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2年6月,属校、院两级管理,依托的建设单位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设历程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2年6月,属校、院两级管理,依托的建设单位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等十大门类,共有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两院院士[1]16人,其中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黄培云、左铁镛、黄伯云、曾苏民、金展鹏5位院士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每年面向全校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粉体材料、冶金工程和机械工程7个本科专业、56个班、1700余名学生开出实验课程5门,实验项目总数116项,实验总学时达27万人学时,实验教学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性突出、学生人数多、受益面大”的特点。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组建以来,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211”和“985”工程建设以及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在实验教学理念更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高起点、多学科背景下的融合与发展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所属的公共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实验室组建而成。在“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2]于一体”的教学理念下,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立了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材料现代测试方法及微观组织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三性”实验四个实验教学板块,开设了5门独立的实验课程,配套出版了3本实验教材、4本实验讲义,全面更新了学生实验仪器和设备,实现了实验教学开放运行。

(2)依托国家级教改项目的实践,实现了实验教学中心的跨跃发展

作为国家级教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的教改实践基地,随着基地建设和教改实践而得到了跨跃式发展。 2002年以来,中心累计设备投资1200万元,共享实验设备投资500余万元,更新实验项目36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共承担省部级和学校各类教改项目25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教学成果奖9项。

(3)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追求卓越的持续发展

实验教学中心主要包括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室、材料性能实验室、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与微观组织结构实验室、材料综合设计实验室和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等,现有人员63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27人;实验用房面积3600m2;仪器设备总值2600万元,共934台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实验教学中心的卓越、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经费主要源自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费用和学校的投入。近5年来,累计投资1700万元,分别用于设备购置、实验室改造和教学研究等,使实验室软硬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并在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实验室每年运行经费约40万元。

2002年以来,实验中心共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8项,校级1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篇;获各类教学成果共9项。

2002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共承担科学研究项目146项,进校科研经费1.2亿元;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426篇;申请专利36项,已授权14项;获科研奖励18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10项。

实验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每年面向全校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7个专业,56个班,1700余名学生,开设5门实验课程,共116个实验项目。年实验人时数达27万。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不同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课时类型,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体现了“基本要求加特色”的办学模式。强调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为75.8%。

近5年,实验中心设备投资累计1500万元,更新仪器设备的实验项目36个。5年中实验仪器更新率达83%,保持了实验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中心强调现代化的大型仪器为本科生实验教学服务,通过统一管理和调配,大幅度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技术。

实验中心通过自行研制、合作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开发了实验预习测试系统、实验视频教学系统、实验选课系统和大型仪器预约系统,建设了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实验中心通过教学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课程责任教授负责制,使教学方法的研究制度化,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基本型实验”强调规范化训练,“综合设计型实验”强调启发式教学,“研究创新型实验”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讲义

编写和出版了《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程》、《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金属学实验指导书》等实验教材,并自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与技术实验指导书》等实验讲义。积淀了我校多年来实验教学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学科领域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自行研发与合作开发装备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了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实验中心现有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56个,其中实验视频材料3个。实验中心积极参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各高校资源共享,使实验中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资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