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马圈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马圈镇隶属天津市武清区,地处武清区西部边缘,东接泗村店镇,南邻豆张庄乡,西南至西北部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落垡镇及北旺乡接壤,北界城关镇,镇人民政府距杨村17千米,距北京市区80千米 ,总面积37.70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东马圈镇有户籍人口17191人 。

1961年,设东马圈公社。1995年,建镇。截至2020年6月,东马圈镇下辖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东马圈村 。

2011年,东马圈镇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2亿元,增值税0.05亿元,企业所得税0.04亿元,个人所得税0.02亿元 。2019年,东马圈镇有工业企业72个,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1]

建置沿革

1961年,设东马圈公社。

1961年,武清、安次2县恢复原建制,原北旺乡所辖小南旺、广善村并入。

1983年,置东马圈乡。

1995年,建镇 。

行政区划

截止至2011年末,东马圈镇下辖13个行政村:东马圈村、西马房村、大谋电村、小谋屯村、常庄村、西刘庄村、广善村、半城村、小南旺村、张标垡村、董标垡村、安标垡村、田家务村 。

截至2020年6月,东马圈镇下辖13个行政村:东马圈村、西马坊村、大谋屯村、小谋屯村、田家务村、张标垡村、半城村、广善村、常庄村、西刘庄村、小南旺村、安标垡村、董标垡村 ;镇人民政府驻东马圈村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马圈镇地处武清区西部边缘,东接泗村店镇,南邻豆张庄乡,西南至西北部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落垡镇及北旺乡接壤,北界城关镇,镇人民政府距杨村17千米,距北京市区80千米 ,总面积37.70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东马圈镇境内地形属冲积平原中的低洼平原 。

气候

东马圈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雨热并存;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多年平均气温12℃左右,1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17.3℃(1978年2月1日);7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高气温40℃(2002年7月),无霜期年平均207天,最长达244天,最短为15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52.2小时,年总辐射12.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78.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3天,极端年最大雨量437.4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8两月最多 。

水文

东马圈镇境内有龙河、龙北新河,均汇入龙凤新河,为镇内主要地上河道。龙河境内长13.4千米,西起东马圈村东南,穿京山铁路,流经大谋屯、小谋屯,东流汇入凤河。龙北新河境内长6千米,由广善村西北1.3千米处入境,至西马房南约700米处汇入龙河 。

自然灾害

东马圈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地震、龙卷风等,1950-1990年的4年中,有10年发生干旱 。

自然资源

东马圈镇境内已探明的含油气层主要存储于第三纪地层中,为地下600-6000米深处 。

2011年,东马圈镇有耕地面积36012亩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东马圈镇辖区总人口15726人,总人口中,男性7866人,占50.02%;女性7860人,占49.98%;18岁以下2772人,占17.63%;19-64岁11148人,占70.89%;65岁以上1806人,占1.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5721人,占99.97%;有回、壮2个少数民族,共5人,占0.03% 。

截至2017年,东马圈镇常住人口15763人 。

截至2019年末,东马圈镇有户籍人口17191人 。[3]

经济

综述

2011年,东马圈镇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2亿元,增值税0.05亿元,企业所得税0.04亿元,个人所得税0.02亿元 。

2019年,东马圈镇有工业企业72个,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

农业

2011年,东马圈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3年末,东马圈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86人,专任教师9人;小学3所,在校生896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66人,专任教师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东马圈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农家书屋13个,藏书16900册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东马圈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3张,固定资产总值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95万人次,出院病人0.03万人次 。

社会保障

2011年,东马圈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户人数254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0人;农村医疗救助2人次;农村临时救济33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0人 。[4]

交通

东马圈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有铁路京山线、京沪线过境,其中京山线设落垡站,有104国道过境 。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东马圈镇简称"马圈",因辽代军队于此地设圈牧马演变而成,相对位于东,故称东马圈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