4年9月26日,上会乡遭飕风袭击,倒塌楼房10间,平房8间,厢房4间,重伤8人,死亡3人。

自然资源

上党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沸石、石灰石和珍珠岩等。珍珠岩矿床储量约1000万吨。有内陆滩涂143亩,草地1070亩。

2011年,上党镇有耕地面积8.85万亩。

人口

2011年末,上党镇总人口5.0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万人,城镇化率19.94%。总人口中,男性2.48万人,占49.32%;女性2.55万人,占50.68%;14岁以下0.46万人,占9.17%;15-64岁3.91万人,占77.72%;65岁以上0.66万人,占13.1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01万人,占99.56%;有回、布依、满、侗、壮、高山等8个少数民族,共0.02万人,占0.44%。2011年,人口出生率4.6‰,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1.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42人。

2017年末,上党镇常住人口为48956人。

截至2019年末,上党镇户籍人口为49876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上党镇实现生产总值26.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9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9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93:56.36:37.71。2011年,财政总收入1.42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46万元;增值税1581万元;企业所得税834万元;个人所得税15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8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万元。

2019年,上党镇有工业企业827个,其中规模以上3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8个。

农业

2011年,上党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

上党镇粮食作物以种植稻、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16万吨,人均62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花生、芝麻、棉花、大豆等。

上党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3120吨;畜牧业总产值69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上党镇累计造林1.15万亩,林木覆盖率19.2%。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800亩,产量2207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桃、西瓜、梨、杏等。

渔业以鱼塘养殖为主。2011年,渔业总产值5800万元。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68台(辆)。

工业

2011年,上党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职工3019人,实现总产值57.6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

商业外贸

2011年末,上党镇有商业网点2904个,职工1.17万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7.26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15亿元。2011年,出口总额1.28亿美元。主要产品有碳素、光学、化工、服饰4类100多个产品,销往美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业

2011年末,上党镇有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3.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38亿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上党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78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2所,在校生1931人,专任教师18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974人,专任教师39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6所。2011年,教育经费928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9160万元。

科学技术

2011年末,上党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0人,经营管理人才50人,技能人15人,农村实用人才30人。有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3个,获省、市科技成果奖3项。有花卉、苗木、水产、蚕桑、畜牧等12个科技协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上党镇有电影院1座,座位900个,年放映200场次,观众达4万人次;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1个,藏书4.7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18人。2011年末,中央、省、市、区级等132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32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90.5%,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上党镇有体育场地17处。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上党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有卫生院2所,病床4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3张。专业卫生人员7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3人。2011年,医疗机构(卫生院以上)完成诊疗18.33万人次,住院手术480台次,出院病人760人次。重点医院有上党镇卫生院、上会卫生院。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3万人,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上党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4户,人数707人,支出102.9万元,月人均121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9人,支出22.1万元,月人均375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7人,支出16.45万元,月人均292元;农村医疗救助1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29人次,共22.5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50户,1200人次,支出8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万人,参保率37.04%。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上党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50千米,投递点44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3000份、期刊1000册。电信服务网点8个;固定电话用户1500户;移动电话用户2500户;宽带接入户1200户。[5]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上党镇有自来水厂2座,铺设干线管道80千米,生产能力2万吨/日,年工业用水80万吨,生活用水7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6.8吨;排水管道2千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万吨,工业废水处理率98%。

供电

2011年末,上党镇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4座,主变压器528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2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7%,供电可靠率99.95%。

园林绿化

2011年末,上党镇有公园2个,公园面积2公顷,园林绿化面积0.6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0.5公顷,绿化覆盖率31.8%,人均绿地0.1平方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相传南宋山西上党郡汤姓兄弟到此定居,为思念家乡,取名上党。

风景名胜

报恩禅寺

报恩禅寺原名古让庙,坐落于历史文丰蕴的江苏镇江南郊,建有山门斋堂韦驮殿,让王殿,大雄宝殿等。

凌塘水库

凌塘水库是丹徒区最大的水库,积水面积25.5平方千米,总库容可达1492万平方米,为中型水库,建于1975年的"大跃进"时代。凌塘水库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西南部上党镇仙人湖度假风景区内。

交通运输

2011年,上党镇有县镇级公路15条,总长100千米。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上党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