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不情愿的照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成年人的崩溃从父母生病开始⭐

◇照护父母如同载着他们开夜车,漫长崎岖的夜路,驶向他们的死亡。

◇成为“爱”的“俘虏”。

——每天晚上,我都要 伴着父母被病痛折磨的呻吟声艰难入睡,但是只要家里一安静下来,我就会条件反射般从睡梦中惊醒,翻身下床冲去查看他们是否还活着。

——在日常生活的不堪与琐碎中,疲惫与绝望交替登场。而最安慰人心的话就是:“这种日子过不了多久了。”“照护父母”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爱化为灾难,正如它轻而易举地将灾难化为爱。

⭐我们该如何在守护父母的同时,安放好自己的焦虑⭐

◇一本细腻鲜活的照护日记,一段暗中有光的自救之旅。

——关于衰老、和解与珍惜。

——无比真实的记录,难以启齿的情绪:谁都无法坦然地承认,自己既怕照顾不好父母,又怕要一直照顾父母。

——作者选择匿名写作,以保护父母的隐私。

⭐了解之后,会释然⭐

◇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处方书”、“安慰剂”。

◇灰暗的日子仍有温暖的爱意流淌,我们都可以好好地生活。

⭐《不情愿的照护》始于《卫报》的一篇文章,在2019年1月走红,讲的是一个匿名的中年男子搬回他年迈患病的父母家住,讲述了他在个人和职业生活分崩离析的同时,回到童年的家照顾日益虚弱的父母的经历。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展开,共有四个部分,记录了2017年11月到2019年7月近两年间照护父母的日常。

⭐故事从一个电话开始,87岁的父亲因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留下89岁的母亲独自在家。所以作者收拾了一个小袋子,回家帮忙。但是,他的生活就像父母的健康一样迅速崩溃了……作者被困在你长大的房子里,重新和与养育他的人一起生活,所有事情都在考验着他的理智和耐心。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作者通过写日记自我舒缓,他的日记充满了对自我坦诚到残忍地剖析、对生活真实的记录、令人又哭又笑的英式幽默。

作者简介

不情愿的照护者

2019年,一篇讲述中年男子回家照护父母的文章在英国《卫报》走红。故事从一个电话开始,没错,就是我们都害怕的那种电话。父亲因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留下母亲独自在家。所以作者回到了童年时期的房子,开始了照护父母的生活。但是,他的生活就像父母的健康一 样迅速崩溃了。

为了保护父母的隐私,他以匿名方式写作,现实生活中他的职业是作家、记者、编剧。

译者| 万洁

自由译者。毕业于吉林外国语大学,曾任《科幻世界》杂志社外文编辑,代表译作《时间足够你爱》。三十岁前,天马行空,眼里只有书中的豪侠与巨龙;三十岁后,责任渐重,才看到生活的琐碎与无奈,遂发愿要译兔子洞和魔衣橱的异界奇景,也要译火车站和急诊室的人世悲欢。

原文摘录

爸爸正在看F1大奖赛。电视开得很大声,让我感觉自已好像就在赛车现场。也许,屋里的噪声分贝比赛车现场都高。不知怎的,妈妈竟然能安安静静地坐在这种环境中看报纸。我看着他们,心想,如果没有了他们,我该怎么办?我会是谁? 一个你爱的人,或者应该爱的人,他的倒下就会把你绑架到另一重现实里。 问题在于,你有多心甘情愿接受这件事。

书评

最近这类老年题材的书挺多的,我就总在反思,人的一生,是一个循环,由幼儿的无法自理,到青年中年的活力自主,到老年又陷入无法自理,为什么人觉得对婴儿的呵护是理所当然的,是温馨、阳光且美好的事,而对老年人的护理就变成了一件充满恶臭、肮脏、悲情、无法体面谈论的事呢?

《不情愿的照护》是英国作家关于照料无法自理的老年父母的现实主义题材纪实文学作品,书中说,他父亲总是疼痛地大喊大叫,吵得他不行,可婴儿不也总是在哭闹么,如果婴儿一点点长大总有一天会不哭闹,那老年人一点点衰老总有一天也不会喊叫,为什么本质上同样的事,给人的感官和态度截然不同呢。太阳升起和落下,都经过地平线,为什么清晨的阳光发白,下午黄昏的阳光发黄?

我觉得这是一种残缺,一种对人生完整性看法的残缺。人们可能看不全面,把一个人的定义,仅仅局限在他独立自主的阶段,把婴儿和老年阶段看作不完整的人群,当一个人老了,他就变成了“半人”,法律上讲“不完全行为能力人”,而这种看法的残缺性,一定会影响我们对于老年人的关爱和重视。

人因为无法永生,所以选择了繁殖,用一代代的从婴儿到老年的躯体,承载DNA的延续,人们应该正确意识到人生的整体性。其实不知道有没有人曾想过一个问题,你自己的父母、你、你的孩子,实际是生命的一个整体,只不过躯壳终将老化,所以需要替换到新的躯壳里,你照顾的也许不能算是你的父母、孩子,只是你的过去和未来。你的人生也不仅仅是你以为的一辈子人生,更像是电视短剧,一集一个人生的一个整体。以DNA视角来看,《社会生物学》的爱德华·O. 威尔逊也许也是这个意思。

前阵子看了另一本同样英国作家写的纪实类文学《记忆的重量》,主要讲述面对老年失智症的故事,里面有段话让人印象深刻,“没有记忆的人生根本不是人生。没有记忆,事物就无法相互联系,一个人的人生叙事就会崩溃,自我之墙也会倒塌。”这本《不情愿的照护》,作者的名字居然叫“不情愿的照护者”,作者刻意匿名出书,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按照他在封面上强调的那样“为了保护父母隐私,免于对父母的骚扰”,但我怎么看都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谁会去骚扰您居家闭门不出、行将就木的老父母呢,大概率还是怕自己书写的这本记录自己照顾父母真实心路历程的书,引来别人对他自己的谩骂和骚扰吧。西方好像没有“孝顺”这个概念的吧,没有儒家思想在指导,可能对于父母的照顾就处于一种责任和爱的本能吧,但是居然作者也不敢直接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看来这本书,真的融入了许多的不堪。


虽说他的外表完全符合年纪,可不知怎的,我就是无法把他视作“老年人”。他就是我的父亲,永远是我的父亲。这个形象可以模糊掉我眼前的真实情况。但随即我意识到,从某些方面来说,那抽象的父亲形象已经远远超越了他这个具体的人。不管在哪儿工作,他都会从那里寄明信片给我。有时候,我还是觉得文字比人更亲近,不过我们现在日日相对。我在他屋里吸了口气,闻见了我们所有人都会在自己房间制造出的奇妙气味。过去,他外出工作时,我会特意进来吸几口气,感受他的存在,可照料他人有个讽刺之处一若你在情感上与他亲近,对他的痛苦就没那么敏感了。

《不情愿的照护》并不是一本写给中老年读者看的书。

我可以确信。

这本书绝对是写给青年读者的。

起码从书籍的翻译来说,我感觉是这样,书中有个词让我警觉——“摆烂”,我查了一下,“摆烂”这个词是20世纪80年代最早出现在NBA球赛中的中性词,形容一种消极比赛故意输球以换取下一轮迎战更加弱球队对手的策略,而真正这个词成为网络火爆词语是在2022年,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用词的新颖让我感觉整体的方向应该是面对青年读者的。

这本书说到底,并非让你自己面对自己的衰老,如何养老什么的,不是,而是一种分享,一种赤裸裸地体验输出,告诉读者“当未来有一天你父母老了,无法自理,你会面临什么样的人生状态。”有些烂,并不是你想摆就能摆的,总要面对。


美国学者葛玫《谁住进了养老院》里曾说到:

“依赖”似乎是养老问题的核心,在另一本书《印度无养老》中顺着思路可以发现,“依赖”存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认可各种各样的“依赖”既反映也创造了积极的社会进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衰老和依赖就是可怕的社会性死亡,一旦不再是积极的生产者和生育者,老年人和依赖着便加入了无经济生产力的行列,在这个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中失去了价值。 《不情愿的照护》是诉说在家庭养老照看中,英国人的普遍状态。说来残酷,我接触的很多青年读者,尤其是90、00后,很多都抱有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不婚不育保平安,但父母的养老问题早晚还是躲不掉吧,其实现在推行的社会养老并不足以保障在老龄化大环境下的庞大需求,可能很多读者都没有听说过“9073模式”,意思就是,90%的老人在家里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在过去,敬老院一般是提供给无亲无故的老人的救济机构,而现在成了一种年轻人的救命稻草,养老地产蓬勃发展,但好像依然难以缓解,甚至出现北京一家只有1100张床位知名养老机构排队等待住进去的老人有10000多名。。。


其实《不情愿的照护》这本书并非卖惨,也不刻意吓唬读者。

《不情愿的照护》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读者没体验过,让读者提前感受一下那个心境,在许多琐碎细小的难题和压力之下,作者是如何走过这一段照看父母的人生经历的。人生如梦啊,我觉得大家不必太在意,自然而然吧,人在很多问题上都是无解的,事情不是你面对或者不面对的,佛教里说,人生有8种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如果能看透一点,多接触一些,从心理和情感角度来说,是好事,很多人苦就苦在沉浸其中还看不透想不明白,所以我感觉年轻人可以多看看《不情愿的照护》这类书。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