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类别: 建筑

主要国家: 意大利、中国等

世界七大奇迹是指古代西方人眼中已知世界上的七处宏伟的人造景观。最早提出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的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旅行家昂蒂帕克,还有一种说法是公元前二世纪的拜占庭科学家斐罗提出的。由于上述奇迹大多已经毁灭,后人又提出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即意大利的罗马大斗兽场,利比亚沙漠边缘的亚历山大地下陵墓,英格兰的巨石阵,中国的万里长城,中国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土耳其的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1]

目录

景观简介

意大利的罗马大斗兽场

利比亚沙漠边缘的亚历山大地下陵墓

中国的万里长城

英格兰巨石阵

中国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土耳其的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七大奇迹介绍

罗马斗兽场

罗马大斗兽场位于古罗马广场较低的一边,占地六英亩,像一座由石灰石垒成的顶部凹陷的小山。外墙高约一百五十七英尺,布满大得令人生畏的拱门,黑森森的拔地而起,直插浅蓝色的天穹;内部周长一千七百九十英尺,为一裂痕累累的巨大椭圆型砖石建筑,场上纵横交错的坑道,像一条条敞开的伤口,暴露在外面。

亚历山大地下陵墓

亚历山大地下陵墓坐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西南的马里尤特沙漠中,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3世纪,埃及的殉教者美纳斯葬在这里,其墓地成为埃及最初的基督教徒朝拜圣地之一。在亚历山大主教和拜占庭王室的支持下,崇拜美纳斯的浪潮不仅席卷拜占庭帝国,而且波及罗马、高卢和日耳曼等地。为满足日益增多的信徒的需要,阿卡丢(公元395-408年)和耿奥多斯二世(公元408-450年)在位期间,敕令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新教堂阿布米那。阿拉伯人夺取埃及后,朝拜阿布米那之风随之中断。到了法特米时代,圣地已无人问津。今日所见仅是一些残垣断壁。挖掘工作始于1905年,如今圣城轮廓已为世人所知。建筑布局为:大教堂居中,其前部为覆盖陵墓和前祭台遗址的中庭;与大教堂相互对应的是一座八角形圣洗堂;在南面即主体建筑的后部,建有修道院、信徒居室、浴室和工场;在北面和东面,各有一座教堂,其中称为"东方"的教堂恰好位于修道院的中央。

圣城占地辽阔,建筑用料豪侈,建筑物主体用小石块砌垒,大理石石柱、柱头和柱头下楣雕凿考究精细,大理石可能取自著名的亚历山大采石场。祭台间内壁装饰有大理石雕刻和镏金镶嵌图案。

埃及古都亚历山大城曾是伟大的文化艺术中心,而阿布米那则是这一时代的唯一遗存,它巧妙地融汇了拜占庭艺术和埃及法老时代的传统文化。阿布米那遗址同时还显示了东方基督教在最初几个世纪里的蓬勃生机。自此之后,第一批修道院便诞生了。

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新七大奇迹之一,并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其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佛寺之始,明永乐十年(1412年)重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十万军役、民夫,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2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

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级文物与圣物,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2011年,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2年,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巨石阵

在英格兰东南部的索兹伯里附近,有个叫阿姆斯伯里的小村庄世界闻名。著名的史前遗迹巨石阵就矗立在这里。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这些石柱排成圆形,最高的石柱高达10米,不少横架在两根竖直的石柱上。巨石阵的英文名字叫做"Stonehenge"。这个名字的前一半Stone意为"石头",后一半在现代英语词典中已查不到了,据考证它来自古代英语,意思是"高高悬挂着"。

巨石阵的主体,是几十根巨大的石柱,它们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石阵中心的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大约30吨,更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横架在石柱的上面。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意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而他用来做实验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迩闻名。

比萨斜塔高54.5米,直径16米,分为8层,除底层和顶层形状有所不同外,其余6层的结构完全一样。通体都是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四周以圆形立柱环绕,远远看上去像是一个硕大的鸟笼,据说,大约在10纪,比萨王国打了一次胜仗,掠获了大批财宝。为了炫耀功绩,大公决定建筑一座大教堂,在教堂旁边修一个钟塔。钟塔建到三层时就发现向南倾斜,被迫停工。94年之后,比萨人建塔之心不死,找来著名工程师皮萨诺反复测量,证实此塔虽斜,但无倒塌之虞;便又继续修建并把每层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点。根据塔基上的碑文记载,它从1174年始建,1350年竣工,经历了176年。但由于塔身过重,地质松软,因此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到1999年1月,塔顶比中轴线偏斜已达4.8米。意大利当局为了拯救斜塔,已向全世界广泛征求保护方案,同时在塔的北侧加压了830吨的铅块,并在塔身的三分之一处加了一圈铜缆,向北牵拉固定。

比萨斜塔斜而不倒之谜:一个立着的物体,只有当那条从它重心引垂下来的竖直线没有越过它的底面的时候,才会倒下,也就是说,才能够保持平衡。因此,超过底面的斜圆柱体无疑是要倒下去的;但是,假如它的底面很宽,从它的重心引垂下来的竖垂线能够在它底面中间通过的话,那么这个圆柱体就不会倒下了。在比萨的所谓"斜塔",虽然都已经相当斜了,却并没有倒下来,正是因为从它重心引垂下的竖直线并没有越过它的底面的缘故(当然还有次要的原因,那就是建筑物的基石都是深埋在地下)。

索菲亚大教堂

索菲亚大教堂建于1017或1037年(时间有争议,一般说是建于1037年),在雅罗斯拉夫城的中心,建立了这个时期主要的,中世纪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索菲亚大教堂,教堂长37米,宽55米,高29米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索菲亚"是希腊语"智慧"的意思。该教堂建成后,很快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罗斯的大主教住持于此,大公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签订国际条约。在这里仍陈列着许多考古文物和建筑模型,基辅10世纪的全景模型展出了被蒙古侵略者破坏前的基辅市貌。这里还建立了斯拉夫民族的第一个图书馆。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