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情願的照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成年人的崩潰從父母生病開始⭐

◇照護父母如同載着他們開夜車,漫長崎嶇的夜路,駛向他們的死亡。

◇成為「愛」的「俘虜」。

——每天晚上,我都要 伴着父母被病痛折磨的呻吟聲艱難入睡,但是只要家裡一安靜下來,我就會條件反射般從睡夢中驚醒,翻身下床衝去查看他們是否還活着。

——在日常生活的不堪與瑣碎中,疲憊與絕望交替登場。而最安慰人心的話就是:「這種日子過不了多久了。」「照護父母」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愛化為災難,正如它輕而易舉地將災難化為愛。

⭐我們該如何在守護父母的同時,安放好自己的焦慮⭐

◇一本細膩鮮活的照護日記,一段暗中有光的自救之旅。

——關於衰老、和解與珍惜。

——無比真實的記錄,難以啟齒的情緒:誰都無法坦然地承認,自己既怕照顧不好父母,又怕要一直照顧父母。

——作者選擇匿名寫作,以保護父母的隱私。

⭐了解之後,會釋然⭐

◇每個家庭都需要的「處方書」、「安慰劑」。

◇灰暗的日子仍有溫暖的愛意流淌,我們都可以好好地生活。

⭐《不情願的照護》始於《衛報》的一篇文章,在2019年1月走紅,講的是一個匿名的中年男子搬回他年邁患病的父母家住,講述了他在個人和職業生活分崩離析的同時,回到童年的家照顧日益虛弱的父母的經歷。本書以日記的形式展開,共有四個部分,記錄了2017年11月到2019年7月近兩年間照護父母的日常。

⭐故事從一個電話開始,87歲的父親因心臟病發作被送進醫院,留下89歲的母親獨自在家。所以作者收拾了一個小袋子,回家幫忙。但是,他的生活就像父母的健康一樣迅速崩潰了……作者被困在你長大的房子裡,重新和與養育他的人一起生活,所有事情都在考驗着他的理智和耐心。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作者通過寫日記自我舒緩,他的日記充滿了對自我坦誠到殘忍地剖析、對生活真實的記錄、令人又哭又笑的英式幽默。

作者簡介

不情願的照護者

2019年,一篇講述中年男子回家照護父母的文章在英國《衛報》走紅。故事從一個電話開始,沒錯,就是我們都害怕的那種電話。父親因心臟病發作被送進醫院,留下母親獨自在家。所以作者回到了童年時期的房子,開始了照護父母的生活。但是,他的生活就像父母的健康一 樣迅速崩潰了。

為了保護父母的隱私,他以匿名方式寫作,現實生活中他的職業是作家、記者、編劇。

譯者| 萬潔

自由譯者。畢業于吉林外國語大學,曾任《科幻世界》雜誌社外文編輯,代表譯作《時間足夠你愛》。三十歲前,天馬行空,眼裡只有書中的豪俠與巨龍;三十歲後,責任漸重,才看到生活的瑣碎與無奈,遂發願要譯兔子洞和魔衣櫥的異界奇景,也要譯火車站和急診室的人世悲歡。

原文摘錄

爸爸正在看F1大獎賽。電視開得很大聲,讓我感覺自已好像就在賽車現場。也許,屋裡的噪聲分貝比賽車現場都高。不知怎的,媽媽竟然能安安靜靜地坐在這種環境中看報紙。我看着他們,心想,如果沒有了他們,我該怎麼辦?我會是誰? 一個你愛的人,或者應該愛的人,他的倒下就會把你綁架到另一重現實里。 問題在於,你有多心甘情願接受這件事。

書評

最近這類老年題材的書挺多的,我就總在反思,人的一生,是一個循環,由幼兒的無法自理,到青年中年的活力自主,到老年又陷入無法自理,為什麼人覺得對嬰兒的呵護是理所當然的,是溫馨、陽光且美好的事,而對老年人的護理就變成了一件充滿惡臭、骯髒、悲情、無法體面談論的事呢?

《不情願的照護》是英國作家關於照料無法自理的老年父母的現實主義題材紀實文學作品,書中說,他父親總是疼痛地大喊大叫,吵得他不行,可嬰兒不也總是在哭鬧麼,如果嬰兒一點點長大總有一天會不哭鬧,那老年人一點點衰老總有一天也不會喊叫,為什麼本質上同樣的事,給人的感官和態度截然不同呢。太陽升起和落下,都經過地平線,為什麼清晨的陽光發白,下午黃昏的陽光發黃?

我覺得這是一種殘缺,一種對人生完整性看法的殘缺。人們可能看不全面,把一個人的定義,僅僅局限在他獨立自主的階段,把嬰兒和老年階段看作不完整的人群,當一個人老了,他就變成了「半人」,法律上講「不完全行為能力人」,而這種看法的殘缺性,一定會影響我們對於老年人的關愛和重視。

人因為無法永生,所以選擇了繁殖,用一代代的從嬰兒到老年的軀體,承載DNA的延續,人們應該正確意識到人生的整體性。其實不知道有沒有人曾想過一個問題,你自己的父母、你、你的孩子,實際是生命的一個整體,只不過軀殼終將老化,所以需要替換到新的軀殼裡,你照顧的也許不能算是你的父母、孩子,只是你的過去和未來。你的人生也不僅僅是你以為的一輩子人生,更像是電視短劇,一集一個人生的一個整體。以DNA視角來看,《社會生物學》的愛德華·O. 威爾遜也許也是這個意思。

前陣子看了另一本同樣英國作家寫的紀實類文學《記憶的重量》,主要講述面對老年失智症的故事,裡面有段話讓人印象深刻,「沒有記憶的人生根本不是人生。沒有記憶,事物就無法相互聯繫,一個人的人生敘事就會崩潰,自我之牆也會倒塌。」這本《不情願的照護》,作者的名字居然叫「不情願的照護者」,作者刻意匿名出書,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按照他在封面上強調的那樣「為了保護父母隱私,免於對父母的騷擾」,但我怎麼看都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誰會去騷擾您居家閉門不出、行將就木的老父母呢,大概率還是怕自己書寫的這本記錄自己照顧父母真實心路歷程的書,引來別人對他自己的謾罵和騷擾吧。西方好像沒有「孝順」這個概念的吧,沒有儒家思想在指導,可能對於父母的照顧就處於一種責任和愛的本能吧,但是居然作者也不敢直接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看來這本書,真的融入了許多的不堪。


雖說他的外表完全符合年紀,可不知怎的,我就是無法把他視作「老年人」。他就是我的父親,永遠是我的父親。這個形象可以模糊掉我眼前的真實情況。但隨即我意識到,從某些方面來說,那抽象的父親形象已經遠遠超越了他這個具體的人。不管在哪兒工作,他都會從那裡寄明信片給我。有時候,我還是覺得文字比人更親近,不過我們現在日日相對。我在他屋裡吸了口氣,聞見了我們所有人都會在自己房間製造出的奇妙氣味。過去,他外出工作時,我會特意進來吸幾口氣,感受他的存在,可照料他人有個諷刺之處一若你在情感上與他親近,對他的痛苦就沒那麼敏感了。

《不情願的照護》並不是一本寫給中老年讀者看的書。

我可以確信。

這本書絕對是寫給青年讀者的。

起碼從書籍的翻譯來說,我感覺是這樣,書中有個詞讓我警覺——「擺爛」,我查了一下,「擺爛」這個詞是20世紀80年代最早出現在NBA球賽中的中性詞,形容一種消極比賽故意輸球以換取下一輪迎戰更加弱球隊對手的策略,而真正這個詞成為網絡火爆詞語是在2022年,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用詞的新穎讓我感覺整體的方向應該是面對青年讀者的。

這本書說到底,並非讓你自己面對自己的衰老,如何養老什麼的,不是,而是一種分享,一種赤裸裸地體驗輸出,告訴讀者「當未來有一天你父母老了,無法自理,你會面臨什麼樣的人生狀態。」有些爛,並不是你想擺就能擺的,總要面對。


美國學者葛玫《誰住進了養老院》里曾說到:

「依賴」似乎是養老問題的核心,在另一本書《印度無養老》中順着思路可以發現,「依賴」存在於人生的各個階段,認可各種各樣的「依賴」既反映也創造了積極的社會進程。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衰老和依賴就是可怕的社會性死亡,一旦不再是積極的生產者和生育者,老年人和依賴着便加入了無經濟生產力的行列,在這個以市場為主導的社會中失去了價值。 《不情願的照護》是訴說在家庭養老照看中,英國人的普遍狀態。說來殘酷,我接觸的很多青年讀者,尤其是90、00後,很多都抱有一種及時行樂的態度,不婚不育保平安,但父母的養老問題早晚還是躲不掉吧,其實現在推行的社會養老並不足以保障在老齡化大環境下的龐大需求,可能很多讀者都沒有聽說過「9073模式」,意思就是,90%的老人在家裡養老,7%的老人社區養老,3%的老人在養老機構養老,」在過去,敬老院一般是提供給無親無故的老人的救濟機構,而現在成了一種年輕人的救命稻草,養老地產蓬勃發展,但好像依然難以緩解,甚至出現北京一家只有1100張床位知名養老機構排隊等待住進去的老人有10000多名。。。


其實《不情願的照護》這本書並非賣慘,也不刻意嚇唬讀者。

《不情願的照護》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讀者沒體驗過,讓讀者提前感受一下那個心境,在許多瑣碎細小的難題和壓力之下,作者是如何走過這一段照看父母的人生經歷的。人生如夢啊,我覺得大家不必太在意,自然而然吧,人在很多問題上都是無解的,事情不是你面對或者不面對的,佛教里說,人生有8種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如果能看透一點,多接觸一些,從心理和情感角度來說,是好事,很多人苦就苦在沉浸其中還看不透想不明白,所以我感覺年輕人可以多看看《不情願的照護》這類書。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