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不谋而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谋而合
bù móu ér hé

近义词殊途同归不约而同

反义词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见仁见智

出 处 :《搜神记》

体 裁成语

释 义: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谋而合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móu ér hé,意思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1]

成语辨析

【近义词】异口同声殊途同归不约而同不谋同辞

【反义词】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见仁见智[2]

成语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晋·刘琨劝进表》:“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

成语用法

谋,商量。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动作、想法一致。亦称“不谋而同”

示例

母子天性,自然冥契,如磁石针,不谋而合。 ★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3]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古今人下笔,往往不谋而合。”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一:“ 秦妈妈 的意见和我们的意见可谓是不谋而合。”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诗人用意,有不谋而合者。”

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古人说:“两军相逢勇者胜’……与现代心理学的看法不谋而合。”

词语分解

不谋的解释 不商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谋。” 李善 注:“不谋同辞,……”

合的解释 合 é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大乱,军阀混战,韩遂马腾各自争霸,曹操钟繇去监督他们,命他们各派一子到京城做人质。后来马超韩遂等惶惶不安,决定共同对付曹操,推举韩遂为都督。韩遂的部将阎行反对起兵“现在关中各将不谋而同,好像老天命定如此”。[4]

故事

东汉末年,各地群雄割据,关中地区以韩遂、马腾两支兵马最为强悍。此二人原先曾结拜为兄弟,关系相当密切,不料因部下之间多有摩擦,两人竟反目成仇,兵刃相向。

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督守关中各路军马,调解二人争端。钟繇到长安后,写信劝和了韩遂和马腾。

当时曹操主要得对付孙权刘备,他担心腹背受敌,因此极力安抚韩遂、马腾,并劝马腾放弃军权,到朝中任职。还要求他们二人分别送一子到京城,名为皇帝侍卫,实为人质。

建安十三年,因马腾年老,曹操上表推荐马腾儿子马超为偏将军,统领马腾部下,却提出要马腾和他其余两个儿子迁到京城。

后来曹操命令钟繇攻打汉中的张鲁,并派遣夏侯渊大军前去与钟会合。这时马超担心曹操是要对自己下手,便打算起兵。

马超对韩遂说:“曹操诡计多端,不可相信。我也顾不上在京城的父亲了,从今之后只以你为父;你也不要再顾忌扣作人质的儿子了,就以我马超为子,咱们同心协力对付曹操。”

韩遂欣然答应。韩遂的部将阎行却出来劝阻,请韩遂不要与马超一起反叛。韩遂说:“现在关中各将领不谋而合,一致要反,就好像老天命定了!”

他不听阎行的劝告,带兵向东进发,在华阴与曹操的军队大战一场,结果输得很惨。留在京城的人质,自然都成了曹操的刀下鬼。

外文翻译

英语 happen to coincide;agree without previous consultation

see eye to eye

参考文献

  1. 不谋而合 .知网[引用日期2017-08-18]
  2. 不谋而合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2010年8月18日 - 不谋而合的解释:(1) [happen to coincide;agree without previous consultation]∶没有经过商量而见解一致意见不谋而合(2,在线词典。
  3. 不谋而合介绍_历史典故_词典网 →不约而同 不谋同辞 ↔众说纷纭。也作“不谋而同”、“不谋而信”。 不谋而合历史词典分解 成语不谋而合的解释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
  4. 不谋而合 .汉典[引用日期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