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丙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丙村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区域东部,距梅州市区的梅城20公里,介于北纬 24°18'--24°20'、东经118°18'--116°23'之间。东南部邻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三乡,西南连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白宫,东北接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松南,西北界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省道S223沿锦江河贯穿丙村镇,全镇总面积170.7平方公里。

丙村镇古时称扁村,一说因"扁"与"丙"谐音,后改称丙村;一说南宋末年,元军南下,宋帝昺南逃,途经扁村前往海陆丰时,曾在显应祠歇宿一晚,乡人为纪念宋帝昺的御迹,因之命名为丙村。该镇面积171平方公里,东南部邻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三乡,西南连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白宫,东北接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松南,西北界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镇政府驻溪联村。40809人(2017年) 。[1]

政区设置

丙村镇建制,唐以前无考。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程乡县分设六乡,丙村属万安乡辖境。宋时属程乡县万安都。明代属程乡县万安都一图。清康熙年间程乡县设置36堡,丙村地方设金盘、丙村(后改锦洲)、雁洋三堡。民国20年(1931年),废堡设区,丙村先后为十二区、第三区、第一区所辖,建国后更制为丙村区,1958年建立丙村人民公社,1983年复为丙村区,1987年改名丙村镇。

丙村镇现辖21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265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地形地势

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是山区镇。境内地势周高中低,成盆地地形。东北面的阴那山五指峰,海拔1297米,由阴那山绵延而至的莲花山脉,横亘镇境之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境内有大小河流8条,主要干流梅江,经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白宫于晒禾滩流入丙村,纵贯镇境腹地,从镇东北的乌石头流入雁洋。

气候资源

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日长,冬日短,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2℃,年平均降雨量1453.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68.3小时,年平均总积温7765℃,一年三熟,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良好条件。丙村矿物资源颇为丰富,分布面广,有煤、锰、铅锌、硫铁、钻、金、银矿和石灰石、瓷土等。

农业

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是梅州市梅县区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也是梅县区的农业大镇。全镇有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镇级农业龙头有18家,居全区之列。"三高"、"五化"农业颇具特色,丰都综合养禽场、梅县区金航养殖有限公司、红光廖氏水产养殖场等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前景壮观,市场牵动力强劲;城镇化进程加速,现有圩镇面积3平方公里,是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等乡镇农副产品集散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丙村镇的田庄丰产、山青地绿、瓜果飘香、商贸活跃、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服务周全到位、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是梅州市梅县区东部经济走廊中的重镇之一 。

基础设施

村庄整治规划、新村建设规划、中心村至村民小组的连通道路、村庄内部主要道路的硬化、村庄供水设施建设、村庄内部的排水沟渠建设、村庄公用水塘建设、村庄公共厕所建设、村容村貌的整洁、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建设、村休闲小公园建设、村活动中心建设等10多个工程项目整治的实施方案。[2]

经济

丙村镇拥有"资源、区位、人才"三大优势,是梅州市梅县区工业重镇。形成了以电力、水泥、电子、化工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民营经济比较活跃,全镇乡镇企业个数143个,其中:镇(村)办企业13个、私营企业数64个。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6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23亿元,工业总产值5.501亿元,农村人平收入491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15万元,,完成税收1928万元,镇级机动财力180万元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