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至县天主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东至县天主教于清同治年间由江西传入县内。1868年10月,法国耶稣会教士金式玉神甫来建德传教时,地方教徒已“组成了两个中心点,联系了不少附属的小会口”,致使主持江南教务的法国郎怀仁主教十分欣喜(《江南传教史》,法国人史式徽着,下同)。

建德教案1869年12月8日,在安庆教案的影响下,新仇宿怨使反洋教各派忍无可忍,他们联合起来,焚毁会口房屋10多所,杀死教徒20来人,事件连续15天。后来,金式五神甫雇请1名中国武官前来镇压,才草草平息。翌年初,建德再次掀起反洋教斗争高潮,一些天主教徒被处死,一些教徒被监禁。3月,法国军舰科特洛贡号又出现在安庆江面,进行武力威胁。5月,地方官屈服,释放了狱中的教徒,赔偿了全部损失,还惩办了反洋教斗争中的骨干人士。

建德教案是一次比安庆教案规模更大、时间更长的反洋教斗争,波及整个江南教区,尤其是南京、上海、江西等地,并发展成为清光绪五年(1879)6月天津教案的导火线。

教堂与教务

教堂与教务县内最早的天主教堂创办于光绪元年,至清末,建德有法国天主教堂19所。民国期间,总堂设在尧渡中街,属安庆教区,下设东流、青山、仰桥3个本堂。法国、西班牙耶稣会神甫先后主持教堂公务。活动经费来自安庆教堂拨给与地租收入。

尧渡总堂创建于民国2年(1913)。直辖万年墩、桃园、金家湖、茅亭4个公所。教务由法国神甫华克诚、葛上达,西班牙神甫布飞德、布锡恩、苏新民等相继主持。内分设男女教堂,修女萧氏两姊妹系上海人。堂内设有上达诊所和小学(小学设有男生班、女生班,下同)。

仰桥本堂创建于光绪元年。先由法国神甫尤岫高管理,后为葛上达兼管。下辖隐山、双桥、杨林、苏村畈、木塔口和茅坦6个公所。堂内设小学1所。

青山本堂创建于光绪元年。先由本县籍神甫谢连庭管理,后为西班牙神甫满家录主持。下设铁炉、港东、刘家峡、洪家亭、大板、枫树及昭潭7个公所。堂内设若瑟诊所和小学各1所。

东流总堂创建于光绪元年。由西班牙神甫白齿两、杨恒离相继主持教务。下辖下隅畈、石潭镇两个公所。堂内设有崇德诊所与崇德小学。

1951年下半年,总堂法籍神甫葛上达等3人申请回国,县人民政府即予批准,并派员护送至香港边界。至此教务无人主持,教堂日渐冷落,不久自动关闭。1973年,县革委会组织人员对境内天主教堂及其有关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查。

1980年,据县委统战部调查,县内14处天主堂,总建筑面积7397.7平方米,被14个单位占用:其中7处教堂被占用单位拆除另盖新房,原建筑面积为5674.8平方米;另7处仍维持教堂原貌,建筑面积为1722.9平方米。

教徒

天主教徒民国23年,境内有天主教徒计3654人,占全省6.6%,其中至德具有教徒3500人,居全省各县第二(见民国2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解放初,两县尚有教徒1500人。

1956年,该教原神职人员4名,1人成为在职干部,1人担任小学教师,另2人参加农业生产,均改行自食其力,不同教务,也不再过教徒生活。近几年,每逢圣诞节,有四五名教徒相邀,赴安庆天主教堂“领圣事”。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教,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已成为正式的中文代名词。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2]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会)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参考文献

  1. 天主教,中国政府网,2017-10-23
  2. 耶稣创立了罗马天主教会(圣而公教会),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