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详细介绍了3~5岁、6~12岁、13~17岁三个年龄段中国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分类指南内容。为了增进对指南的理解,使儿童青少年更直观地认识零食特点、学会如何选择零食,《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对“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扇面图”进行了讲解;对该指南的主要使用者提出了相应建议;在附录中给出了哪类或哪些零食富含能量及各种营养素,介绍了零食制作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以作为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营养与健康教育指南,还可供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相关机构、食品企业、协(学)会及个人参考。

基本介绍

·书名: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出版社:科学

·页码:23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7030218566

·装帧:平装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零食指南》中,将零食定义为“非正常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不包括水)”。   

《零食指南》主要从儿童年龄和零食等级两个方面作出了指导。零食被分作三个等级,包括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 棉花糖、 膨化食品和巧克力派被列入限制食用的等级。   

负责起草《零食指南》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于冬梅博士表示:“今年中国居民零食 专项调查显示,60%以上3―17岁的孩子每天都吃零食,所以不让吃已经不现实了,只能作出指导。”于博士称,她们对零食做过 数学分析报告,有些零食也不是绝对的不健康,但也要适当食用。

推荐

儿童零食被分成三个级别推荐,“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棉花糖、膨化食品、 巧克力派等食品被列入“限制食用”等级,每周最多吃一次。 近日,由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 中国营养学会联合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进行专家学术报告。据悉,该报告将于9月公布,届时还会公布食品每次摄入量的数据。 在消费指南中,我国将零食定义为非 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不包括水)。零食消费指南将儿童青少年分为“3-5岁儿童”、“6-12岁儿童”、“13-17岁儿童青少年”三类,提出零食是 合理膳食的一部分,并针对孩子各自特点,提出具体的零食指导意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冬梅博士介绍,2007年,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60%以上3-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都吃零食。吃零食的时间以晚上为主,地点以家中为主。三个年龄段孩子选择零食的原因均是因为“好吃”。   

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占7.7%、 膳食纤维18.2%、维生素C17.9%、钙9.9%、维生素E9.7%。专家表示,我国儿童青少年 膳食结构与质量虽然有所优化,但是尚未达到合理,存在缺少维生素A等 微量营养素和 缺钙的问题。这些东西可以通过零食进行补充。

各年龄段儿童零食指南:   

3-5岁 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6-12岁 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吃零食的时间不要距离正餐太近,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   

13-17岁 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频繁。   

零食分级   

可经常食用 水煮蛋、烤黄豆、地瓜(每天食用)   

适当食用 牛肉片、 黑巧克力、咖啡(每周1-2次)   

限制食用 棉花糖、膨化食品、巧克力派(每周不超过一次)[1]

参考文献

  1. 我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道客巴巴网,2020-02-16